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65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用于膜上或裸地上栽植钵苗作业, 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研制和正在使用的半自动移栽机主要有转杯式、钳夹式、链夹式、吊篮式、导苗管式和挠性圆盘移栽机。以上各种移栽机其取喂苗多为人工或半自动方式,一般工作效率为40株/分钟,存在使用辅助人数多,工作效率低,劳动成本较高等缺点,这一问题制约了移栽机械在大面积移栽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移栽机辅助人数多和取喂苗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苗盘和取、喂钵苗过程完全自动化的高效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包括输送苗盘机构、自动取喂苗机构、接苗器、导苗杯,所述输送苗盘机构将苗盘输送至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的取苗位置,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从苗盘中一次取出多株钵苗并将其喂入接苗器,钵苗因自重从所述接苗器中落入对应的导苗杯。所述的移栽机,所述接苗器包括接苗器隔腔盒、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接苗器隔腔盒与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固定连接,接苗器隔腔盒底部通孔A,该通孔A穿过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上设置与接苗器隔腔盒底部通孔A相应的一组通孔B。所述的移栽机,所述前后移动底板上设置偏心轮轨道,偏心轮推动偏心轮轨道,进而驱动前后移动底板完成接苗器进、退动作;连接在导苗杯柔性链上的棘舌带动接苗器整体与导苗杯同步运行一段距离。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覆土机构,完成成穴、栽植钵苗动作后,覆土机构将土覆盖至栽植好的钵苗两侧。所述的移栽机,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包括夹苗手、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上提夹苗手气缸Y2、夹苗手向左气缸W、夹苗手向右气缸TO、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1,所述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l驱动自动取喂钵苗机构运动至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夹苗手向左气缸W和夹苗手向右气缸TO交替作用,驱动夹苗手将多株钵苗夹住,在上提夹苗手气缸Y2驱动下将夹苗手上提。所述的移栽机,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还包括步进限位轴、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TO、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TO拨动取苗器步进限位轴棘轮机构,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内设置棘舌和棘轮,棘舌拨动棘轮转动,所述棘轮和步进限位轴同轴固定,步进限位轴上设置若干个扇形挡块,各个扇形挡块沿步进限位轴轴向均勻排列,且沿步进限位轴圆周错开一定角度。所述的移栽机,所述输送苗盘机构包括移盘手柄、增速齿轮组、柔性链;移盘手柄动作带动增速齿轮组,通过增速齿轮组增速,将动力传递给柔性链,依靠柔性链将苗盘推至所述自动取喂钵苗机构取苗位置。所述的移栽机,所述移盘手柄由人力或者机械动力驱动。所述的移栽机,所述移盘手柄上固定棘舌,棘舌拨动棘轮转动,通过增速齿轮组齿轮增速。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空苗盘托架,苗盘中的钵苗取空以后,在后面苗盘的推动下进入所述空苗盘托架储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移栽机械作业过程中的输送苗盘和取、喂钵苗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移栽机械工作效率,降低了移栽作业的劳动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机主视图(右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机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机俯视图;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矩形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取喂钵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为主视图,6-2为俯视图,6-3为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苗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苗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苗盘架1、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储气罐3 (为整机各个气缸提供工作气体)、空苗盘托架4、接苗器5、输送苗盘机构6、牵引架7 (由拖拉机牵引)、大梁 8 (整机大梁)、行走轮9、地轮10、移栽单体11、栽植器12、右侧踏板13、后踏板14、左侧踏板15、导苗杯16、驱动主轴17、锥形齿轮组18、开门楔块19、换向齿轮组20、偏心轮21、棘舌 22、主驱动链轮23、移盘手柄230、增速齿轮组M、柔性链25、移盘手柄限位器沈、棘轮27、 夹苗手观、步进限位轴四、接苗器隔腔盒30、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 32、偏心轮轨道33、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1、上提夹苗手气缸Y2、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Y3、夹苗手向左气缸W、夹苗手向右气缸TO,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300,扇形挡块3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2、3,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由拖拉机牵引作业,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整机包括苗盘架1、输送苗盘机构6、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接苗器5、导苗杯16。 站在后踏板14上的工作人员从苗盘架1上取出苗盘摆放至输送苗盘机构6上,,由输送苗盘机构6将苗盘推至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的取苗位置,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从苗盘中一次取出多株钵苗并将其喂入接苗器5,钵苗在自重作用下从接苗器5中落入对应的导苗杯16, 若干个导苗杯16环绕固定在导苗杯柔性链上(如图2所示,左右两侧各一副),导苗杯16
4下端设有活门,活门由开门楔块19打开,钵苗因自重落入移栽单体11上对应的栽植器12, 栽植器12旋转到最低点,完成成穴、栽植钵苗动作,随后覆土机构(图中未示出)将土覆盖至栽植好的钵苗两侧,至此完成钵苗移栽的全部工作。需要指出的是,移栽单体11和栽植器12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作赘述。还包括右侧踏板13、左侧踏板15,是为辅助工作人员站立使用,主要负责观察取苗器工作情况并及时补漏。实施例2参考图4、图5和图7,图7为接苗器5的结构示意图,7_1为俯视图,7_2为侧视图,接苗器5包括接苗器隔腔盒30、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32、偏心轮轨道33。接苗器隔腔盒30与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固定连接,接苗器隔腔盒30底部通孔 A,该通孔A穿过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32上设置与接苗器隔腔盒 30底部通孔A相应的一组通孔B (如图7中,八个接苗器隔腔盒30,对应八个通孔),接苗器隔腔盒30与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形成一整体,该整体相对于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32前后移动,即可实现通孔A和通孔B对齐,接苗器隔腔盒30内的钵苗即可下落至对应的导苗杯16中。换向齿轮组20经链条传动链轮(图中未示出),通过固定在该链轮上的偏心轮21 推动偏心轮轨道33,进而驱动前后移动底板31完成接苗器5进、退动作。参考图4、图5,行走轮9经链条传动驱动主轴17,由主轴17经链条传动驱动锥形齿轮组18,锥形齿轮组18带动主驱动链轮23和导苗杯柔性链,进而带动导苗杯16做水平转动。参考图7,接苗器5运行至导苗杯16正上方后,再由连接在导苗杯柔性链上的棘舌22 (对应上述八个接苗器隔腔盒30,每八个导苗杯16之间设置一个棘舌2 带动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32,接苗器隔腔盒30与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31形成的整体和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32之间,整体左右移动(在图7-1中,即左右方向上无相对位移,而前后有相对位移),且与导苗杯16同步运行一段距离,这样可以给接苗器隔腔盒30内的钵苗足够的下落时间。钵苗从接苗器5中同时落入分别对应的导苗杯16后,棘舌22在导苗杯柔性链固定架上斜形块(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旋转成水平位置,此时接苗器5即可脱离棘舌22,再由一根拉簧(图中未示出)将接苗器5拉回原位;此刻各个导苗杯16继续在导苗杯柔性链带动下做水平转动,每个导苗杯16下端设有一个活门,随着导苗杯16水平移动,其下端的活门由下方可调开门楔块19顶开(通过调整开门楔块19的位置来改变活门的开启时间及开门的时长),钵苗依次落入移栽单体11上对应的栽植器12中,装有钵苗的栽植器12随移栽单体11转动到最低点时,完成成穴、栽植钵苗动作(移栽单体11转动是由行走轮9经链条传动驱动主轴17,由主轴17经链条传动驱动而实现),覆土机构(图中未示出)随后将土覆盖至栽植好的钵苗两侧,至此完成钵苗移栽的全部工作。实施例3参考图8所示,为输送苗盘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包括移盘手柄230、增速齿轮组对、柔性链25。推动(图8中为向上推动)移盘手柄230可以驱动增速齿轮组对,增速齿轮组M带动柔性链25转动,放在柔性链25上的苗盘即被推动向前直至取苗位置。还设置一移盘手柄限位器26,该移盘手柄限位器沈用于控制移盘手柄230归位时的行程。例如,站在后踏板14上的工作人员从苗盘架1上取出苗盘摆放至输送苗盘机构6 的柔性链25上,可以由气缸或者人力控制移盘手柄230动作,带动增速齿轮组M,通过增速齿轮组M齿轮增速,将动力传递给柔性链25,依靠柔性链25将苗盘推至自动取喂钵苗机构 2取苗位置。再例如,移盘手柄230上固定棘舌(图中未示出),棘舌拨动棘轮27转动,带动同轴的齿轮,通过增速齿轮组M齿轮增速,将动力传递给柔性链25,依靠柔性链25将苗盘推至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取苗位置。苗盘中的钵苗取空以后,在后面苗盘的推动下进入空苗盘托架4储存。实施例4参考图6为自动喂钵苗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为主视图,6-2为俯视图, 6-3为侧视图,其包括夹苗手观、步进限位轴四、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300、上提夹苗手气缸 Y2、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夹苗手向左气缸W、夹苗手向右气缸TO、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1,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TO用于驱动步进限位轴四旋转,其原理为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Y3拨动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300,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300内设置棘舌和棘轮,棘舌拨动棘轮转动,棘轮和步进限位轴四同轴固定,即可驱动步进限位轴四转动,步进限位轴四上设置扇形挡块302,图中为八个扇形挡块302,各个扇形挡块302沿步进限位轴四轴向均勻排列,且沿步进限位轴四圆周错开一定角度,步进限位轴四旋转时, 将八个扇形挡块302依次转出,可撞击在设置在苗盘架上的步进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可以为一固定挡块,或者为一电气开关,当扇形挡块302撞在该电气开关上即可触发该开关,关闭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l动力),阻挡扇形挡块302前移,即可控制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的前移行程,这样八个不同的扇形挡块302即可实现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八个不同的行程,实现苗盘内不同深度的钵苗夹取动作。图6中所示,夹苗手观设置为16个,其中奇数位置的夹苗手观为固定组,偶数位置夹苗手观为活动组,即可以在夹苗手向左气缸料、夹苗手向右气缸TO推动下向左或者向右(左、右以图6-2为准)运动,实现夹苗动作,所述活动组向左运动由夹苗手向左气缸W 驱动,所述活动组向右运动由夹苗手向左气缸TO驱动。活动组夹苗手观向左运动时可夹住8棵钵苗((苗盘中奇数位置的八株)),完成一次夹苗动作,在上提夹苗手气缸Y2驱动下将全部夹苗手观上提,这样就一次将八株钵苗从苗盘中提出,再由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l 驱动自动取喂钵苗机构2返行至接苗器5正上方(即投苗位置),在气缸W驱动下松开活动组的八个夹苗手28,同时将八株钵苗喂入对应的八个接苗器5隔腔中,其中Y1-Y5气缸的动作均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完成。第二次夹苗动作,夹苗手向左气缸TO驱动活动组夹苗手观向右运动,夹住苗盘中剩余的八株钵苗(苗盘中偶数位置的八株),这样完成第二次夹苗动作。如此往复即可实现连续作业。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苗盘机构、自动取喂苗机构、接苗器、导苗杯,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设置在所述接苗器的上方,所述接苗器设置在所述导苗杯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苗器包括接苗器隔腔盒、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接苗器隔腔盒与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固定连接,接苗器隔腔盒底部通孔A,该通孔A穿过接苗器前后移动底板,接苗器左右移动底板上设置与接苗器隔腔盒底部通孔A相应的一组通孔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底板上设置偏心轮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土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包括夹苗手、取苗器步进棘轮机构、上提夹苗手气缸Y2、夹苗手向左气缸W、夹苗手向右气缸TO、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l,所述夹苗手小车行走气缸Yl驱动自动取喂钵苗机构运动至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夹苗手向左气缸W和夹苗手向右气缸TO交替作用,驱动夹苗手将多株钵苗夹住,在上提夹苗手气缸Y2驱动下将夹苗手上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还包括步进限位轴、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Y3、取苗器步进限位轴棘轮机构;夹苗手步进限位轴驱动气缸Y3拨动取苗器步进限位轴棘轮机构,取苗器步进限位轴棘轮机构内设置棘舌和棘轮, 棘舌拨动棘轮转动,所述棘轮和步进限位轴同轴固定,步进限位轴上设置若干个扇形挡块, 各个扇形挡块沿步进限位轴轴向均勻排列,且沿步进限位轴圆周错开一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苗盘机构包括移盘手柄、增速齿轮组、柔性链;移盘手柄动作带动增速齿轮组,通过增速齿轮组增速,将动力传递给柔性链,依靠柔性链将苗盘推至所述自动取喂钵苗机构取苗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取喂钵苗移栽机,用于膜上或裸地上栽植钵苗作业,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输送苗盘机构、自动取喂苗机构、接苗器、导苗杯,所述输送苗盘机构将苗盘输送至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的取苗位置,所述自动取喂苗机构从苗盘中一次取出多株钵苗并将其喂入接苗器,钵苗因自重从所述接苗器中落入对应的导苗杯。使移栽机械作业过程中的输送苗盘和取、喂钵苗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移栽机械工作效率,降低了移栽作业的劳动成本。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2153848SQ20112016029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万建林, 冯康健, 冯明伟, 孙金龙, 李跃光, 潘俊岷, 贾代伦, 韩长杰 申请人:农二师茂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