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茎秆收获农机技术领域,是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二、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茎秆切碎器的式样、规格很多,要么是单一的茎秆粉碎收集功能,要么是单 一的茎秆粉碎换田功能,要么是具有两种功能,但没有转换装置,操作不便。目前茎秆粉碎 兼收集的切碎器的结构都是切碎器动刀轴与输送搅龙平行布置。动刀轴将粉碎的茎秆送入输 送搅龙,输送搅龙将碎茎秆送入抛送器抛出.上述结构的缺点是想要物料不被抛出就必须切 断输送搅龙的动力,当输送搅龙塞满物料后,动刀轴持续送来的物料因无法进入输送搅龙而 落在地上,实现还田功能。同样,要想物料收集起来就必须先清理输送搅龙的物料,再连接 上输送搅龙的动力才能实现收集功能,实际操作起来非常不便。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方便 快捷地实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功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 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和壳体,粉碎还田装 置包括搅龙、搅龙底壳和搅龙盖板,壳体与搅龙盖板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 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铰接板的上端可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搅龙盖板 上,铰接板的下端安装在搅龙底壳上。上述铰接板的上端可通过转轴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 搅龙盖板上。上述铰接板的下端能通过螺栓安装在搅龙底壳上。上述铰接板能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搅龙盖 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茎秆切碎收集与 还田功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降低了农机具投入的成本。四、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收集状态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还田状态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动刀轴,2为壳体,3为转轴,4为铰接板,5为搅龙盖板,6 为搅龙,7为搅龙底壳。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际需要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如附图1和2所示,该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 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1和壳体2,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搅龙6、搅龙底壳7和搅龙盖 板5,壳体2与搅龙盖板5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为了便于操作,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上端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 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铰接板4的下端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上端通过转轴3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 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使本实用新型处于还田 状态。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能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 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收集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中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都采用现有公知的技术。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收集状态时,翻起铰接板4并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 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使输送搅龙入口敞开,动刀轴输入的物 料进入输送搅龙,输送搅龙将物料送入抛送器抛出,实现收草的收集功能。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处于还田状态时,将铰接板4放下来,并通过螺栓将铰接板4的下端 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从而封闭了输送搅龙入口,动刀轴输入的物料沿铰接板滑落地面,实 现还田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和壳体,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搅龙、搅龙底壳和搅龙盖板,其特征在于壳体与搅龙盖板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茎秆收获农机技术领域,是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和壳体,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搅龙、搅龙底壳和搅龙盖板,壳体与搅龙盖板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功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降低了农机投入的成本。
文档编号A01F29/00GK201131179SQ20072020126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
发明者司文峰, 战长江 申请人:新疆机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