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主要是用于哈密瓜、西瓜等农作物的播种、施底肥、铺膜、铺滴灌带等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地膜技术、滴灌技术在哈密瓜、西瓜种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该顶技术在作业时要分五个作业层次来完成,即先开沟,再进行人工施肥,平沟,然后是机械铺膜,再铺滴灌带,最后进行人工点种。上述作业层次的缺点一是费工,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费时,以伊吾县淖毛湖农场种植的两万亩滴灌哈密瓜为例,需3500人工7天才能完成,这样不利于抢农时;三是由于耗用的人工多,再加上人工作业时种子、肥料的用量带有随意性,造成种子、肥料的浪费,因而作业成本高;四是由于人工作业的随意性造成播种深度、行距、株距、种子、肥料的用量等作业技术指标难以保证,作业质量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作业质量高,同时又能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多功能播种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播种系统、施肥系统、铺膜系统、铺滴灌带系统和复土系统组成,各系统的主要零部件是这样在机架布局的风机和变速箱安装在机架的前端,肥箱固定在风机后面,带卷辊固定在肥箱的上端,膜卷辊固定在带卷辊下方的机架上,吸播盘安装在膜卷辊后面的机架上,复土系统安装在机架的后端;上述各主要部件的对称中心线和机架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将三台多功能播种机组合成一台多功能播种机机组。具体方案是用一根牵引横梁和三台多功能播种机机架的前端相连接,牵引横梁的另一端和拖拉机的牵引架相连接。三台多功能播种机共用一台风机。风机安装在中间一台多功能播种机的机架上。风机的吸风口上安装有3个吸风管,每个吸风管分别和一台多功能播种机的吸播盘相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开沟、播种、施底肥、铺膜、铺滴灌带、复土可一次完成,特别是当采用多功能播种机组时,工作面的宽度达7.5米,每小时作业面积15亩,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多功能播种机的播种深度、播种量、施肥量比较稳定、精确,克服了人工作业的随意性,因此它不但作业质量高,而且节约了种子、化肥,每亩的作业成本降低了36元。


图1是多功能播种机组的主视图 图2是多功能播种机组的俯视图。为了简化,只画出了中间一台多功能播种机,将两边的两台多功能播种机省去。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质是一项组合发明。它的播种系统、施肥系统、铺膜系统、铺滴灌带系统和复土系统都取自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将上述现有技术通过整合、合理布局将其组合在一起,变五个层次的作业为一个层次作业,以达到提高工效及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分系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图1和图2中,机架1是一个矩形的框架,它的上面根据所安装的零部件的需要焊有一些横梁,其前方焊接有牵引板20和拖拉机的牵引架相连。
播种系统主要由变速箱21、风机18、吸风管5、种子箱3及吸播盘2组成。变速箱21和风机18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变速箱21的输入端通过万向节24和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接,输出端通过皮带23、皮带轮22、25和风机21的主轴相连。种子箱3安装在机架1的中部,吸播盘2安装在种子箱3的下端,风机18的吸风口通过吸风管5和吸播盘2相连。整个播种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现有技术的BZM-6型棉花气播机相同。只不过根据哈密瓜、西瓜播种所要求的株距、行距、播种深度等的不同,对吸播盘2的周长、鸭嘴4的距离、吸盘孔的大小作了相应的调整。
施肥系统的结构和现有技术的小麦24行播种机相同。只是有的零件的尺寸作了些调整。施肥系统主要由肥箱14、地轮38、链轮37、链轮31、链条36、张紧轮35、齿轮51、齿轮52、链轮17、链轮29、链条19、开沟器28、拨轮57、下肥管27组成。肥箱14是一个长方体,下端呈漏斗状。下端有两个肥料出口,在肥料出口处各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拨轮57,拨轮轴的轴端安装有链轮17,肥料出口的下方各有一根下肥管27,通向开沟器28的后面。开沟器28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随着机架1的行进,在地上开出一条沟槽,在地轮38的轴端上安装有链轮37,它和链轮31、链条36、齿轮51、齿轮52、链轮17、链轮29、链条19、张紧轮35组成一个三级变速机构,带动拨轮57旋转,拨动肥料从肥料出口经下肥管27送到开好的沟槽中。
铺膜系统主要由膜卷辊9、辊架7、导向膜辊34和压土盘58组成。辊架7、导向膜辊34安装在机架1上,膜卷辊9安装在辊架7上。铺膜时,地膜33从膜卷辊9上引出,绕过导向膜辊34铺在地上。随着机架1的行进自行展开。压土盘58安装在导向膜辊34后面的机架1上。随着机架1的行进,将土翻压在已铺好的地膜33两边。
铺滴灌带系统由带卷辊10、带卷辊架11、导向带辊13和导向轮32组成。带卷辊架11固定在肥箱14的上端,带卷辊10安装在带卷辊架11上,导向带辊13固定在带卷辊架11的下方,导向轮32固定在机架1上。铺滴灌带时滴灌带12从带卷辊10上引出,依次绕过导向带辊13和导向轮32,随着机架1的行进自行展开,铺在地下。
复土系统主要由滚筒47、摇臂架50、铰链42、复土盘45、摇臂44、铰链43、压土轮48组成。滚筒47是一个圆柱形的空筒,其两端周边焊有滚刺49,目的是防止打滑。滚筒47中部的筒壁上有一个出土孔54,在出土孔54的两边各有一条缝隙53,在滚筒47内壁上焊有螺旋状的导板46。滚筒47通过摇臂架50、铰链42安装在机架1的尾部。复土盘45通过摇臂44、铰链43,安装在滚筒47的两端,两个压土轮48安装在摇臂架50的尾部。当机架1行进时,复土盘45将土送入滚筒47两端,随着滚筒47的旋转,土沿着导板46被送入滚筒47的中部,大部分土从缝隙53中漏出,形成两条土带,正好压在两行播过的种子上;同时,当滚筒47上的出土孔54转到最低位置时,还有一部分土从出土孔54中漏出,在已铺好的地膜上每间隔一个滚筒的周长,留下一个小土堆,起到压膜的作用。最后面的两个压土轮48将两条土带压紧。
上述多功能播种机一次只能播两行种子、一沟肥、铺一条滴灌带和一条地膜,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工效,可将三台多功能播种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多功能播种机组,即将三台多功能播种机横向并列,用一根牵引横梁26一侧和三台多功能播种机的机架1前端连接,另一侧和拖拉机的牵引架相连接。风机18安装在中间一台多功能播种机上,风机18的吸风口上安装有3个吸风管5,每个吸风管5分别和一台多功能播种机的吸播盘2连接。这样用一台拖拉机一次可牵引三台多功能播种机,一次作业可播6行种、施三沟肥、铺三条膜、三条滴灌带。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机架(1)、播种系统、施肥系统、铺膜系统、铺滴灌带系统和复土系统组成各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在机架(1)上是这样布局的风机(18)和变速箱(21)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肥箱(14)固定在风机(18)后面,带卷辊(10)固定在肥箱(14)的上端,膜卷辊(9)固定在带卷辊(10)下方的机架(1)上,吸播盘(2)安装在膜卷辊(9)后面的机架(1)上,复土系统安装在机架(1)的后端;上述各主要部件的对称中心线和机架(1)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2、一种多功能播种机机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台权利要求1所说的多功能播种机组成;用一根牵引横梁(26)和三台多功能播种机机架(1)的前端相连接,牵引横梁(26)的另一端和拖拉机的牵引架相连接;风机(18)安装在中间一台多功能播种机上,风机(18)的吸风口上安装有3个吸风管(5),每个吸风管(5)分别和一台多功能播种机的吸播盘(2)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哈密瓜、西瓜等农作物播种的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机组。它主要由机架1、播种系统、施肥系统、铺膜系统、铺滴灌带系统和复土系统组成。各系统的主要零部件是这样布局的风机18和变速箱21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肥箱14固定在风机18的后面,带卷辊10固定在肥箱14的上端,膜卷辊9固定在带卷辊10下方的机架1上,吸播盘2安装在膜卷辊9后面的机架1上,复土系统安装在机架1的后端。上述各主要部件的对称中心线和机架1的纵向中心线重合。还可将三台多功能播种机用一根牵引横梁26并列组成多功能播种机组,可一次作业播6行种、铺3条膜、3条滴灌带、施3沟肥。具有省钱、省时、省工、作业质量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13/02GK1965619SQ20061015943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8日
发明者景招宏, 王新应, 卢根昌 申请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淖毛湖农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