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焊复合炉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60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堆焊复合炉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加热炉内设备,特别是加热炉内运送钢坯的辊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的步进式加热炉中,坯料的入炉和出炉一般都采用辊道装出钢,钢坯由炉内的装钢辊道送入炉内,由步进梁将钢坯从装料端步进送到出料端的炉内出钢辊道上,同时完成钢坯的加热过程,而后由炉内出钢辊道将其送出加热炉进行轧制。我国轧辊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品种结构调整却没有完全跟上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高端轧辊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宝钢、鞍钢等大型钢企业宽板带轧机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轧辊,这反映出我国轧辊总体制造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为现代化轧机配备高性能的轧辊成为我国轧辊制造业面临的新课题。正常情况下,加热炉工作温度都在950°C以上,炉辊是加热炉内的主要工作体,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保证炉底辊的工作性能,提高它的使用寿命。目前,行业使用的产品是铸造辊,由于铸造很难避免产生偏析,在使用中产生结瘤、裂纹十分常见,进口辊使用寿命12个月,国产辊使用寿命10个月,而且炉辊在磨损后只能回炉重新铸造,这样大大增加了钢厂的生产成本,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发展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堆焊复合炉辊,将原本单一的铸造体变为铸、锻和堆焊复合体。在堆焊复合过程中使焊接材料与辊身进行二次熔融结合,形成材料组织结构稳定、晶粒细小的堆焊层,在使用中消除了辊面结瘤、粘钢等钢铁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同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焊复合炉辊,包括辊轴和辊身,所述辊身通过两端的轴肩固定在所述的辊轴上,在所述辊身上设置有透气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身上有一堆焊层。在所述辊轴和辊身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堆焊层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为0. 15—0. 25%、Si为1. 5—2. 5%, Mn 为 1. 0—1. 4%、Cr 为 20—28%, Ni 为 6_8%、N 为 0. 1-0. 14%, Re 为 0. 08-0. 12%,其余为Fe。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将原来单一的铸造复合改为埋弧堆焊复合工艺,避免铸造产品偏析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自动堆焊技术使焊接材料与辊身进行二次熔融结合,形成材料组织结构稳定、 晶粒细小的复合工作层一堆焊层,消除炉辊在使用中容易产生粘钢、结瘤等钢铁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同时使用性能超过铸造、锻造材料产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炉辊使用寿命达到18个月以上。2.在堆焊层磨损后,可以继续在辊身上堆焊,因此辊身可得到循环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幅度降低钢厂的生产成本。3.在所述辊轴和辊身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简单了辊轴的温度,提高了辊轴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所述堆焊复合炉辊的结构示意图1.辊轴2.辊身3.轴肩4.保温隔热层5.透气孔6.堆焊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堆焊复合炉辊,包括辊轴1和辊身2,所述辊身通过两端的轴肩3固定在所述的辊轴1上,在所述辊轴1和辊身2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4,在所述辊身2上设置有透气孔5,在所述辊身2上有一堆焊层6。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炉辊产品的使用要求选择焊接材料,将焊接材料按照工艺规范在辊身2上堆焊,在堆焊过程中与辊身2 二次熔融,形成比铸造体晶体组织更细、结构更密实的堆焊层6,堆焊层6与辊身2的结合为冶金结合结构。所述堆焊层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为0. 15—0. 25%、Si为1. 5—2. 5%, Mn 为 1. 0—1. 4%、Cr 为 20—28%, Ni 为 6_8%、N 为 0. 1-0. 14%, Re 为 0. 08-0. 12%,其余为Fe。
权利要求
1.一种堆焊复合炉辊,包括辊轴(1)和辊身O),所述辊身通过两端的轴肩( 固定在所述的辊轴(1)上,在所述辊身( 上设置有透气孔(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身(2)上有一堆焊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焊复合炉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轴⑴和辊身(2) 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焊复合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为 0. 15—0. 25%,Si 为 1. 5—2. 5%,Mn 为 1. 0—1. 4%、Cr 为 20-- %、Ni 为 6-8%、N 为 0. 1-0. 14%, Re 为 0. 08-0. 12%,其余为 Fe。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内运送钢坯的堆焊复合炉辊,包括辊轴和辊身,辊身通过两端的轴肩固定在辊轴上,在辊身上设置有透气孔,在辊身上有一堆焊层。将原本单一的铸造体变为铸、锻和堆焊复合体。在堆焊复合过程中使焊接材料与辊身进行二次熔融结合,形成材料组织结构稳定、晶粒细小的堆焊层,在使用中消除了辊面结瘤、粘钢等钢铁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同时堆焊层磨损后可继续堆焊,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炉辊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21D9/70GK102345980SQ2010102433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蒋国泉 申请人:蒋国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