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带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带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农作物的种子育成和育苗技术不断更新,高效优质的杂交种子价格越来越贵,生产 上对培育壮苗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植物播种技术已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 一方面 劳动强度太大,另一方面种子浪费严重。尤其是烟草等小粒作物种子,价格高,体积小,即 使经过丸化后,仍属于小粒型种子,人工播种较难实现均匀播种,而且浪费时间,不易育成 壮苗。
近年来,普遍推广穴盘育苗,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省种与提高壮苗率的作用,但是效果 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农民一家一户,根本不可能配备现代化的穴盘播种机。
种子带是一种新的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布于两层薄膜中,不仅易于保存,还可以直接覆 盖在穴盘上或已平整好的土地上,实现省时、省力、高效的播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种子, 精准播种,确保使用最少的种子和获得最高的壮苗率。所述薄膜可以是易于降解的材质,如 纸质。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大型的机械化作业,也适用于小型的一家一户作业。但是到目前 为止,生产种子带的大规模工业化设备目前尚未见报道,这严重阻碍了种子带播种方法的迅 速推广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可以实现种子带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包括上层膜供应装置、下层膜供应装置、施胶装置、播种装置、 压合装置、驱动装置,下层膜的输送线路上分布有输送辊组、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 上层膜供应装置位于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上方,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下 层膜经输送辊组从下层膜供应装置输送出来,先后经施胶装置施胶、播种装置播种,然后下 层膜与从上层膜供应装置输送过来的上层膜一起被送入压合装置,压合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施胶装置和播种装置均位 于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的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侧面,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施 胶装置和播种装置并列位于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的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两侧。在这 种情况下,下层膜的输送线路可以设计得较短,并且在施胶后下层膜容易变形,由于播种装 置与施胶装置并列设置在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两侧,下层膜无需位移,即可立即进行播种,因 此大大减小了下层膜的变形程度。显然,当施胶装置和播种装置并列位于下层膜供应装置与 压合装置之间的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两侧时,施胶装置施胶后及播种装置播种后均返回原始状 态,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种子带生产设备的顺利运行。所述上层膜供应装置、下层膜供应装置、输送辊组、施胶装置、播种装置、压合装置和 驱动装置均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设备,如上层膜供应装置、下层膜供应装置、输送辊组、施 胶装置和压合装置可以直接采用造纸业的相关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施胶装置包括施胶板,施胶板上均布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壁厚 0.9-1.lmm,内径6-8mm。施胶时,施胶板上的空心管覆有胶粘剂,空心管与纸贴合,先在纸 上形成一个胶粘剂圆环,然后扩散形成大小适中的圆点,形成大小正是播种需要的位点。这 样可以避免施胶过多,关键的是,既可以使种子落入后,不滑动,同时又有适当的胶粘剂面 积,以便与上层膜的胶合,将种子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播种装置为负压式播种装置。可配有不同的模版,可生产不同规格的种 子带,也可适用于不同的种子。
所述压合装置优选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胶辊。更优选地,位于上方的胶辊硬度为邵氏20-30 度,这样可以避免把种子压坏。
本实用新型构思精巧,种子带生产的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实现了种子带的工业化生产, 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品种的种子带的生产,保证了种子带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了种子带的生 产效率,有利于种子带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播种装置作业时的主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施胶装置3和播种装置4处于非作业状态时的俯视图3是图1中施胶板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种子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3所示,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包括上层膜供应装置l、下层膜供应装置2、施 胶装置3、播种装置4、压合装置5、驱动装置、干燥装置13、切割包装装置14。两个供应 辊分别作为上层膜供应装置1和下层膜供应装置2。下层膜的输送线路6上分布有输送辊组 15、下层膜供应装置2与压合装置5,当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施胶装置3 和播种装置4并列位于下层膜供应装置2与压合装置5之间的下层膜输送线路6的两侧,上 层膜供应装置1位于压合装置5的上方,压合装置5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胶辊,其中上方胶辊 硬度为邵氏25度,下方为普通胶辊,通过胶辊与驱动装置相连。施胶装置3为表面均布有空 心管8的施胶板7。所述空心管8壁厚lmm,内径7mm。播种装置4为负压式播种装置。
在生产过程中,下层膜10经输送辊组输送,到施胶播种处停止移动,施胶装置3的空心 管事先浸渍于胶粘剂中,使空心管8表面覆有胶粘剂,移动施胶装置3使空心管8与被输送 过来的下层膜10贴合,先在下层膜IO上形成一个胶粘剂圆环,然后扩散形成大小适中的圆 点,形成大小正是播种需要的位点。施胶完成后,播种装置4吸附种子11后被移至下层膜 IO上方,与下层膜10贴合,解除播种装置4负压,使种子ll落入之前施胶时形成的播种位点处。播种完成后,下层膜10与从上层膜供应装置1 (通过上层膜输送辊组9输送)输送过 来的上层膜12 —起被送入压合装置5,进行压合。最后经干燥装置13干燥、切割包装装置 14切片包装,种子带制作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膜供应装置、下层膜供应装置、施胶装置、播种装置、压合装置、驱动装置,下层膜的输送线路上分布有输送辊组、下层膜供应装置和压合装置,上层膜供应装置位于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上方,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下层膜经输送辊组从下层膜供应装置输送出来,先后经过施胶装置施胶和播种装置播种,然后下层膜与从上层膜供应装置输送过来的上层膜一起被送入压合装置,压合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非工 作状态时,施胶装置和播种装置均位于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的下层膜输送线 路的侧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非工 作状态时,所述施胶装置和播种装置并列位于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的下层膜 输送线路的两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施胶装置施胶后及播种装置播种后 均返回原始状态。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施胶装置包括施胶板,施 胶板上均布有空心管。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壁厚0.9-1.lmm,内径 6-8mm。
7.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播种装置为负压式播种装 置。
8.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为相对设置 的两个胶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胶辊硬度为邵氏20-30 度。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胶辊与驱动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可以实现种子带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包括上层膜供应装置、下层膜供应装置、施胶装置、播种装置、压合装置、驱动装置,下层膜的输送线路上分布有输送辊组、下层膜供应装置与压合装置,上层膜供应装置位于下层膜输送线路的上方,当所述种子带的生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下层膜经输送辊组从下层膜供应装置输送出来,先后经施胶装置施胶、播种装置播种,然后下层膜与从上层膜供应装置输送过来的上层膜一起被送入压合装置,压合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构思精巧,种子带生产的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实现了种子带的工业化生产,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品种的种子带的生产。
文档编号A01C1/04GK201398294SQ20092004137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福民 申请人:王福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