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复合研磨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堆焊复合研磨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冶金、煤碳、钢铁、煤化工等煤粉磨碎用的研磨设 备,尤其是涉及研磨设备上的研磨辊。
背景技术
在电力、冶金、煤碳、钢铁、煤化工等行业均需要使用煤炭,但是这些煤炭在使用前 必须进行研磨成一定颗粒大小的煤粉才能使用,为此这些厂家均采用研磨设备对煤炭进行 研磨。在研磨设备中,研磨辊是对物料进行碾压粉碎的主要部件,它由研辊套、轴套和研磨 轴等组成,而研辊套作为发挥研磨作用的关键部件,其使用寿命不仅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同 时研辊套的安全运行更是决定着企业生产效益的实现。在研磨过程中,介于磨盘与研磨辊 间的各种物料受到研磨辊与磨盘的相对挤压而粉碎成细小颗粒。研辊套在进行粉磨作业的 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变形磨损、切削磨损、凿削磨损及疲劳磨损,同时由于研磨物料的烘 干过程中,还需承受-20-400°C的温度变化,所以高耐磨、高耐热性是研磨辊长期安全运行、 降低备件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研辊套是易耗品,为此国内许多厂家为了提高其使用寿 命,纷纷采用高耐磨的合金材料来制作,这样就大幅度提高了研辊套的生产成本,同时研辊 套磨损以后只能回炉重新铸造加工,这样大大增加了使用厂家的生产成本,不符合循环经 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发展原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堆焊复合研磨辊,研辊套是由作为内径 面的基础层和堆焊于基础层上的堆焊层构成,基础层选用高韧性和热稳定性好的材料由铸 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堆焊层选用高耐磨和高耐热性材料堆焊于基础层上,从而解决了现有 研辊套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使用周期长、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堆焊层 磨损后可再次堆焊复合,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焊复合研磨辊,包括研辊套、轴套和研磨轴,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研磨轴 上,所述研辊套固定在所述轴套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研辊套的基础层的外表面有一堆焊层。所述研辊套通过锥体楔块和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所述轴套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改变原有研辊套一体铸造的制造方式,采用铸焊结合的方法,基础层选用高韧 性和热稳定性好的材料由铸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堆焊层选用高耐磨和高耐热性材料堆焊于 基础层上,大幅度提高研辊套的使用寿命。2.堆焊层磨损后可再次堆焊复合,降低了使用厂家的生产成本,符合循环经济发 展的要求。3.采用普碳钢或低合金钢材质的基础层,可占研磨辊套重量的80%以上,特殊材质造价高的堆焊层仅占20%的重量,与原有研辊套全部采用高合金材质的制造方式相比, 大幅度降低了昂贵材质的用量,实现制造成本的显著下降。4.研辊套通过锥体楔块和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一方面方便 研辊套的安装,另一方面通过锥体楔块保证研辊套和研磨轴的同心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堆焊复合研磨辊的结构示意图1.研辊套2.堆焊层3.基础层4.锥体楔块5.螺栓6.轴套7.研磨轴 8.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等同的 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堆焊复合研磨辊,包括研辊套1、轴套6和研磨轴7,所述 轴套6套装在所述研磨轴7上,所述研辊套1通过锥体楔块4和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栓5 固定在所述轴套6上,在所述研辊套1的基础层3的外表面有一堆焊层2。为了保证磨盘8和研辊套1的耐磨性能基本保持一致,在磨盘8上也堆焊有相同 材质的堆焊层2在研磨过程中,介于磨盘8与研磨套1的堆焊层2之间的各种物料受到研 磨套1与磨盘8的相对挤压而粉碎成细小颗粒。
权利要求1.一种堆焊复合研磨辊,包括研辊套(1)、轴套(6)和研磨轴(7),所述轴套(6)套装 在所述研磨轴(7)上,所述研辊套(1)固定在所述轴套(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研辊套 (1)的基础层(3)的外表面有一堆焊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焊复合研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研辊套(1)通过锥 体楔块(4)和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栓(5)固定在所述轴套(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冶金、煤碳、钢铁、煤化工等煤粉磨碎用的研磨设备上的堆焊复合研磨辊,包括研辊套、轴套和研磨轴,轴套套装在研磨轴上,研辊套固定在轴套上,在研辊套的基础层的外表面有一堆焊层。基础层选用高韧性和热稳定性好的材料由铸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堆焊层选用高耐磨和高耐热性材料堆焊于基础层上,从而解决了现有研辊套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使用周期长、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堆焊层磨损后可再次堆焊复合,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文档编号B02C15/00GK201912967SQ2010206701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朱华平, 赵飞文 申请人:朱华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