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钵和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成钵和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育秧盘,具体的说是一种恰到好处地确保育苗,即成钵又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将大力发展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水稻的规格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机械化插秧已成为必然趋势,人力插秧逐步被机械化而取代。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简塑盘育苗的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但秧苗的素质差,简塑盘育秧是普遍采用的主要机插育秧方式。目前,为了提高秧苗的素质,钵体育苗在我国东北地区应用比较普遍,特点是移栽后不伤根,不缓苗,苗壮、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好,钵体育苗以前不能用机械插秧,现在已经有了钵体毯状育苗盘是可以进行机械插秧的,但现有的育秧盘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现有的育秧盘单个钵体四个方向的开口大小相同,当开口小时根系盘结太松,秧块不能连成毯,成毯效果差;当开口大时根系盘结太紧,虽然能形成毯状秧块,但在插秧移栽时伤根严重,缓苗时间长,影响分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恰到好处地确保育苗,即成钵又成毯,同时便于插秧机顺利使用的水稻钵苗机插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钵苗机插盘是由多个单个钵体横向和纵向均布排列连接而成的钵盘主体,其中单个钵体的断面是梯形结构,底部带有小孔,所述的单个钵体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开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其中纵向两个侧壁开口是U形开口,横向两个侧壁开口是V形开口,U形开口的宽度和深度大于V形开口的宽度和深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育秧盘单个钵体的相对应侧壁加工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开口,纵向U形开口大,秧苗根系盘结相对较紧,能够保证形成毯状秧块,便于移栽起盘装箱;横向 V形开口小,秧苗根系盘结相对较松,起辅助成毯的作用,主要确保成钵,便于机插、移栽,减少横向伤根。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独特的结构,恰到好处地确保育苗即成钵又成毯,育出的秧苗既有钵苗的特点,又能确保成毯,便于插秧机顺利使用,该育秧盘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特点,钵苗栽下后,彼此独立,秧苗缓苗期短,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好。

图1是易成钵和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左上角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个钵体立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个钵体B向投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个钵体C向投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所示该钵苗机插盘是由多个单个钵体1横向和纵向均布排列连接而成的钵盘主体,其中单个钵体1的断面是梯形结构,底部带有小孔,所述的单个钵体1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开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其中纵向(Y方向)两个侧壁开口是U形开口 2,横向(X方向)两个侧壁开口是V形开口 3,U形开口 2的宽度和深度大于V形开口 3的宽度和深度。整张秧盘靠近边缘的横向和纵向第一排单个钵体的三个侧面开口均为较大的U 形开口,其目的是使钵盘边缘的钵苗根系盘结紧密,便于成毯和起盘。本实用新型秧盘尺寸为长600mm,宽四0讓,深24mm ;钵体尺寸为20mmX 18. 5mm,深 24mm ;钵深15mm,U形开口深12mm,宽16mm,边缘为弧形圆滑过渡;V形开口深10mm,宽11mm, 边缘为弧形圆滑过渡;全盘钵体上留有9mm厚土层。
权利要求1. 一种易成钵和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该钵苗机插盘是由多个单个钵体(1)横向和纵向均布排列连接而成的钵盘主体,其中单个钵体(1)的断面是梯形结构,底部带有小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个钵体(1)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开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其中纵向两个侧壁开口是U形开口(2),横向两个侧壁开口是V形开口(3),U形开口(2)的宽度和深度大于V形开口(3)的宽度和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育秧盘,具体的说是一种易成钵又成毯的水稻钵苗机插盘,该钵苗机插盘是由多个单个钵体横向和纵向均布排列连接而成的钵盘主体,其中单个钵体的断面是梯形结构,底部带有小孔,所述的单个钵体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开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其中纵向两个侧壁开口是U形开口,横向两个侧壁开口是V形开口,U形开口的宽度和深度大于V形开口的宽度和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恰到好处地确保育苗,即成钵又成毯,同时便于插秧机顺利使用。
文档编号A01G9/10GK202172654SQ20112028686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初鸣, 庄严 申请人:庄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