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散叶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14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烤烟散叶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属于烟草初烤烟打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方便对初烤烟进行成包堆放和运输,以前对烟叶的打包均是通过打包机进行打包,其打包过程是向烟叶打包机盛烟壳体内按序、放入把烟叶50kg,并填平,开动烟叶打包机,位于盛烟壳体上方的压板向下运动,将盛烟壳体内的烟叶压实,形成长80 cm、宽60 cm、 高30 cm的烟包,用捆绳紧牢后抬升压板,在其上下面覆盖麻片,然后由缝包人员将上下麻片缝合,完成打包。这种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已经普及并推广,但该种打包装置及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用打包机进行打包必须由4人完成操作,劳动强度大,必须由男劳力才能完成,初烤烟成包成本大;2、打包机采用机械原理进行加压成型,这种压紧方式经过申请人观测发现会使烟叶压油、板结现象严重,对烟叶质量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活,操作简单易行的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及用该装置对初烤烟的散烟叶进行打包的方法,且其打包方法杜绝了初烤烟叶通过成包而压油、破碎、板结的现象,有利于片烟原料质量的稳定,减少优质原料损耗,提高烟叶的利用率,还可以克服现有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它包括无上、下面的箱体,在箱体的底部铺设有麻片。箱体的内长为85-90cm,内宽为55_63cm,高48_52cm。初烤烟散烟叶利用烤烟散叶打包装置进行打包的方法是将无上、下面的箱体放置在麻片上方,由打包人员按序将相同等级的散烟叶40kg放入箱体内、压实,待压实的烟叶与箱体上沿齐平后将箱体向上取出后在其烟叶上覆盖另一张麻片,利用缝包针和麻绳将两张麻片进行缝合即可完成打包。在将散烟叶放入箱体时要摆放均勻,四角要摆放严实,无卷曲,叶柄朝打包装置的两端,叶尖朝中间,摆放过程中适当压缝。箱体放置在麻片的正中位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用无上下面的箱体作为初烤烟的散烟叶打包的定型模具,使其散烟叶的打包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这样就可将原本需在烟叶仓库内固定位置完成的工作随意放置在烟堆处进行,散烟叶打包具有以下优点1、初烤烟的打叶复烤过程省去了解把步骤,提高工效;2、打包工作可以由女工完成,克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而招工难的问题;3、杜绝了初烤烟叶通过成包而导致的压油、破碎、板结的现象,减少优质原料损耗,提高烟叶的利用率,有利于片烟原料质量的稳定;同时为证明机械打包和散叶打包的区别,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测试通过在烟叶仓库内随机抽取机械打包、散叶打包的C3F烟叶各8包,选择高素质挑选工分拣,分别统计分拣后等
3级结构,根据统一调拨价计算其总价值,结果显示散叶打包比机械打包上等烟比例高出 6. 88个百分点、重点等级高出10. 22个百分点、每kg均价高出1. 14元;4、箱体的内长为 85-90cm,内宽为55-63cm,高48-52cm,在此体积下可保证烟叶不会过度挤压,且可使每包烟叶的重量在40 kg,方便人工搬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包括无上、下面的箱体1,箱体1先由木材连接成一个矩形框架,然后在矩形框架的四个侧面连接木质板材,在使用前需在箱体 1的底部铺设麻片2,箱体1位于麻片2的中间位置。箱体1的内长为85-90cm,内宽为 55-63cm,高 48_52cm。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将无上、下面的箱体1放置在麻片2上方,由打包人员按序将散烟叶放入箱体1内、边放边将烟叶压实,待压实的烟叶与箱体上沿齐平后将箱体向上取出后在其烟叶上覆盖另一张麻片,利用缝包针和麻绳将两张麻片进行缝合即可完成打包。在将散烟叶放入箱体时要摆放均勻,四角要摆放严实,无卷曲,叶柄朝打包装置的两端,叶尖朝中间,摆放过程中适当压缝。
权利要求1.一种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它包括无上、下面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的底部铺设有麻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内长为 85-90cm,内宽为 55-63cm,高 48_5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放置在麻片的正中位 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烟散叶打包装置,它包括无上、下面的箱体(1),在箱体(1)的底部铺设有麻片(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用无上下面的箱体作为散烟叶打包的定型模具,使其散烟叶的打包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这样就可将原本需在烟叶仓库内固定位置完成的工作随意放置在烟堆处进行,散烟叶打包具有以下优点1、初烤烟的打叶复烤过程省去了解把步骤,提高工效;2、打包工作可以由女工完成,克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而招工难的问题;3、杜绝了初烤烟叶通过成包而导致的压油、破碎、板结的现象,减少优质原料损耗,提高烟叶的利用率,有利于片烟原料质量的稳定。
文档编号A01F13/00GK202197578SQ2011202942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长华, 朱忠彬, 陈叶君, 陈思强, 陈晓明 申请人: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