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大豆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73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走式大豆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豆脱粒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脱粒机必须固定在一个水平面地式作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2、小型联合与大型大豆联合收割机都有共同的特点。(1)炸粒丢粮(2)碎粮率高(3)豆皮流失大(4)体重沉、操作维修麻烦不适 合山区、丘陵、农村一家一户作业。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行走式大豆脱粒机,解 决了因地式变化带来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种大豆脱粒机,是由小四轮车、脱杆器、前液压悬挂、传送器、背复式脱粒总程、 收皮笼、接粒仓等构成其中脱杆器后端与前液压悬挂相连接,传送器固定在小四轮车的一 侧,与背复式脱粒总程上的滚筒相连接,收皮笼在滚筒的另一侧固定,接粮仓在滚筒的下面 与小四轮后桥相连接;所述脱粒器由拾合总程、压脱滚、脚定滚、脱杆轮、除缠板、地轮、主 架、折传带等构成,其中拾合总程与主架相连接、主架上分别安有压脱滚、脱杆轮、除缠板、 折传带,主架安装在地轮的上前方、两组压脱滚的一端由脚定滚相连接;脱杆轮上的脱杆齿 纵向倾斜5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体 重轻、功能适用、能够配套使用,快速脱粒等效果非常良好,农村一家一户必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视图。图2、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秆器的分解图。图中,小四轮车1、脱秆器2、前液压悬挂3、传送器4、背复式脱粒总程5、收皮笼6、 接粒仓7、拾禾总程8、压脱滚9、脚定滚10、脱秆轮11、除缠板12、地轮13、主架14、折传带 15。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大豆脱粒机,是由小四轮车1、脱 秆器2、前液压悬挂3、传送器4、背复式脱粒总程5、收皮笼6、接粒仓7等构成其中脱秆器 2后端与前液压悬挂3相连接,传送器4固定在小四轮车1的一侧,另一端与背复式脱粒总 程5上的滚筒相连接,收皮笼6在滚筒的另一侧固定,接粮仓7在滚筒的下面与小四轮后桥 相连接;所述脱粒器由拾禾总程8、压脱滚9、脚定滚10、脱秆轮11、除缠板12、地轮13、主 架14、折传带15等构成,其中拾禾总程8与主架14相连接、主架14上分别安有压脱滚9、 脱秆轮11、除缠板12、折传带15,主架14安装在地轮13的上前方、两组压脱滚9的一端由 脚定滚10相连接;所述脱粒器脱杆轮上的脱杆齿纵向倾斜5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拾禾总程8将割豆机割倒平铺于田间的植秆传送至脱 秆仓,经压脱滚9至脚定滚10固定植秆根部向后运行,同时配合脱秆轮11对植秆中上部脱 秆,主架上的除缠板12能够防止植秆缠绕,经第二道压脱滚9至第二段中的脚定滚10固定 植秆尖部,向后运行同时配合第二段中的脱秆轮11对植秆中下部脱秆,至第三道压脱滚9将植秆排出仓外,在两次脱秆过程中(注前后两组脱秆轮的运转是相反的),豆粒、豆荚都 会落至折传带15上传送、经传送器4进入背复式脱粒总程5脱粒,豆皮经风机进入收皮笼 6、豆粒流入接粮仓7。
权利要求一种大豆脱粒机,其特征在于a、所述大豆脱粒机,是由小四轮车、脱杆器、前液压悬挂、传送器、背复式脱粒总程、收皮笼、接粒仓等构成其中脱杆器后端与前液压悬挂相连接,传送器固定在小四轮车的一侧,与背复式脱粒总程上的滚筒相连接,收皮笼在滚筒的另一侧固定,接粮仓在滚筒的下面与小四轮后桥相连接;b、所述脱粒器由拾合总程、压脱滚、脚定滚、脱杆轮、除缠板、地轮、主架、折传带等构成,其中拾合总程与主架相连接、主架上分别安有压脱滚、脱杆轮、除缠板、折传带,主架安装在地轮的上前方、两组压脱滚的一端由脚定滚相连接;c、所述脱粒器脱杆轮上的脱杆齿纵向倾斜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豆脱粒机,解决了因地式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本机是由小四轮车、脱秆器、前液压悬挂、传送器、背复式脱粒总程、收皮笼、接粒仓等构成其中脱杆器后端与前液压悬挂相连接,传送器固定在小四轮车的一侧,另一端与背复式脱粒总程上的滚筒相连接,收皮笼在滚筒的另一侧固定,接粮仓在滚筒的下面与小四轮后桥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体重轻、功能适用、能够配套使用,快速脱粒等效果非常良好,农村一家一户必备。
文档编号A01F12/18GK201674806SQ20102020335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华纯龙 申请人:华纯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