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米机的补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8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碾米机的补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碾米机的补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碾米机的补风装置包括空芯主轴1、进料口2、吸糠斗4。空芯主轴1位于碾米室5的部分开有孔隙6,空芯主轴1的内腔通过这些孔隙与碾米室5相连通。吸糠斗4的进风口与碾米室5的出风口连通。补风的动力来自补风风机。补风风机的进风口与吸糠斗4的出风口相连。上述碾米机的补风装置的补风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进料口2——碾米室5——吸糠斗4。第二条是空芯主轴1的两端——碾米室5——吸糠斗4。现有技术中碾米机补风过程如下物料从进料口2经过推进器进入碾米室5。由于外置引风机7的引力作用,从进料口2进料的同时也有大量的空气进入碾米室5,这些空气通过筛片排出。在碾米室5前段由于这些空气的输送作用,使得物料的流动比较顺畅,在碾米室5中后段这些空气已基本排尽。因此,在碾米室5的中后段由于缺少空气的输送作用,基本是靠机械外力推动物料向前输送,形成一个高密度、高内压的物料堵塞区域,这个物料堵塞区域的形成使得碾米机出口的成品米温升增加,碎米率增高,成品中的杂质含量增多,电机负荷加大,零件的磨损加剧,工作效率降低。尤其是加工高水份新粮时,堵塞现象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死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碾米机的补风装置,该碾米机的补风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碾米室中后段物料堵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一种碾米机的补风装置,包括空芯主轴、进料口、吸糠斗,空芯主轴位于碾米室的部分开有孔隙,空芯主轴的内腔通过这些孔隙与碾米室相连通,吸糠斗的进风口与碾米室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碾米室的中后段开有进风孔,碾米室通过进风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现有技术中碾米机补风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进料口——碾米室——吸糠斗。第二条是空芯主轴的两端——碾米室——吸糠斗。第三条进风孔——碾米室——吸糠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补风碾米机,由于在碾米室处设置有进风孔,从进风孔进来的大气气流通过穿过高密度、高内压的物料堵塞区域,对物料产生疏导和气体润滑的作用,使物料在碾米室呈流化状态,达到了防止物料在碾米室堆积堵塞的目的,解决了碾米室内压不均匀的状况,有效疏导了碾米室内的高压区,降低了碾米机成品的温升,减少了碎米率,降低了成品中的杂质含量,减轻了电机负荷,减少了零件的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现有技术碾米机补风结构。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 1-空芯主轴、2-进料口、3-进风口、4-吸糠斗、5-碾米室、6-孔隙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碾米机的补风装置,如图2、3所示,包括空芯主轴1、进料口2、吸糠斗4,空芯主轴1位于碾米室5的部分开有孔隙6,空芯主轴1的内腔通过这些孔隙6与碾米室5相连通,吸糠斗的进风口与碾米室5连通。在碾米室5的中后段开有进风孔3,碾米室5通过进风孔3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碾米机在工作时,物料从进料斗经推进器进入碾米窒,吸糠室接引风机。气流从空心主轴1的两端、进风孔3进入碾米室5“高密区”,陆续均匀地产生输送、疏导、和气体润滑的作用力,使物料顺利地通过出料口排出,气流和糠粉则穿过筛板孔由引风机吸出机外。所述的碾米机补风装置,创新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碾米室5压力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碾米机补风装置,由于在碾米室5的设置了进风孔3,在碾米室5内形成了三条经碾米室的气流通道。利用气流穿过高密度、高内压的特殊区域,产生输送、疏导和气体润滑的作用,使物料在碾米室呈流化状态。避免了物料在碾米室堆积堵塞,解决了碾米室内压不均匀的状况,有效疏导了碾米室内的高压区,降低了碾米机成品的温升,减少了碎米率,降低了成品中的杂质含量,减轻了电机负荷,减少了零件的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碾米机的补风装置,包括空芯主轴(1)、进料口(2)、吸糠斗(4),空芯主轴(1)位于碾米室(5)的部分开有孔隙(6),空芯主轴(1)的内腔通过这些孔隙(6)与碾米室(5)相连通,吸糠斗(4)的进风口与碾米室(5)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碾米室(5)的中后段开有进风孔,碾米室(5)通过进风孔(3)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碾米机的补风装置,包括空芯主轴1、进料口2、吸糠斗4,空芯主轴1位于碾米室5的部分开有孔隙6,空芯主轴1的内腔通过这些孔隙6与碾米室5相连通,吸糠斗4的进风口与碾米室5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碾米室5的中后段开有进风孔,碾米室5通过进风孔3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的补风装置,从进风孔进来的大气气流通过穿过高密度、高内压的物料堵塞区域,对物料产生疏导和气体润滑的作用,使物料在碾米室呈流化状态,达到了防止物料在碾米室堆积堵塞的目的,解决了碾米室内压不均匀的状况,有效疏导了碾米室内的高压区,降低了碾米机成品的温升,减少了碎米率,降低了成品中的杂质含量,减轻了电机负荷,减少了零件的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02B3/00GK201067694SQ2007200637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7日
发明者黄友宝, 吴杰俊, 罗碧军, 陈学秀 申请人: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