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姜猪品种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50958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苏姜猪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品种猪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50多年中,对猪的遗传改良主要集中在提高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发达国 家通过在标准化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选育,已将商品瘦肉猪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 体瘦肉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随着这些性能的提高,肌肉品质出现变劣趋势,受到当 今世界养猪科学、肉品科学、动物遗传育种学、生理生化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的重视和成为 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长期以来,利用国外几个主要的瘦肉型品种猪如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和 汉普夏猪等,对我国地方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或直接利用洋品种进行洋三元杂交,对提 高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解决我国人民的吃肉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已 成为世界养猪存栏数第一,猪肉产量第一的国家。但是,目前国内养猪业和猪肉商品市场, 对纯外种杂交的“洋三元”肉猪因其肉质差和猪肉口味不佳,不受广大消费者和肉品加工企 业的欢迎,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美国由于PSE肉每年损失约3. 2亿美元,仅由于肌 肉系水力下降一项指标,每年就损失约1000吨猪肉。在丹麦商品猪中产生的劣质肉约占 10%我国国内商品猪劣质肉亦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此外,含有50%地方猪血统或50%以上 血统的杂交商品猪,因其胴体较肥,生长速度慢和饲料利用率差,亦不受生产者、肉品加工 企业和猪消费者欢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畜禽育种已在应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同时进入分子 水平,猪的育种已逐步从常规育种发展到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地步。据国内外研 究表明,猪的产仔数性状,生长性状,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是受着若干微效基因协同作用 的,当然有的性状亦受效应较大的主效基因起主要作用。现在比较明确的是氟烷基因(Hal 基因)是影响肌肉品质的主效基因,它位于猪6号染色体上;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在 一号染色体上)和促卵泡受体β亚基因(FSHi3基因)是影响猪窝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或效 应较大的基因,已采用标记辅助选择(MAS)在养猪实践中应用。但是国内养猪学界,对绝大 多数影响繁殖性状、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抗病性状的候选基因,由于多方面条 件限制还处于研究阶段,处于研究其多态性或研究其与上述性状的关联性阶段,尚未见到 在培养新品种猪的群体继代选育中,实际在每个世代应用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 种技术相结的育种方法。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主要目的是将姜曲海猪、枫泾猪(太湖猪)窝产仔数多、肉 质优的性状特点和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的性状特点相结合,使育成的新品 种既具有窝产仔数多,又具有生长快、胴体瘦肉率高和肉质优良的生产性能特点,更好地适 应国内外活猪及猪肉肉市场的需要,促进我国养猪业发展。现今我国培育新品种(系)猪基本上采用两个品种和三个品种 育成杂交的方法。 两个品种杂交,其亲本一个为中国地方品种猪和一个为国外瘦肉型品种猪。三个品种杂交,其亲本大多数用两个国外瘦肉型品种猪和一个中国地方品种猪;极少数三个品种杂交,其 亲本是用两个中国地方猪和一个国外瘦肉型品种猪。新品种苏姜猪采用了三个品种猪杂 交,其亲本是两个窝仔数多、肉质优良的中国地方品种姜曲海猪和枫泾猪(太湖猪),以及 一个亲本是国外杜洛克猪,苏姜猪这样的品种血统组成和在杂交之前就将三个亲本品种猪 利用PCR-RFLP方法剔除Halnn基因型个体,这在国内未见报道,有查新报告书为证。我们在 新品种苏姜猪育种方法中的另一个创新技术是在新品种群体继代选育过程中,连续各世代 繁育利用ESR基因和FSHP基因选择窝产仔数利用基因和POUlFl基因辅助选择日增重,利 用H-FABP基因辅助选择肌肉脂肪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培育含有适当江苏地方品种姜曲海猪、枫泾猪(又称太湖猪)血 统和国外的杜洛克猪血统,窝产仔数多、肉质好、又有高瘦肉率的新品种苏姜猪。使其含有 18. 75%的枫泾猪(太湖猪)血统、18. 7%姜曲海猪血统和62. 5%杜洛克猪猪血统。育种猪 群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4. 0头左右,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00g以上,饲料利用率3. 3,90kg体 重时屠宰胴体瘦肉率56%左右,肉质优良=PH1S. 0、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3. 0以上、肌 内脂肪含量3.0%以上。优选二元杂种肥育猪生产性能体重20 90kg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50g以上,饲 料利用率3. 25,胴体瘦肉率60%以上,肉质优良。体型外貌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小、下垂,咀筒中等长且较直,背腰平,腹线较 平,后躯丰满,乳头7对以上。本发明中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是采用现代常规育种技术即群体继代选育和 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现代常规育种技术包含起始亲本猪群选择和杂交、育种零世代基础群建立、种猪 选择方案拟定、种猪性能测定和选择、选配方案拟定等。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包含选择利用控制母猪窝产仔数的ESR基因和FSH3 基因;控制肌内脂肪含量的H-FABP基因;控制生长速度的PPUlFl基因,选择优势基因型 公、母猪个体建立选育基础群(零世代),从一世代至六世代各个世代持续采用多基因聚合 辅助育种技术,即选择优势基因型种公、母猪,并结该公、母的窝产仔数、日增重、和肌内脂 肪含量,提高选种的可靠性,确立选配方案,再在下一个世代中考察选育效果。本发明所说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是第一步起始亲本猪杂交产生杂一代母本阶段以江苏省地方品种姜曲海猪34头 与枫泾猪(太湖猪)公猪2头杂交,将所产出的杂一代公猪淘汰,选择优秀的杂一代枫姜母 猪66头作为母本,建立杂一代母猪群;第二步杂交产生零世代的亲本群阶段以国外美系、台系杜洛克猪22个血统(22 头)作父本,分成A、B、C3个组,B组8头杜洛克公猪与24头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产生的杜 枫姜公、母猪,选择优秀者留种。A组8头杜洛克与24头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所产生的杜枫 姜公、母猪,淘汰公猪,只选留出18头杜枫姜母猪,将其再与C组6头杜洛克公猪杂交,产生 杜枫姜公、母猪;第三步横交产生零世代基础群阶段以杜枫姜公、母猪与杜杜枫姜公、母猪进行正、反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组成新品种的零世代基础猪群,公猪含有12个血统,母猪选留 100头,其含有18. 75%姜曲海猪血,18. 75%枫泾猪(太湖猪)血统和62. 5%的杜洛克猪血 统;第四步群体继代选育阶段用群体继代选育技术和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 一年一个世代,连续进行6个世代的选育。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一代枫姜母猪群的选育方法是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断奶时,选择被毛全 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8. Okg以上,有效乳头7对以上,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第二次选留 在120日龄时,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个体。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 时,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综合选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留。选 留杂一代枫姜母猪80头,参加下一步杂交。所述杂一代枫姜母猪含有50%枫泾猪(太湖猪)血统和50%姜曲海 猪血统,其 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2. 48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5. 54头,初生仔猪个体重 0. 89kg,45日龄断奶体重8. 46kg,肥育猪平均日增重400g,胴体瘦肉率42. 86 %。根据上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品种零世代的亲本猪杜枫姜和杜杜枫姜猪的选育方法是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选择被毛全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8. Okg以上者;第二次选留在120日龄时,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个体;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时,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 综合选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留。选留母猪80头,公猪12头(12个血统);第四次选择在母猪初产后断奶时,母猪以本身的繁殖成绩(产仔数)选择,公猪以 同胞母猪繁殖成绩(产仔数)选择,均按产仔数复合育种值选择;所述杂种公、母猪含有50%或75%杜洛克猪血统,含有枫泾猪(太湖猪)12. 5% 血统以及含有姜曲海猪12. 5%或两个品种的25%血统,其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在12. 0头,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在14. 5头,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20g,饲料利用率3. 36,胴体瘦肉率 55% 56%。根据权利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品种苏姜猪零世代的选育方法是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断奶时,选择被毛全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8. Okg以上 者;第二次选留在120日龄,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个体;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综 合选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留;第四次选留在母猪初产后断奶时,母猪以本身的繁殖成绩(产仔数),公猪以同胞 母猪繁殖成绩(产仔数)选择,均按产仔数复合育种值选择。所述新品种零世代猪含有18. 75%姜曲海猪血统、18. 75%枫泾猪(太湖猪)血统 和62. 5%杜洛克猪血统。零世代母猪最高窝产仔数17头,初产平均窝产仔数为11. 80头, 经产母猪户均窝产仔数为14. 24头,肥育猪平均日增重为670g,饲料利用率为3. 30,胴体瘦 肉率55% 57. 66%。零世代选留为12头公猪(12个血统)、100头母猪,配种时依据系谱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根据上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世代间隔、各世代选留及淘汰依据、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对于1、2、3、 4、5、6世代的种猪,采用母猪7 8月龄、体重90kg左右,公猪10月龄,体重IOOkg左右配 种,基本上在3月份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配种。各世代母猪初产后代经过四次选择留种(选 留标准同零世代),留下的后备猪再组成下一个世代的选育群,各世代保持12头(12个血 统)公猪、100头母猪,约1.0年一个世代。所述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为首先对所述新品种的起始亲本34头姜曲海母 猪,2头枫泾猪(太湖猪)公猪和国外瘦肉品种杜洛克公猪22头(22个血统),均逐头采用 PCR-RFLP方法检测氟烷基因(Hal基因),淘汰应激敏感基因型为Halnn的公猪,仅选留基因 型为Hal 的公猪,保证起始亲本猪群遗传背景优良,使新品种不会产生PSE和DFD劣质肉。
在群继代选育的第1个世代,就开始应用多基因聚合辅助选择技术用于培育新品 种。所选择的基因有控制窝产仔数的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促卵泡素受体β亚基 因(FSH0基因),选留两个基因的优势基因型BB基因 型和AB基因型的公、母猪个体;选择 影响猪日增重的垂体转录子(P0U1F1基因),选择其优势基因型DD型公、母猪;应用心脏脂 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基因),选择其优势基因型为DD型的公、母猪。在各世代公、母 猪180日龄时,将上述优势基因型作为辅助选择条件,结合该公、母猪在初生时的同窝同胞 仔猪数和选择指数值进行选留种猪及拟定选配计划。此种辅助选择技术连续应用于新品种 育种猪的群体继代选育的2、3、4、5各世代。姜曲海猪,属我国江海型猪种,被毛黑色,头短,耳中等大小,体躯短,四肢较矮,腹 大下垂,皮薄毛稀。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姜堰、兴化、海安、江都、泰兴等地。现国营姜曲海猪 种猪场保存有姜曲海种母猪100头,姜曲海猪被列入国家级地方猪种保种名录,为所培育 新品种猪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经过对姜曲海猪的种质特性研究其性状表现为(1)繁殖性能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 08士0. 31头,平均产活仔数 10. 54士0. 31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4. 10士0. 14头,平均产活仔数13. 44士0. 14头。(2)生长发育仔猪初生重0. 74kg,45天断乳重7. 95kg,成年母猪体重136. 20kg, 体长 127. 29cm,体高 65. 56cm,胸围 126. 50cm。(3)肥育性能在较高的营养条件下,体重10 80kg期间平均日增重为590g,每 增重Ikg消耗精料2. 96kg,青饲料2. 60kg,屠宰率71.23%,平均膘厚4. 51cm,胴体瘦肉率 42. 54%,胴体脂肪率37. 78%。枫泾猪(太湖猪)属于我国地方猪种类型的江海型猪种,被毛黑色,体型中等,被 毛黑色,咀筒长且微凹,额部皱较少,耳大下垂,少数有白蹄和白鼻。主要分布于上海市的金 山、松江、奉贤、川沙、青浦的西南部和江苏省的吴江县。主要生产性能如下(1)繁殖性能乳头数为17. 63个,母猪初产平均产仔数为12. 11 士0. 13头;平均 产活仔数为11. 42士0. 1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5. 17士0. 28头、平均产活仔数为 14. 12士0. 20 头。(2)生长发育成年公猪体重 152. 75 士 10. 30kg,体长 150. 57 士 3. 75cm,胸围 124. 00 士 3. 10cm,体高 75. 14 士 2. 49cm ;成年母猪体重 125. 76 士 1. 80kg ;体长 143. 58士0. 66cm,胸围 114. 18士 1. 09cm,体高 67. 96士0. 35cm。肥育性能在料好的饲养条件下,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在400 500g之间,饲料 利用率在4. 0左右,屠宰率为66. 24%,胴体瘦肉率为42 % 44%,胴体脂肪比例在25 % 29%。国外瘦肉型品种杜洛克猪美系和台系杜洛克猪分别产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现世界分布很广泛。体型大,被毛 红色,耳中等大,耳尖下垂,颜面微凹,背微拱,腹线较平,四肢粗壮,体躯肌肉丰满。(1)繁殖性能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 10头。(2)肥育性能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800g左右,饲料利用2. 5左右,胴体瘦肉率为 64%左右。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1.常规传统的新品种培育方法,是根据经济性状表型值进行选择种猪,选择效果 不明显。本发明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改进。能使育成的新品种既具有窝产仔数多,胴体瘦肉 率高,又具有肉质优良的特点,由于一是,对新品种的三个原始亲本,就采集耳组织样,利用 PCR-RFLP检验技术,剔除氟烷阳性基因型(Halm)个体,保证了新品种育成时具有优良肉质 的遗传背景。二是,根据对窝产仔数有利影响的ESR优势基因型和FSH0优势基因型BB、AB 选择产仔数;根据对日增重有利影响的P0U1F1基因的优势基因型DD,辅助选择日增重;根 据对肌肉肌内脂肪有利影响的H-FAB0基因的优势基因型辅助选择肌肉肌内脂肪,并选留 出各世代种猪进行同质选配。此外,利用活体测膘仪(A超)活体测定平均膘厚,加上6月 龄体重等制定选择指数,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2.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具有窝产仔数多、肉质优良、饲料利用率好、胴体 瘦肉率高和适应性强的优良性能。3.本发明的新品种可作为杂交母本,瘦肉型商品猪的二元杂交母本用于商品猪的 工厂化生产,且活猪整齐均勻;亦可作为配套系的杂交母系。


图1为本发明新品种苏姜猪培育方法技术路线图。图2是ESR基因PVUII酶切图谱M :Marker pBR322 ;1 :AA 基因型;2,4 :BB 基因型;3,5,6,7,8,9,10,11 :AB 基因型图3是FSH3基因的PCR产物图谱M :MarkerDL20004,6,7 :BB 基因型;3,5 :AA 基因型;1,2,8,9 :AB 基因型图4是POU I F I基因Msp I酶切图谱M :Marker DL2000+1, 5000 ;1 :CC 基因型;2 :CD 基因型;3 :DD 基因型图 5 是 H-FABP 基因 PCR Hae IIIRFLP 酶切图谱M :MarkerOX 174DNA/HinfI ;1,2, 3 :Dd 基因型;4、5、6、8 :dd 基因型;7、9、10、11 DD基因型;12 :PCR产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选择两个高产仔数的地方品种组合高产仔数基因。以江苏省地方品种枫泾猪(太湖猪)公猪(2头)与江苏省另一地方品种姜曲海 猪母猪(34头)杂交,产生杂一代枫姜猪,淘汰掉公猪,选留母猪,枫姜母猪含50%枫泾猪 (太湖猪)血统,50 %姜曲海猪血统。杂一代枫姜母猪初产母猪窝产仔数平均12. 48头,活仔 猪数12. 15头,45日龄仔猪数11. 79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5. 54头,活仔猪数14. 83 头,45日龄个体重8. 43kg。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22g,饲料利用率3. 14,胴体瘦肉率44%,比 姜曲海猪提高了 2个百分点。对杂一代枫姜猪的选择选留杂一代枫姜猪在45日龄断奶时进行,主要选择要求被被毛全黑,无遗传疾 患,体质结实,体形均称,断奶体重8kg以上的母猪;断奶后至90kg体重阶段测定每头猪的 体重,饲料消耗量,计算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第二次选留在120日龄,采用个体表型选择, 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者。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首先进行外形鉴 定,外形不合格者淘汰,采用选择指数,选留6月龄体重大,活体背膘薄的母猪,此阶段选留 出66头杂一代枫姜母猪。实施例二 引入外来品种杜洛克猪基因对22头美系、台系杜洛克猪逐头进行PCR-RFLP方法检测,剔除4头Halm杜洛克 公猪,以杜洛猪(22头)为父本,杂一代枫姜猪(66头)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杜枫姜杂种 猪群和杜杜枫姜杂种猪群。具体操作方法将22头杜洛克公猪分成A、B、C三组,每组6 8头,A组8头杜洛克公猪与33头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而?比1:3 5),产出的杜枫姜公、 母猪,淘汰掉公猪,只留杜枫姜母猪,再与C组6头杜洛克公猪杂交产出杜杜枫姜公、母猪, 其含75%杜洛克猪(太湖猪)血统,12. 5%枫泾猪血统,12. 5%姜曲海猪血统。B组8头杜 洛克公猪与33头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产出杜枫姜公、母猪,选留优秀者留种,其含杜洛克 血统50%,枫泾(太湖猪)猪血统25%和姜曲海猪血统25%。其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 12. 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在14. 5头,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20g,饲料利用率3. 36,瘦肉率 55% 56%各选留出80头母猪,12头公猪进行下一阶段的交配。实例三将杜杜枫姜猪与杜枫姜交配,产生零世代猪群。具体操作方法以杜杜枫姜猪公、母猪与杜枫姜母、公猪进行交配,产生零世代基础群,其含 62. 5%杜洛猪血统,18. 75%枫泾猪血统和18. 75%姜曲猪血统。45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选留,选择同窝同胞仔猪数多,体重大于8. 0kg,毛色全黑, 体形较长,发育良好的仔猪。120日龄进行第二次选留,对少数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小的淘汰掉。180日龄,依据180日龄体重,活体测定平均背膘,结合外形评分三项指标制定的 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同时参考同胞的生产性能(活体背膘厚和体重)。最后选出12头公猪(12个血统)。100头母猪组成零世代选育猪群。实例四(1)进行零世代开始的闭锁繁育即群体继代选育即每世代以12个公猪血统(12 头),100头优秀母猪,组成选育猪群,不引入外来新的基因进行繁殖,注意在零世代时避免 同胞和半同胞的近亲繁殖,目的是将新品种的优秀性能固定下来。(2)世代间隔以含62. 5%杜洛克猪血统和18. 75%枫泾猪(太湖猪)血统、 18. 75%姜曲海猪血统的杂种猪群为零世代,经过三次选择留种,进入交配阶段,采取公猪 10月龄、体重100kg,母猪7 8月龄体重90kg左右,于春季3月份配种,配种避免全同胞 和半同胞交配。秋季分娩,所产后代进入下一世代,初产留种一年一个世代1 6世代如此
重复循环。(3)选种方法第一次选留采集初生仔猪的耳组织样,在实验室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进行分 子标记。分子标记操作将采集的耳组织样,首先在实验室提取DNA (脱氧核糖核酸),再运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ESR基因和FSHe基因,P0U1F1基因和H-FABP基因。将ESR 基因经PVU I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电泳,根据电泳条带数目和位置确定存三种基因 型(如图2) :AA基因型(120bp,合1条带)、BB基因型(55bp/65bp,合2条带)、AB基因型 (120bp,SSbp/65bp,合3条带)。FSH0基因,用同样检测方法,并获得三种基因型(如图3), AA基因型(500bp,合1条带)、BB基因型(200bp,合1条带)、AB基因型(500bp/200bp,合2 条带)。ESR基因和FSHe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均为BB基因和AB基因型。将P0U1F1基因,加 入MSP-I酶酶切,酶切产物进行电泳,根据电泳条带数目和位置确定存在三种基因型(如图 4) :DD基因型(420bp,合3条带)、CC基因型(168bp、420bp,合2条带)、CD基因型(168bp、 850bp/830bp、420bp,合4条带),优势基因型为DD基因型。采用相同方法(如图5),得出 H-FABP基因的优势基因型作为DD基因型。选择ESR基因型和FSHe基因型为BB型和AB型的个体(公、母猪),P0U1F1基因 型和H-FABP基因型为DD型的个体。仔猪45日龄断奶时进行第二次选留选择被毛黑色,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8kg以 上的公、母仔猪。幼猪120日龄时选留对少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体重36kg以下的猪淘汰。后备猪180日龄时选留对于一世代猪采用多基因聚合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选择 指数相结合的方法选留后备猪。具体操作是,淘汰掉少数外形不合格者,然后根据6月龄体重、活体背膘和外形评分 值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结合初生时检测出的ESR、FSH0、P0U1F1、H-FABP基因的优势基因型最 终确定出公、母后备猪,留公猪12头,母猪100头,组成新世代的育种群,如此循环至6世代。种猪各阶段选择及选择指数如下第一阶段选择选择时间为仔猪45日龄断奶时。选择原则为多留初选,尽可能保留公猪血统。选择方法1、首先淘状出现遗传损征的全窝仔猪(或在其中只留少数母猪)和外形失格个体(指毛色、头型、奶头数不符合品系要求);2、主要选择产仔数,按母亲产仔数复合育种值大小,结合仔猪生长发育以窝选为 主。每窝仔猪中选择1头公猪、2 3头以上母猪作为生长发育测定(公、母猪分群饲养,公 猪单栏饲养)。[1]、从头胎母猪窝产仔数11头以上窝(大窝)中选留;[2]、断奶体重在同期全群平均体重以上;[3]、体型外貌毛色全黑,头型、体型符合品系要求,奶头数不少于14个;产仔数复合育种值公式Ix = b。+blPl+b2P2+b3p3选择强度[1]公猪约选15% 20% (在断奶仔猪中选择);[2]母猪约选75% (在断奶仔猪中选择)第二阶段选择选择时间为120日龄。选择原则酌情淘汰少数公猪个体和较多母猪个体。选择方法个体表型选择,淘汰体型外貌差,日增重低于1.5个标准差者和患病 者。体型外貌要求符合瘦肉型颈、肩部紧凑、背腰长、腿臀丰满。第三阶段选择选择时间180日龄。选择原则是重点选择阶段,在提高选择准确性的目标下,加强选择强度,多淘汰。选择方法[1]首先进行外形鉴定(外形鉴定标准见附件),不合格者不参加指数 选择。[2]采用选择指数由3个性状组成,即6月龄体重(PD、6月龄活体背膘厚度(P2) 体质外型(P3),6月龄全群平均体重(P ,6月龄全群平均背膘厚(P 2),体质外形全群平均值 (P3)。
I-wihi2-pi/Pl -w2h22-p2 /P 2+w3h32-p3 /P 3二86.42识/ i-98-p2/P2+61.73-p3/P3选择强度公猪选择约为断奶阶段选留数的10% 20%,母猪选择约为断奶阶段 选留数的30%左右。第四阶段选择选择时间为母猪初产后断奶时。选择原则为母猪以本身的繁殖成 绩选择,公猪以同胞母猪繁殖成绩选择。选择方法按产仔数复合育种值公式选择。Ix = b0+blPl+b2p2+b3P3式中Ix为全体x本身的产仔数n次度量平均育种值;h为回归截距;b”b2、b3分 别为本身、半同胞、母亲的平均产仔Ix的偏回归系数。为个体x本身产仔数n次度量平均表型值P2为个体x半同胞产仔数n次度量平均表型值
P3为个体x的母亲产仔数n次度量平均表型值每个世代最后选留12头种公猪(12个血统),100头种母猪组成该世代的核心群 进行选配。零世代公猪与母猪配种时,应注意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4)新品种苏姜猪的生产性能经过1 6世代的闭锁繁殖,多基因聚合辅助选择与常规综合选择指数相结合,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苏姜猪,其生产性能指标繁殖性能新品种苏姜猪母猪初产仔猪数为11. 50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 14头左右,最多者窝产仔数为17头。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生长肥育猪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600g以上,饲料3. 05 3. 3,胴体瘦肉率56%左右。肌肉品质肉质优良,PH,6. 35,ΡΗ25· 65,肉色评分3. 0 3. 5,肌内脂肪含量4. 0% 左右以上,系水力(滴水损失)2. 8% 3.2%。优选二元杂交肉猪生产性能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650g以上,饲料利用率3. 2左 右,胴体瘦肉率60%以上,肉质优良。
权利要求
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以江苏省地方品种姜曲海猪的优秀母猪个体34头作为母本,以江苏省另一地方品种枫泾猪的优秀公猪个体2头作为父本进行首次杂交,产生的后代,淘汰公猪,选留母猪,建立杂一代枫姜母猪群;第二步以国外美系杜洛克猪22头作为父本,将其分成A、B、C三组,B组8头杜洛克公猪与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产生杜枫姜公、母猪,选择优秀者留种,A组8头杜洛克公猪与24头杂一代枫姜母猪杂交,所产出的杜枫姜公、母猪,淘汰公猪,只选留18头杜枫姜母猪,再与C组6头杜洛克公猪杂交,产生杜杜枫姜公、母猪;杜枫姜猪含50%杜洛克血统、25%枫泾猪血统和25%姜曲海猪血统;杜杜枫姜猪含75%杜洛克猪血统,12.5%枫泾猪血统和12.5%姜曲海猪血统;第三步以杜枫姜公、母猪与杜杜枫姜公、母猪进行正、反交配,产生的杂种猪组成新品种的零世代基础猪群,其含有62.5%杜洛克猪血统,18.75%枫泾猪血统和18.75%姜曲海猪血统。零世代基础群体含有公猪12个血统,母猪100头;第四步群体继代选育阶段,用群体继代选育技术和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一年一个世代,连续进行6个世代的选育。在每个世代繁育时,坚持闭锁,不再吸收别的杜洛克公猪血统和母本猪血统,现已建立起600头以上新品种核心群;所述新品种生产性能指标繁殖性能新品种猪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猪数为14头左右,最高窝产仔数为17头。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生长肥猪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600g以上,饲料利用率3.3,胴体瘦肉率56%左右;肌肉品质肉质优良,PH1>6.0,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3.0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0%;无PSE肉和DFD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一代枫姜母猪群的选育方法是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断奶时,选择被毛全黑, 生长发育良好,体重8. 0kg以上,有效乳头7对以上,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第二次选留在 120日龄时,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重小的个体;第三次选留在180 日龄时,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综合选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 留;选留杂一代枫姜母猪80头,参加下一步杂交;所述杂一代枫姜母猪含有50%枫泾猪(太湖猪)血统和50%姜曲海猪血统,其初产母 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2. 48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5. 54头,初生仔猪个体重0. 89kg, 45日龄断奶体重8. 46kg,肥育猪平均日增重400g,胴体瘦肉率42. 8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品种零世代的亲本猪杜枫姜和杜杜枫姜猪的选育方法是 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选择被毛全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8. 0kg以上者, 第二次选留在120日龄时,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个体, 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时,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综合选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留,选留母猪80头,公猪12头。第四次选择在母猪初产后断奶时,母猪以本身的产仔数选择,公猪以同胞母猪产仔数 选择,均按产仔数复合育种值选择,所述杂种公、母猪含有50%或75%杜洛克猪血统,含有枫泾猪12. 5%血统以及含有姜 曲海猪12. 5%或两个品种猪的25%血统。其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在12. 0头,经产母猪平 均产仔数在14. 5头,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20g,饲料利用率3. 36,胴体瘦肉率55% 56%。
4.根据权利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品种苏姜猪零世代的选育方法是第一次选留在45日龄断奶时,选择被毛全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8. 0kg以上者, 第二次选留在120日龄,主要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躯短矮和体重小的个体, 第三次选留在180日龄,依据此时体重、活体平均背膘厚,结合外形评分,拟定综合选 择指数,依据指数值选留,第四次选留在母猪初产后断奶时,母猪以本身的产仔数,公猪以同胞母猪产仔数选择, 均按产仔数复合育种值选择,所述新品种零世代猪含有18. 75%姜曲海猪血统、18. 75%枫泾猪血统和62. 5%杜洛 克猪血统,零世代母猪最高窝产仔数17头,初产平均窝产仔数为11. 80头,经产母猪户均 窝产仔数为14. 24头,把育猪平均日增重为670g,饲料利用率为3. 30,胴体瘦肉率53% 57. 66%。零世代选留为12头公猪、100头母猪,配种时依据系谱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5.根据权利于1所述的新品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世代间隔、各世代选留及淘汰依据、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对于1、2、3、4、5、6 世代的种猪,采用母猪7 8月龄、体重90kg左右,公猪10月龄,体重100kg左右配种,基本 上在3月份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配种,各世代母猪初产后代经过四次选择留种,选留标准 同零世代,留下的后备猪再组成下一个世代的选育群,各世代保持12头公猪、100头母猪, 约1年一个世代;所述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为首先对所述新品种的起始亲本34头姜曲海母猪,2 头枫泾猪公猪和国外瘦肉品种杜洛克公猪22头,均逐头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氟烷基因 Hal,淘汰基因型为Halm的公猪,仅选留基因型为Hal 的公猪,保证起始亲本猪群遗传背景 优良,使新品种不会产生PSE和DFD劣质肉。在群继代选育的第1个世代,就开始应用多基因聚合辅助选择技术用于培育新品种, 所选择的基因有控制窝产仔数的雌激素受体基因ESR、促卵泡素受体0亚基因FSH0,选 留两个基因的优势基因型BB基因型和AB基因型的公、母猪个体;选择影响猪日增重的垂 体转录子P0U1F1基因,选择其优势基因型DD型公、母猪;应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H-FABP,选择其优势基因型为DD型的公、母猪。在各世代公、母猪180日龄时和母猪初产仔 猪断奶时,分别将相关基因的优势基因型作为辅助选择依据,结合180日龄时的选择指数 及母猪产仔数复合育种值选留种猪及拟定选配计划。此辅助选择技术连续应用于新品种群 体继代选育的2、3、4、5、6各世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苏姜猪的培育方法,属于畜牧工业化生产领域。该苏姜猪的培育方法是以姜曲海猪、枫泾猪为母本,以杜洛克猪为父本进行复杂杂交获得零世代基础群,经过6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获得含有18.75%姜曲海猪血统,18.75%枫泾猪血统,62.5%杜洛克猪血统的苏姜猪品种。它是采用现代常规育种技术和多基因聚合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持续进行了多个世代的选育。苏姜猪具有窝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肉质优良,可生产优质商品猪肉产品。
文档编号A01K67/027GK101828539SQ20101017809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宋成义, 张金存, 王霄燕, 经荣斌, 胡在朝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