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

文档序号:37350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两类珍稀食用菌的组合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性栽培果树之一。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438. 4千公顷,居世界第五位。在葡萄园管理中,修剪出的枝条(即葡萄蔓)越来越多。据计算,我国葡萄园每年的冬剪枝条鲜重至少有402万吨。葡萄蔓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但目前,葡萄蔓作为林业废弃物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而是被随意堆放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因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金福菇(TricholomPLobPyensc Heim),又称为巨大口蘑、大白口蘑、洛巴伊口蘑,属于伞菌目、口蘑料、白蘑属,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为15 35°C,以20 为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15 31°C,以20 为宜。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杯伞属,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因为其子实体形状似漏斗或杯形而得名,是一种自然分布较多的木腐性土生菌,大杯蕈菌丝生长适温15 35°C,最适25 28°C,子实体的生长温度为23 32°C,属于中高温型。金福菇、大杯蕈目前主要是利用棉籽壳、木屑或稻草先堆制发酵后,采用装袋熟料覆土出菇,栽培成本相对较高。综上所述,一方面葡萄蔓屑作为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几乎为零,另一方面金福菇、大杯蕈作为珍稀的食用菌栽培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将葡萄蔓处理开发为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大杯蕈的栽培原料,为菌类栽培产业提供一种天然培养基质,实现葡萄蔓的生物转化利用,降低金福菇、大杯蕈的栽培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取葡萄蔓屑和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后,加入玉米粉、豆饼粉,共煮微沸15分钟,过滤去渣得浸煮液,再加入葡萄糖、酵母膏、 KH2P04、MgS04 · 7H20, pH自然,即得发酵培养液,高压灭菌,待用;其中,上述各物料按重量份数比的用量为葡萄蔓屑5,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5,自来水80 90,玉米粉0.5,豆饼粉 0.5,葡萄糖 2,酵母膏 0. 1,KH2PO4 0. 1,MgSO4 · 7H20 0. 1 ;
B、液体菌种的制备上步所得发酵培养液分装到摇瓶中,然后将此摇瓶和食用菌的试管种放到接种箱中进行灭菌,然后无菌操作,利用接种针挑取菌种一次或两次将食用菌的试管种接种到摇瓶中,静置培养20 30h后上摇床,160rpmJ6°C培养90 100h,生物量达 25g/100ml以上,镜检合格后待用;
C、颗粒菌种的制备按重量比取麦粒79%、葡萄蔓屑20%、石膏1%;将麦粒用水浸泡过夜后,煮沸至将其掰开后无白芯为止,滤去水分,摊开并晾干其表面;然后加入葡萄蔓屑和石膏,搅拌均勻,PH自然,用细口瓶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装至瓶/袋肩,高压灭菌;然后通过无菌操作,将步骤B所得液体菌种接种到细口瓶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中,接种量如下,液体菌种用量细口瓶容积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容积=1 45 55,培养7 15天至满瓶/袋,备用;
D、培养基的制备按重量比取葡萄蔓屑68 72%、棉籽皮8 12%、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8 12%、麸皮8%、蔗糖1%、生石灰1%,然后按料水比1 :1. 4进行拌料,装袋,常规扎口,灭菌,待用;
E、接种培养无菌操作,按重量比5 10%的接种量将步骤C所得颗粒菌种接种到步骤 D所得培养基中,26°C避光培养至满袋,覆土 ;覆土后减少通风换气,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土壤湿润;待菌丝爬上土壤表面并均勻分布于土表时,加强通风换气或喷水促使菌丝倒伏,防止气生菌丝徒长影响出菇;菌丝体由营养阶段转入生殖阶段,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发生菇蕾,当菇蕾成长至米粒大小时,停止直接向菇蕾喷水,干燥天可向空中轻喷水雾,将空气湿度提高到80 85%,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强度,避免产生柄长盖薄的劣质菇;当子实体有3厘米长时,增加喷水次数,每天喷水两次,保障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提高覆土层含水量为20%左右,保持空气湿度85 90%,控制环境温度保持在20 35°C ;
F、采收当子实体成熟、菌盖尚未完全平展时采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葡萄蔓屑为将葡萄蔓粉碎至木屑状制备。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A中,对发酵培养液进行高压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将发酵培养液分装完毕后,瓶口加盖四层棉布,棉布上再加盖两层报纸,0. 145 0. 155MPa、121°C,保持 30min。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中,将食用菌的试管种接种到摇瓶中后, 静置培养24h后上摇床,160rpmJ6°C培养96h,生物量达25g/100ml以上,镜检合格后待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C中,小麦要颗料饱满、无破损、无霉变,清水淘洗2次,去除秕粒及杂质,用1%石灰水温水浸泡12 3 后再进行煮沸。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C中,所述高压灭菌的具体参数为, 0. 145 0. 155MPa、121 126°C,保持 2 2. 5h。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D中,所述灭菌的具体参数为,0. 145 0. 155MPa、121 126°C,保持 2 2. 5h。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F中,采收时,用刀片切下菇的基部,保留较小的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将料面整干,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进行补水;2周内形成第二批原基;总计可采收3潮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材料易得且成本很低,实现了葡萄蔓的生物转化,经济效益高且生态意义重大;②本发明的颗粒菌种当中包含20 %的葡萄蔓屑,能够诱导菌种在葡萄蔓屑主体培养基上快速发菌,提高菌菇成长速度;下表显示了金福菇、大杯蕈通过不同颗粒菌种转接到本发明的培养基上之后的萌发、满肩和满袋时间(单位d)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步骤包括A、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取葡萄蔓屑和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后,加入玉米粉、豆饼粉,共煮微沸15分钟,过滤去渣得浸煮液,再加入葡萄糖、酵母膏、 KH2P04、MgS04 · 7H20, pH自然,即得发酵培养液,高压灭菌,待用;其中,上述各物料按重量份数比的用量为葡萄蔓屑5,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5,自来水80 90,玉米粉0.5,豆饼粉 0.5,葡萄糖 2,酵母膏 0. 1,KH2PO4 0. 1,MgSO4 · 7H20 0. 1 ;B、液体菌种的制备上步所得发酵培养液分装到摇瓶中,然后将此摇瓶和食用菌的试管种放到接种箱中进行灭菌,然后无菌操作,利用接种针挑取菌种一次或两次将食用菌的试管种接种到摇瓶中,静置培养20 30h后上摇床,160rpmJ6°C培养90 100h,生物量达 25g/100ml以上,镜检合格后待用;C、颗粒菌种的制备按重量比取麦粒79%、葡萄蔓屑20%、石膏1%;将麦粒用水浸泡过夜后,煮沸至将其掰开后无白芯为止,滤去水分,摊开并晾干其表面;然后加入葡萄蔓屑和石膏,搅拌均勻,PH自然,用细口瓶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装至瓶/袋肩,高压灭菌;然后通过无菌操作,将步骤B所得液体菌种接种到细口瓶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中,接种量如下,液体菌种用量细口瓶容积或双层聚丙烯塑料袋容积=1 45 55,培养7 15天至满瓶/袋,备用;D、培养基的制备按重量比取葡萄蔓屑68 72%、棉籽皮8 12%、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8 12%、麸皮8%、蔗糖1%、生石灰1%,然后按料水比1 :1. 4进行拌料,装袋,常规扎口,灭菌,待用;E、接种培养无菌操作,按重量比5 10%的接种量将步骤C所得颗粒菌种接种到步骤 D所得培养基中,26°C避光培养至满袋,覆土 ;覆土后减少通风换气,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土壤湿润;待菌丝爬上土壤表面并均勻分布于土表时,加强通风换气或喷水促使菌丝倒伏,防止气生菌丝徒长影响出菇;菌丝体由营养阶段转入生殖阶段,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发生菇蕾,当菇蕾成长至米粒大小时,停止直接向菇蕾喷水,干燥天可向空中轻喷水雾,将空气湿度提高到80 85%,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强度,避免产生柄长盖薄的劣质菇;当子实体有3厘米长时,增加喷水次数,每天喷水两次,保障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提高覆土层含水量为20%左右,保持空气湿度85 90%,控制环境温度保持在20 35°C ;F、采收当子实体成熟、菌盖尚未完全平展时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蔓屑为将葡萄蔓粉碎至木屑状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对发酵培养液进行高压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将发酵培养液分装完毕后, 瓶口加盖四层棉布,棉布上再加盖两层报纸,0. 145 0. 155MPa、121°C,保持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食用菌的试管种接种到摇瓶中后,静置培养24h后上摇床,160rpm、培养96h,生物量达25g/100ml以上,镜检合格后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小麦要颗料饱满、无破损、无霉变,清水淘洗2次,去除秕粒及杂质,用1% 石灰水温水浸泡12 3 后再进行煮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高压灭菌的具体参数为,0. 145 0. 155MPa、121 U6°C,保持2 2. 5h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灭菌的具体参数为,0. 145 0. 155MPa、121 U6°C,保持2 2. 5h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采收时,用刀片切下菇的基部,保留较小的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将料面整干,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进行补水;2周内形成第二批原基; 总计可采收3潮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两种珍稀食用菌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发酵培养液的制备;B、液体菌种的制备;C、颗粒菌种的制备;D、培养基的制备按重量比取葡萄蔓屑68~72%、棉籽皮8~12%、经揉碎的干燥阔叶树落叶8~12%、麸皮8%、蔗糖1%、生石灰1%,然后按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袋,常规扎口,灭菌,待用;E、接种培养;F、采收。本发明将葡萄蔓处理开发为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大杯蕈的栽培原料,为菌类栽培产业提供一种天然培养基质,实现葡萄蔓的生物转化利用,降低金福菇、大杯蕈的栽培成本。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187787SQ2011100790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敏, 徐啸晨, 杨栋慧, 王紫, 王菲, 王谦 申请人:河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