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4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我国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多万公顷,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麦田草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中严重受害面积在8%以上,普遍减产15%以上,严重时可绝收。因此,国内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其用药量是很大的。目前,国内小麦田苗后防除杂草的除草剂主要药剂有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麦草畏、甲磺隆、噻磺隆、异丙隆等,但因多年使用,许多杂草产生了抗药性,造成其用量加大,容易使小麦产生隐性药害而减产,且对后茬作物也不太安全。另外,由于多年来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我国的杂草群发生了变化,原来北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南方以阔叶杂草为主演变成南北方均为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共存。这样就迫切需要既能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 既不影响后茬作物的安全,又对环境较友好的除草剂,而目前我国此类除草剂很少见到。甲基二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酶的抑制剂。杂草叶片吸收药剂后即停止生长、逐渐枯死。该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短,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主要用于小麦,裸麦等除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在水中迅速扩散,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敏感杂草生长机能受阻、幼嫩组织过早发黄,抑制叶部、根部生长。能有效防治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 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近年发现对小麦也很安全,除草效果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且效果良好的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1 3. 5 1 8。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 1 ; 3. 5 1 ; 6. 5ο更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1 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3 85%。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按照上述重量比复配后,制成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按1 3.5 1 8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说明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按1 3.5 1 8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复配茎叶处理,抑制小麦生长10%的EDltl = 633. 5774,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tl = 147. 8637,选择性系数为 633. 5774/147. 8637 = 4. 28 > 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甲基二磺隆 苄嘧磺隆对小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小麦3叶期到返青期,杂草1-5叶不等期,小麦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小麦安全。杂草的防效20天达到 70%以上,6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阔叶杂草,又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对小麦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的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油悬浮剂(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 1 4)4%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油悬浮剂,4%是指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0.8kg甲基二磺隆,3. 2kg苄嘧磺隆,8kg PluroniC125,5kg丙二醇, 0. 5kg黄原胶,甲酯化植物油补足至100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油悬浮剂。实施例2 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可湿性粉剂(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 1 5)30%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是指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证8甲基二磺隆,25kg苄嘧磺隆,4kg分散剂NNO,3kg润湿剂 K12,4kg白碳黑,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 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水分散粒剂(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 1 6)70%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70%是指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IOkg甲基二磺隆,60kg苄嘧磺隆,7kg D-425,5kg 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100%,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实施例4 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1、试验目的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条件2. 1供试作物小麦品种皖麦332. 2 供试杂草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khur)、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里予燕麦(Avena fatua 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2. 3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15_20°C。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 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盆钵的底部打Icm直径的透水孔。透水孔用双层滤纸覆盖,钵内装入事先准备消毒过的壤土至钵高IOcm处,用清水从下部浸透土壤。试验时,将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勻放入盆中,覆土 0. 5cm,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2. 4其它条件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3试验设计3. 1 药剂3. 1. 1供试药剂93%甲基二磺隆原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96%苄嘧磺隆原药(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 1.2供试药剂药液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 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3. 1.3试验设计3. 1. 3. 1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联合作用将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单剂及5个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所述比例为甲基二磺隆与苄嘧磺隆的活性成分重量比。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1。表1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a. i. /亩)
权利要求
1.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1 3. 5 1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除草剂,作为优选,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 1 ; 3. 5 1 ; 6. 5ο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配除草剂,更优选,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 1 5。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3 8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除草剂为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1∶4~10,作为优选,甲基二磺隆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3~85%。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除草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后茬作物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除草剂。
文档编号A01P13/00GK102379303SQ2011104211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程小虎, 陈克付, 龚国斌 申请人: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