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气吸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气吸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产品,即一种多用气吸排种器。
背景技术
气吸式排种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排种器,其排种轮上带有气孔,通过引风把种子 吸附到气孔上,在指定位置释放而播下。可是,现有气吸式排种器大多是针对某一种作物的 某一特定要求设计的,可调范围较小。在进行不同作业时,例如改变株距、种子、播量等,往 往要更换不同的部件,比较烦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多种种子和农艺要求的气吸排种器。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多用气吸排种器,包括带有气孔的 排种轮,其特点是这种排种轮呈圆筒状,圆筒外面与种子箱盛装种子的空间相邻,圆筒壁 上开有四排不同的吸气孔,圆筒一端沿圆筒轴线装有转轴,转轴外端由传动轮与动力机相 联系,圆筒里面配装一个圆柱状负压轮,负压轮的外周开有负压槽,负压槽与吸负压管及引 风机相通,负压槽在排放种子的一侧下方有一个封闭片,负压槽的轴心孔套装在一支滑轴 上,负压轮外端连接一个定位杆,定位杆穿过种箱外壳,且可推动负压轮在滑轴上滑动并固 定在确定的位置上。工作时,先调整负压轮的位置,使其负压槽与排种轮的某一排吸气孔相 对,排种轮转动,排种轮上与负压槽相对的一排吸气孔即可吸附种子转到封闭片一侧抛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排种轮上设置了多排吸气孔,不用更换部件就 能完成多种不同的播种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排种器的工作性能。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排种轮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排种轮的左视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负压轮的主视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负压轮的左视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负压轮的主视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负压轮的左视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中可见种子箱1,排种轮2,吸气孔3,负压轮4,负压槽5,封闭片6,传动轮7, 转轴8,定位杆9,滑轴IO,负压管11。
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这种排种器的机架是一个种子箱l,种子箱1的里 面有一个排种轮2,排种轮2是一个圆管,管壁上开有四排间距或孔径不同的吸气孔3,排种 轮2的一端密闭且有一支转轴8伸出种子箱1的壳体,并通过传动轮7与动力机相连。在 排种轮2的里面,配装一个负压轮4,负压轮4外围有一周负压槽5,负压槽5内约四分之一 段是填充的封闭片6,负压轮4装在一支滑轴10上,可沿滑轴10左右滑动。在负压轮4的 外端连接有一支定位杆9,可推动负压轮4沿滑轴10移动,使负压槽5与排种轮2上的一排 吸气孔3相对,然后锁定定位杆9的位置。工作中,排种轮2是一个转子,负压轮4是一个 定子,引风机通过吸管11在定子的负压槽5里形成负压,相对的排种轮2上吸气孔3即可 吸附一粒种子转动,当到达封闭片6的位置,负压消失,种子脱离吸气孔3而落下。由于排 种轮2上有四排吸气孔3,每排的孔距或孔径都不一样,所以就可以从事不同株距或者不同 种子的播种作业了。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7、8、9所示,这种负压轮4两端密闭,之间的空腔为负压槽5, 负压管11直通负压槽5,在负压槽5的一侧下角有一个封闭片6,封堵了负压槽5的大约四 分之一容积。其装配方式与前例类似,同比用气量稍多一些,但结构比较简单,适于在负压 轮4直径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权利要求一种多用气吸排种器,包括带有吸气孔的排种轮,其特征在于这种排种轮(2)呈圆筒状,排种轮(2)外面与种子箱(1)盛装种子的空间相邻,圆筒状的排种轮壁上开有四排不同的吸气孔,排种轮(2)一端沿轴线装有转轴(8),转轴(8)外端由传动轮(7)与动力机相联系,排种轮(2)里面配装一个圆柱状负压轮(4),负压轮(4)的外周开有负压槽(5),负压槽(5)与负压管(11)及引风机相通,负压槽(5)在排放种子一侧下方有一个封闭片(6),负压槽(5)的轴心孔套装在一支滑轴(10)上,负压轮(4)外端连接一个定位杆(9),定位杆(9)可推动负压轮(4)在滑轴(10)上滑动并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产品,即一种多用气吸排种器,包括带有吸气孔的排种轮,其特征在于这种排种轮(2)呈圆筒状,圆筒状的排种轮壁上开有四排不同的吸气孔,排种轮(2)一端沿轴线装有转轴(8)和传动轮(7),排种轮(2)里面配装一个圆柱状负压轮(4),负压轮(4)的外周开有负压槽(5),负压槽(5)与负压管(11)及引风机相通,负压槽(5)在排放种子一侧下方有一个封闭片(6),负压槽(5)的轴心孔套装在一支滑轴(10)上,负压轮(4)外端连接一个定位杆(9),定位杆(9)可推动负压轮(4)在滑轴(10)上滑动并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由于在排种轮上设置了多排吸气孔,不用更换部件就能完成多种不同的播种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排种器的工作性能。
文档编号A01C7/04GK201504406SQ20092001542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丁亚峰 申请人:丁亚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