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8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属于饲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以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鱼粉是养殖行业应用最多的动物蛋白源之一。随着养殖行业的发展,饲用蛋白源的需求量日益膨胀,而饲用蛋白源的供应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其供应量的增长远低于需求量的增长,鱼粉的供应量必然会限制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的发展。鱼粉在水产养殖中大量应用使得养殖水体急剧恶化,严重破坏了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寻求替代鱼粉的新蛋白源是我国饲料行业的必经之路。
鱼粉不仅蛋白含量高,而且富含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同时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的脂肪酸和生长因子,具有很强的诱食性。目前替代鱼粉的蛋白源主要有两大类利用率低的动物蛋白源,如羽毛粉、血粉等;另外就是植物蛋白源,如分离大豆蛋白、菜籽蛋白等。但上面两类都各自存在缺点,利用率低的动物蛋白源往往氨基酸平衡指数低,存在不良气味;植物蛋白源则存在适口性不好,抗营养因子含量高,蛋白含量不高等缺点;这两类替代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平衡指数也接近鱼粉,适口性和诱食性和鱼粉相当,对环境无污染破坏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采用内源酶和外源酶相结合的酶解工艺,结合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和豆粕各自的优势,生产出一种可以完全替代鱼粉的高质量蛋白源。
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和豆粕按重量计以0.1-10∶1的比例混合,按下脚料和豆粕重量计0.1%-10%的比例添加酵素,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75℃,密封酶解发酵6-72小时,将混合料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60-200℃,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预先进行绞碎,过目筛,除杂处理。
豆粕预先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90-150℃,含水量8%-25%。
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可以是各种鱼类及内脏,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例如鱿鱼及鱿鱼内脏。
添加酵素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蛋白酶,也可以是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多糖酶是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本发明制作方法是1、取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绞碎,过40目筛,除杂;2、选取优质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90-150℃,含水量8%-25%;3、将处理过的新鲜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和豆粕按重量计0.1-10∶1的比例混合,并按下脚料和豆粕重量0.1%-10%的比例添加酵素;添加酵素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蛋白酶,也可以是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
4、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75℃,密封酶解发酵6-72小时;待有微量的酸香味时,停止发酵;5、再将混合料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60-200℃;6、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本发明充分利用鱼及内脏中富含的蛋白酶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进行降解,同时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降低豆粕中非淀粉多糖,进而提升大豆蛋白的品质,另一方面利用豆粕等油料饼粕的抗氧化活性和吸附性能保护鱼及内脏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一些风味物质和油脂,降低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它不仅降低能耗,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物质,消除内脏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降低豆粕中抗原蛋白和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鱼腥味,为粉状固体。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鱿鱼内脏进行绞碎,过目筛,除杂处理,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90-150℃,含水量8%-25%。鱿鱼内脏和豆粕按重量计0.1-10∶1的比例混合,按鱿鱼内脏和豆粕重量0.1%-10%的比例添加酵素,添加酵素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75℃,密封发酵酶解6-72小时,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60-200℃,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1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采用鱿鱼内脏进行绞碎,过40目筛,除杂处理,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20℃,含水量20%。鱿鱼内脏和豆粕按重量88的比例混合,按鱿鱼内脏和豆粕重量8%的比例添加甘露聚糖酶,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55℃,密封发酵酶解60小时,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100℃,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表一 蛋白源的常规理化检测指标

实施例2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采用罗非鱼鱼排和内脏,进行绞碎,过60目筛,除杂处理,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00℃,含水量20%。处理后的罗非鱼鱼排和内脏和豆粕按重量6∶8的比例混合,按罗非鱼鱼排和内脏和豆粕重量1%的比例添加木瓜蛋白酶,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密封发酵酶解70小时,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200℃,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3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采用废弃小杂鱼和碎肉,进行绞碎,过20目筛,除杂处理,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00℃,含水量20%。处理后的小杂鱼和碎肉和豆粕按重量6∶8的比例混合,按小杂鱼和碎肉和豆粕重量1%的比例添加木聚糖酶和木瓜蛋白酶,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密封发酵酶解70小时,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200℃,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其特征是由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和豆粕,酵素组成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和豆粕按重量计以0.1-10∶1的比例混合,按下脚料和豆粕重量0.1%-10%的比例添加酵素,添加酵素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蛋白酶,也可以是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其特征是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预先进行绞碎,过目筛,除杂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其特征是豆粕预先进行加热处理,温度控制在90-150℃,含水量8%-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其特征是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可以是各种鱼类及内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其特征是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是鱿鱼内脏。
6.一种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制作方法,其特征是1、取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绞碎,过目筛,除杂;2、选取优质豆粕,进行加热处理。温度90-150℃,含水量8%-25%;3、将处理过的新鲜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和豆粕按重量0.1-10∶1的比例混合,按下脚料和豆粕重量0.1%-10%的比例添加酵素;添加酵素可以是多糖酶,也可以是蛋白酶,也可以是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4、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至25-75度,密封酶解发酵6-72小时;待有微量的酸香味时,停止发酵;5、再将混合料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待水分含量低于12%后即可;干燥温度为60-200℃;6、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是鱿鱼内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多糖酶是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用于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属于饲料领域,新鲜的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和豆粕按比例混合,添加酵素,将混合料搅拌,同时通过加热,密封酶解发酵,将混合料输送到干燥设备中干燥,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到成品。本发明充分利用鱿鱼内脏中富含的蛋白酶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进行降解,同时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降低豆粕中非淀粉多糖,进而提升大豆蛋白的品质,另一方面利用豆粕等油料饼粕的抗氧化活性和吸附性能保护鱼及内脏中的营养成分,它不仅降低能耗,消除内脏对环境的污染,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鱼腥味,为粉状固体。
文档编号A23K1/14GK1907082SQ20061003712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4日
发明者齐振雄, 张家学 申请人:广东海大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