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200985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源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腰果壳油为原料的兼有抑菌和杀虫 活性的植物源农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使用传统化学农药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 注。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迫切需要使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无公害绿色农药。植 物源农药正顺应了这种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鱼藤、除虫菊、印楝、苦皮藤、苦 参、闹羊花、马桑等植物的杀虫、抑菌活性相继被发现和利用。腰果壳油是腰果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价格低廉、来源丰富。近年来,腰果壳油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工业、摩擦材料以及胶粘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 方面。陈永水等专利(CN200610152132. 1、CN200610138414. 6)提出了一种腰果壳油改 性酚醛树脂及制造方法和一种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史景利等 (CN200810079551.6)提出了一种以腰果壳油为改性剂的高韧性酚醛纤维的制备方法; 於宁等(CN200610117938.7)提出了一种水性腰果壳液固化剂的制备方法;J. R.里斯等 (CN200710198841. 8)提出了基于腰果壳液的聚醚多元醇以及由这些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软 质泡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目前研究发现腰果壳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 化、灭螺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吴向阳等(CN200910031014. 9)提出了腰果壳油用作杀灭钉 螺的植物杀螺药。但是,有关腰果壳油杀虫抑菌活性的研究未见报告,至今未见腰果壳油用 作植物源农药的专利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及其配制方法,本植物源农药低毒、 低残留、易降解,属无公害绿色农药。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为腰果壳 油5-20、有机溶剂5-10、乳化剂10-30、分散剂1_3、抗冻剂1_5、增稠剂0. 1_3、水为余量,总 量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 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异辛醇、环己酮、丙酮、磷酸三丁酯、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 基苯胺、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 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酚醛树脂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及其衍生物、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 选自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甘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硫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冻剂
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异丙醇、丁醇、硫酸铵、尿素、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 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 选自硅酸铝镁、聚丙烯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黄元胶、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比例将腰果壳油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2)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分散剂形成均一的油相;(3)再将抗冻剂、增稠剂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水相;(4)在高速剪切机搅拌下,将步骤(3)的水相滴加到步骤(2)形成的油相中,并以 高速剪切机进行乳化,即得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对环境安全,主要原料来源于植物;②原料易得,变废为 宝,加工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如下实施例的范围。实施例1 腰果壳油水乳剂的配制称取1. Og腰果壳油溶1. Og 二甲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分散剂 (5. 0% -15. 0% )成均一的油相,再将抗冻剂、增稠剂等混合在一起,在高速剪切机搅拌下, 将水相加到油相中,并以高速剪切机3000r/min进行乳化,乳化的时间为15min,形成分散 良好的水乳剂。实施例2 对实施例1所制备的含腰果壳油水乳剂进行进行热贮、冷贮、冻熔及稀 释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不出现分层、沉淀、析油、析水等现象,仍为一个稳定的淡红 棕色液体;制剂中腰果壳油的热贮分解率为7.9%,小于10%,符合水乳剂的质量性能标 准。实施例3 测定实施例1制备的腰果壳油水乳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1.供试植物病原菌lM^f U 'MM (Gibberella sanbinetti), # 胃胃 H _ 胃(Gleosporium fructigenum Berk), Φ 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黑痘病 胃(Sphaceloma ampelinum(de Bary)Shear), ^ ^ ^ lif (Physalospora piricpla Nose),梨黑星病菌(Fusicladium sp.),番爺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番爺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爺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 (Sacc. et Syd· ) Harter),苹果树腐烂病菌 (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由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教研室提供。2.生物测定方法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腰果壳油对供试菌的毒力。用丙酮将腰果壳油配制成一定浓度 的供试药液,准确吸取5ml药液加人到45ml融化的培养基中(50°C左右),混合均勻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直径9. Ocm)内,制成含药培养基平板。对照混人相同体积的丙酮。在已培 养3-4天的供试菌平板上,用直径为0. 7cm的打孔器制成若干菌饼,用接种针挑取菌饼轻放 于含药培养基平面上(有菌丝的一面向下)。每培养皿放置两个菌饼。每处理重复4次。 26 士 2°C下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查各处理菌落的直径,按下式计算不同处理对供试菌的菌丝
生长抑制率t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χ100 V , 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3.试验结果分别测定了质量浓度为2. 5g/L的腰果壳油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表1)。结果表明,腰果壳油在48h对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丝抑制率为 8. 7-93. 2%。抑菌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苹果树腐烂病菌、葡萄黑痘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茄 黑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枣炭疽病菌、葡萄灰霉病菌、苹果 轮纹病菌、梨黑星病菌。表1腰果壳油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注1.测定时间为48h.设置不同浓度,以苹果树腐烂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测定了腰果壳 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腰果壳油的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 性。以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以菌丝抑制率的机率值为纵坐标,得到抗菌活性的回归方程(表2)。腰果壳油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0. 169g/L,其次对茄黑纹病 菌、葡萄黑痘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0. 3626g/L、 0. 8253g/L、l. 7163g/L、l. 8932g/L、3. 6416g/L。表2腰果壳油对供试菌的毒力回归方程 注1.测定时间为48h.实施例4 测定实施例1制备的腰果壳油水乳剂的杀虫活性1.供试昆虫甘蓝蚜虫(Brevicoryne brassicae L.),采自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甘蓝叶上(未 施药剂)。在室内盆栽甘蓝上饲养一代后,挑选大小一致的无翅蚜进行生物测定。2.生物测定方法用浸渍法测定腰果壳油对蚜虫的毒力。用纯水将腰果壳油制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 供试药液。将完整、生长良好的叶片,在待测药液中浸渍5秒后取出,吸去多余的药液,阴 干,并将湿润的棉条包裹在叶柄处,以保持叶片湿度,减少水分散失,放在培养皿中备用。同 样的办法将带虫叶片放在待测药液中浸渍5秒后取出,吸去多余的药液,然后用毛笔挑取 大小一致、行动活泼的蚜虫,转移到上述处理备用叶片上,每片50头,盖上皿盖。对照组用 纯水(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少量乳化剂对蚜虫没有毒力作用)。每处理重复4次,并作对照。 置于温度25°C、相对湿度85%左右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24h、48h和72h剔出死亡个体, 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o/o)=死虫数二通 供试虫数(个)
校正死亡率( /ο)=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⑶χ100 仅7 牛100-对照组死亡率(%)
6
3.试验结果腰果壳油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表3)腰果壳油在处理后24h表 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腰果壳油浓度与蚜虫校正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24h的LC5tl 为 10. 692g/L,95% 置信区间为 10. 52-13. 78 ;48h 的 LC50 为 7. 791g/L,95 % 置信区间为 7. 43-8. 57 ;72h 的 LC50 为 4. 408g/L,95%置信区间为 4. 12-4. 98。表3腰果壳油对蚜虫的杀虫活性
权利要求
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为腰果壳油5 20%、有机溶剂5 10、乳化剂10 30、分散剂1 3、抗冻剂1 5、增稠剂0.1 3、水为余量,总量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 甲醇、乙醇、异丙醇、异辛醇、环己酮、丙酮、磷酸三丁酯、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苯 胺、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选自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酚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及其衍生物、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 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甘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硫酸酯、聚乙 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冻剂选自 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异丙醇、丁醇、硫酸铵、尿素、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 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选自 硅酸铝镁、聚丙烯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黄元胶、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1)按配方比例将腰果壳油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2)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分散剂形成均一的油相;(3)再将抗冻剂、增稠剂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水相,(4)在高速剪切机搅拌下,将步骤(3)的水相滴加到步骤(2)形成的油相中,并以高速 剪切机进行乳化,即得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腰果壳油的植物源农药及其配制方法,涉及腰果壳油的一种新用途。该制剂包括如下组分腰果壳油5-20%、有机溶剂5-10%、乳化剂10-30%、分散剂1-3%、抗冻剂1-5%、增稠剂0.1-3%、水为余量;各组分均以重量份计。本发明提供的腰果壳油水乳剂符合农药制剂质量要求,对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对植物病原菌有良好抑制作用。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安全、兼有杀虫和抑菌活性,是一种适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植物物源农药。
文档编号A01P7/04GK101919417SQ20101026529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祥为, 唐俊, 岳永德, 操海群, 施艳红, 汤锋, 花日茂, 覃道春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