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体苗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55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钵体苗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用育秧盘,用于水稻移栽的育秧。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 有非常重要作用。水稻钵体苗移栽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采用软塑 穴盘育秧,然后将带钵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新型水稻种植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 用,但主要是采用人工抛栽完成,虽比人工插秧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抛栽均勻度差,未能 充分发挥水稻抛秧栽培的技术优势,因此,水稻钵体苗移栽机械化作业问题亟待解决。常规水稻钵体苗育秧盘,钵孔呈“蜂巢”状排列,各自独立,主要由人工抛栽,无法 适应有序机械化作业,因此农民急需一种具有钵体苗育秧特点,而且能够适用插秧机作业 的、成本低廉的水稻钵体苗育秧盘。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适合机械化插秧 作业的水稻钵体苗育秧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是由底部钵体1、盘底2、连接筋3和盘边5构成,呈浅“U”型结构。其 特征在于,在育秧盘的四周配置有倒“V”字型盘边5,在育秧盘的盘底2均布有多个向下凸 起的钵体1,钵体1纵横正交排列,钵体1相互之间在其上边缘通过盘底2连接成一体,钵体 1为倒台体结构,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在钵体1的底部设有通气小孔6,在钵体与钵体中 间配有连接筋3,连接筋3向下凸,尺寸上大下小,在盘边5的内侧相隔钵体整数倍的间距设 置了盘边凸筋4。育秧盘采用PVC树脂及再生料一次热塑成型。采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育秧盘相比,可培育相互连结成一体的水稻钵体苗,该 秧苗可使用插秧机进行机械化移栽作业,具有栽植均勻性好,栽插深度适当,作业质量大大 提高。栽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多,水稻成熟度好,节本增产效果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稻钵体苗育秧盘,可用于水稻钵苗的育秧作业,培育的水 稻秧苗可与现有的插秧机配套使用。本实施例的育秧盘是由底部钵体1、盘底2、连结筋3和盘边5构成,呈浅“U”型结 构,外形尺寸为长600mm,宽300mm,厚25mm,其中盘深10mm,钵体深度15mm。其结构是,在育秧盘的四周配置有倒“V”字型盘边5,盘边高度10mm,在育秧盘的盘底2均布有向下凸起 的20列37行纵横正交排列的钵体740个,钵体1的形状为上方下圆的倒台形,钵体上部为 方形,边长为13mm,钵体下部为圆形,直径为8mm,在钵体1的底部设有通气小孔,通气孔的 直径3mm,钵体1之间通过盘底连接成一体,在钵体1上部,钵体与钵体中间配有连接筋3, 连接筋3为向下凸起的顶部带半圆弧的倒梯形,上部宽6mm,下部圆弧半径为2mm,在盘边5 的内侧每相隔3个钵体间距、在2个钵体之间设置了盘边凸筋4,凸筋为半圆弧,圆弧半径 3mm,凸起高度3mm。育秧盘采用PVC树脂及再生料一次热塑成型。 采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育秧盘相比,可培育相互连结成一体的水稻钵体苗,该 秧苗可使用现有插秧机进行机械化移栽作业,具有栽植均勻性好,栽插深度适当,作业质量 大大提高。栽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多,水稻成熟度好,节本增产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1. 一种水稻钵体苗育秧盘是由底部钵体1、盘底2、连接筋3、盘边凸筋4、盘边5和通气 小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育秧盘的四周配置有倒“V”字型盘边5,在育秧盘的盘底2均布 有多个向下凸起的钵体1,钵体1纵横正交排列,钵体1相互之间在其上边缘通过盘底2连 接成一体,钵体1为倒台体结构,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在钵体1的底部设有通气小孔6, 在钵体1与钵体1中间配有连接筋3,连接筋3向下凸,尺寸上大下小,在盘边5的内侧相隔 钵体整数倍的间距设置了盘边凸筋4。
专利摘要水稻钵体苗育秧盘是一种农用育秧盘,用于水稻等农作物移栽的育秧。是由底部钵体(1)、盘底(2)、连接筋(3)和盘边(5)构成,呈浅“U”型结构,在育秧盘的四周配置有倒“V”字型盘边(5),在育秧盘的盘底(2)均布有多个纵横正交排列的向下凸起钵体(1),在钵体(1)的底部设有通气小孔(6)。采用PVC树脂及再生料一次热塑成型。具有使用方便、结实耐用、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9/10GK201846656SQ201020552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宋建农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