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翻堆移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5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物料进行翻堆及移堆的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污泥好氧 堆肥处理中使用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好氧堆肥处理中所用的翻堆移堆机设备的结构是由板框式支架、链式 翻料系统(其上固定翻料角钢)、板框提升系统、行走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组成。其中,链式 翻料系统由链轮支撑安装在板框式支架上,在电机驱动力的作用下,链式翻料系统连续移 动带动固定在链条上的翻料角钢实现翻料;链式翻料系统提升由板框提升系统通过钢丝绳 实现提升,链式翻料系统下降是依靠板框式支架和链式翻料系统的自重实现;整机可前后 移动,行走系统的行走轮沿固定的轨道在操作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这种现有的翻堆移堆 机结构不紧凑,翻料量小,移堆效果差,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翻堆机翻料量小,移堆效果差,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式翻堆移堆机设备,该翻堆移堆机结构紧凑,翻堆量较大,移堆效 果好,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机架、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滚筒升降机构、滚筒翻料机构、滚筒驱动机构和操 作控制装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和滚筒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 滚筒支撑机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该滚筒支撑机构另一端设有滚筒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 机构;所述滚筒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该滚筒升降机构另一伸缩端与所述滚筒支撑 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滚筒驱动机构与滚筒翻料机构连接,能驱动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转动; 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分别与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连接,控制滚筒驱动机 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动作。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 可升降的滚筒翻料机构,可实现以滚动翻料、移料的方式对物料进行翻堆和移堆,使得该翻 堆移堆机结构紧凑、翻堆量大,移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了堆肥场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翻堆移堆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翻堆移堆设备的侧向结构图;图中各标号为1-滚筒翻料机构;2-滚筒驱动机构;3-滚筒升降机构;4-滚筒支 撑机构;5-行走机构;6-操作控制装置;7-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可用在对污泥好氧堆肥处理中使用,如图 1、2所示该系统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滚筒升降机构、滚筒翻料机构、滚筒驱动机构和操 作控制装置;其中,机架底部设置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与滚筒升降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滚 筒支撑机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该滚筒支撑机构另一端设有滚筒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机 构;滚筒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该滚筒升降机构另一伸缩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机构活 动连接;所述滚筒驱动机构与滚筒翻料机构连接,能驱动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转动;操作 控制装置分别与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连接,控制各机构动作,如控制滚 筒驱动机构驱动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转动,或控制滚筒升降机构使滚筒支撑机构带动滚筒 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机构升降(图1中上方的虚线的滚筒翻料机构为示意提升后的滚筒翻 料机构),或控制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及其上各机构沿轨道行走。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滚筒翻料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滚筒11、12、转轴13 和多个翻料装置14 ;其中,滚筒设置在转轴13上,滚筒能随转轴一同转动,滚筒外表面均勻设置多个 翻料装置14,翻料装置为三角形结构,一般可采用角钢制成;滚筒由两部分筒体11、12组 成,两筒体11、12中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转轴13上,即转轴13穿过两滚筒11、12中心, 使两滚筒11、12均固定设置在转轴13上,能随转轴13 —起转动。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滚筒支撑机构为悬臂式支撑结构,其悬臂一端设有活 动连接机架的连接轴,悬臂另一端设有安装滚筒翻料机构的轴承,转承用于安装滚筒翻料 机构的转轴。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滚筒升降机构采用伸缩式结构,固定端设置在机架 上,伸缩端设置在滚筒支撑机构的悬臂上,伸缩端伸缩时能带动悬臂和悬臂支撑的滚筒驱 动机构和滚筒翻料机构升降。实际中,滚筒升降机构可采用电动液压推杆。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滚筒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其中,驱 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滚筒支撑机构上,滚筒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筒翻料 机构的转轴连接,能驱动转轴带动转轴上的滚筒转动。驱动装置一般可采用电动机,传动机 构可采用齿轮传动,如减速机,也可采用皮带与齿轮结合的传动机构;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行走机构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行走轮;其中,行走 轮设置在机架的底部,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也均设置在机架底部,动力装置经传动装置与 行走轮连接,动力装置经传动装置能驱动行走轮转动,从而带动机架及其上各机构行走。动 力装置一般可采用电动机,传动装置可采用齿轮式、皮带式或两者混合形式的传动装置。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机架为框架式结构,机架上设有滚筒支撑机构、滚筒 升降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控制装置。机架自身设置在行走轮上,在行走轮的带动下可沿轨 道直线移动。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中的操作控制装置包括滚筒转动控制开关、滚筒升降控制开关和行走机构行走控制开关,通过滚筒转动控制开关可控制滚筒驱动机构驱动滚筒翻 料机构的滚筒转动,及通过滚筒升降控制开关可控制滚筒升降机构使滚筒支撑机构带动滚 筒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机构升降,及通过行走机构行走控制开关控制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及 其上各机构沿轨道行走。操作控制装置也可采用其它形式,如通过断电器元件等构成控制 箱来控制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动作。上述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工作时,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在驱动装置经传动机构的驱 动下绕转轴旋转,滚筒上的翻料装置在随滚筒旋转的同时将物料铲取,并转动过最高点后 将铲取的物料抛出或甩落,实现物料的翻堆和移堆;滚筒升降机构设在机架上,在滚筒升降 机构作用下滚筒支撑机构带动滚筒翻料机构沿滚筒支撑机构升降,一般转动可达90度,实 现滚筒翻料机构的升降,而机架上设置的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在操作控制装置控制下可带 动滚筒式翻堆移堆机整机沿固定的轨道前后移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通过采用可升降的滚筒翻 料机构,可实现以滚动翻料、移料的方式对物料进行翻堆和移堆,使得该翻堆移堆机结构紧 凑、翻堆量大,移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了堆肥场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 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滚筒升降机构、滚筒翻料机构、滚筒驱动机构和操作控 制装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和滚筒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滚筒 支撑机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该滚筒支撑机构另一端设有滚筒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机 构;所述滚筒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该滚筒升降机构另一伸缩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机 构活动连接;所述滚筒驱动机构与滚筒翻料机构连接,能驱动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转动; 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分别与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连接,控制滚筒驱动机 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翻料机构包括 滚筒、转轴和多个翻料装置;所述滚筒设置在转轴上,滚筒能随转轴一同转动,滚筒外表面均勻设置多个翻料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由两部分筒体组成, 两筒体中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装置为三角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支撑机构为悬臂式 支撑结构,其悬臂一端设有活动连接机架的连接轴,悬臂另一端设有安装滚筒翻料机构的 轴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升降机构包括 采用伸缩式结构,固定端设置在机架上,伸缩端设置在滚筒支撑机构的悬臂上,伸缩端伸缩时能带动悬臂和悬臂支撑的滚筒驱动机构和滚筒翻料机构升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滚筒支撑机构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滚 筒翻料机构的转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行走轮;行走轮设置在机架的底部,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在机架底部,动力装置经传动 装置与所述行走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包括 滚筒升降控制开关、滚筒转动控制开关和行走机构行走控制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滚筒式翻堆移堆机,属物料处理设备领域。该滚筒式翻堆移堆机由机架、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滚筒升降机构、滚筒翻料机构、滚筒驱动机构和操作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机架底部设置行走机构,滚筒支撑机构和滚筒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滚筒支撑机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滚筒翻料机构和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伸缩端与滚筒支撑机构活动连接;滚筒驱动机构与滚筒翻料机构连接,能驱动滚筒翻料机构的滚筒转动;操作控制装置分别与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连接,控制各机构动作。该翻堆移堆机结构紧凑、可提高翻堆效率,节省场地、减少投资,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C05F17/02GK201817419SQ201020506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
发明者布宁中, 李习武, 李天增, 胡小欧, 陈妍 申请人:湖北合加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