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0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实验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中,种子发根发芽是很常见的常规实验;有的是测种子发芽率,有的是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有的取根做实验材料。这些频繁实验通常都是液体培养,常用的方法是用纱布捆于烧杯口,烧杯内加培养液,将种子置于纱布上,利用种子的重力使种子与培养液的液面接触,进行培养。现有的这种实验装置有许多不便之处,第一,培养液会顺着纱布纤维毛细现象导流到烧杯外,既浪费培养液又不能使种子保持正常湿度;第二,培养液会不断的挥发,液面会不断下降而离开种子,也不能使种子保持正常湿度。因此,现有的实验装置给实验带来很多的不利,必须定时看管,耗费大量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传统发根发芽实验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解决了培养液向外导出和培养液挥发导致面液下沉离开种子的两大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固定环、外固定环、沉浮环及网纱,其中网纱由内固定环及外固定环固定,在内固定环内侧设有沉浮环,内、外固定环及其上的网纱通过沉浮环漂浮于烧杯中的培养液的液面上,实验用种子置于网纱上,通过种子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接触。其中所述沉浮环与内固定环为过盈配合,沉浮环挤压在内固定环的内侧,通过弹力与内固定环的内壁抵接;所述沉浮环及内固定环均位于网纱的下方,沉浮环内部中空区域上方的网纱为置放实验用种子的部分,该部分通过实验用种子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的液面接触;所述内固定环与外固定环为过盈配合,网纱的边缘位于内固定环外壁与外固定环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固定环固定网纱,利用沉浮环使承载装置漂浮于培养液面上,即使培养液挥发也能保证种子始终与培养液面接触,使种子保持正常湿度。2.本实用新型的网纱在实验时位于烧杯内,培养液不会外流出烧杯。3.本实用新型在实验过程中无需定时看管,根据时间看结果即可,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4.本实用新型不但在种子萌发时省时省力,取材时也便于操作,尤其是取根更为方便,所有的根都是垂直向下的,所以便于选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其中1为内固定环,2为外固定环,3为沉浮环,4为网纱,5为烧杯,6为培养液,7 为实验用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固定环1、外固定环2、沉浮环3及网纱4,其中内固定环1与外固定环2为过盈配合,即外固定环2的内径与内固定环1的外径大小吻合,网纱4的边缘位于内固定环1的外壁与外固定环2的内壁之间,由内、外固定环1、2夹紧固定。在内固定环1内侧设有沉浮环3,沉浮环3与内固定环1为过盈配合,即沉浮环3 的外径与内固定环1的内径相吻合,沉浮环3挤压在内固定环1的内侧,通过弹力与内固定环1的内壁抵接。内、外固定环1、2及其上的网纱4通过沉浮环3漂浮于烧杯5中的培养液6的液面上,沉浮环3及内固定环1均位于网纱4的下方,沉浮环3内部中空区域上方的网纱4为置放实验用种子7的部分,该部分通过实验用种子7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的液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实验时,在烧杯5内倒入培养液6,将网纱4用内、外固定环1、2夹紧固定,在内固定环1内侧压入沉浮环3 ;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放入烧杯5中,利用沉浮环3的浮力漂于培养液的液面上;将实验用种子7放在网纱4上,利用种子自身的重力使网纱4与培养液接触,进而使种子与液面接触,进行培养。取根时,将承载装置拿出取材。整个培养过程不用看管,根据时间看结果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固定环1、2采用硬质塑料材质。网纱4采用尼龙网纱,可根据孔径分为8目、18目、30目三种。沉浮环3采用苯板制成,沉浮环3的高度可分为1厘米、 1. 5厘米、2厘米三种。实验时越小的种子应选择高度越低的沉浮环和目数越多的网纱。实施例1以牛膝菊取根为例,牛膝菊种子较小,选取30目的网纱4用内、外固定环1、2绷紧,选高度为1厘米的沉浮环3,使其漂浮在培养液面上,上置种子进行培养,72小时后可以取根,取根时可以将装置拿下剪取。整个培养过程不用看管,根据时间看结果就可以。实施例2植物液体培养实验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1)种子较大,一般是小麦种子,选取18目的网纱4和高度为1. 5厘米的沉浮环3。2)此实验培养的培养时间较长,需要观察各项离子缺失幼苗外观的变化情况,这样更显出此装置的优势,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不用担心其他意外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培养液向外导出和培养液挥发导致面液下沉离开种子的两大难题,从而降低成本,事半功倍,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为大量的生物实验提供可行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固定环(1)、外固定环O)、沉浮环 (3)及网纱0),其中网纱0)由内固定环(1)及外固定环O)固定,在内固定环(1)内侧设有沉浮环(3),内、外固定环(1、2)及其上的网纱(4)通过沉浮环(3)漂浮于烧杯(5)中的培养液(6)的液面上,实验用种子(7)置于网纱(4)上,通过种子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6) 接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浮环(3)与内固定环(1)为过盈配合,沉浮环(3)挤压在内固定环(1)的内侧,通过弹力与内固定环(1)的内壁抵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浮环C3)及内固定环(1)均位于网纱的下方,沉浮环(3)内部中空区域上方的网纱为置放实验用种子(7)的部分,该部分通过实验用种子(7)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的液面接触。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环(1)与外固定环(2)为过盈配合,网纱(4)的边缘位于内固定环(1)外壁与外固定环(2)内壁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实验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种子发根发芽承载装置,包括内固定环、外固定环、沉浮环及网纱,其中网纱由内固定环及外固定环固定,在内固定环内侧设有沉浮环,内、外固定环及其上的网纱通过沉浮环漂浮于烧杯中的培养液的液面上,实验用种子置于网纱上,通过种子自身的重力与培养液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固定环固定网纱,利用沉浮环使承载装置漂浮于培养液面上,即使培养液挥发也能保证种子始终与培养液面接触,使种子保持正常湿度;本实用新型的网纱在实验时位于烧杯内,培养液不会外流出烧杯;本实用新型在实验过程中无需定时看管,根据时间看结果即可,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G31/00GK202232064SQ20112026246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昌恩梓, 江丕文, 王英刚 申请人:昌恩梓, 齐淑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