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8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机,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秸杆还田机包含机架、牵引悬挂架、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在机架下部设有一个高速旋转的刀具,如CN2230498Y、CN2373985Y所公开的作物茎杆还田粉碎机,其刀具旋转部的直径很大,工作时离心力非常大,作业中机架和旋转粉碎刀具的负担都较重,特别是刀具的工作离心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损坏,同时还存在刀具旋转直径较大,刀面各部位的线速度差异很大,也造成粉碎效果的不均匀现象。另外,以往的秸杆粉碎还田机只具有秸杆粉碎功能,而其它季节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也造成了设备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刀片旋转部的直径较小,工作时旋转粉碎刀片受力较均匀,对作物秸杆粉碎效果更好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机的同时,所述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机还具有旋耕耙地的功能,以充分利用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I)、牵引悬挂架(2)、传动机构(4)和变速机构(2),其特点在于所述变速机构之后的机架(I)上设有传动轮组(5),该传动轮组设有至少3个动力输出轴(6),所述动力输出轴(6)上设有连接架;在机架下部设有至少3组高速旋转的秸杆粉碎刀具组,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包含刀架(11),所述刀架(11)为一轴体,在轴体的上端设有可与动力输出轴(6)的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轴体的下部的轴体上从上至下设有广3个刀体安装架(12),在刀体安装架
(12)上设有刀片(13),上述秸杆粉碎刀具组横向并列排布。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设有配备用的旋耕刀具组(18),所述旋耕刀具组(18)包含刀架,所述刀架为一轴体,在轴体的上端设有可与动力输出轴(6)的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轴体的下部设有旋耕刀安装架,在旋耕刀安装架上设有旋耕刀。作为改进,上述相邻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片(13)最好相互重叠排列,即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片(13 )在旋转时所划的圆呈相交状态。上述的刀片(13)为条形,最好在条形刀片的两端设有八字型端头(16),上述的刀片也可以是圆盘形,在圆盘形刀片的外侧设有锯齿(1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架(11)与刀片(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外侧的一个为保险螺栓,在保险螺栓的中段设有槽口( 15),在所述的机架的两端设有调整架(7),调整架(7)上设有调整支臂(8),在调整支臂(8)的底端设有滑动靴板 (9),滑动靴板呈弧形,前端向上翘起,在所述的调整架的后端设有挡板(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刀片旋转部的直径较小,工作时旋转粉碎刀片受力较均匀,对作物秸杆粉碎效果更好,特别是还可以配备和更换旋耕刀具,即可作为旋耕耙地机具使用,以充分利用设备,并且功能转换非常简单。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秸杆还田刀具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保险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I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5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安装旋耕秸杆粉碎刀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机架,2为变速机构,3为悬挂架,4为传动机构,5为传动轮组,6为动力输出轴,7为调整架,8为调整支臂,9为滑动靴板,10为挡板,11为刀架,12为保险螺栓,13为刀片,14为调整孔,15为槽口,16为八字型端头,17为锯齿,18为旋耕刀具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参照图I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多功能旋转耙的实施例,包括机架I、牵引悬挂架2、传动机构4和变速机构2,机架I通过悬挂架3与拖拉机连接,变速机构2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4与拖拉机的动力连接,可将动力传到传动轮组5,在机架I的内部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轮组5,传动轮组5为一齿轮传动机构,该传动轮组设有13个动力输出轴6,每个动力输出轴6上均设有连接架;在机架下部设有7组高速旋转的秸杆粉碎刀具组,即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相隔设置秸杆粉碎刀具组,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包含刀架11,所述刀架11为一轴体,在轴体的上端设有可与动力输出轴6的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轴体的下部的轴体上从上至下设有I个刀体安装架12,在刀体安装架12上设有刀片13,上述秸杆粉碎刀具组横向并列排布。在动力输出轴6的底端间隔的设有刀架11,刀片13通过螺栓与刀架11连接,相邻的刀片之间相互错开,可以将秸杆粉碎还田,在机架I两端的调整架7上设有调整支臂8,在调整支臂8的底端设有滑动靴板9,滑动靴板9呈弧形,前端向上翘起,既可以支撑机架1,防止刀片接触地面,也可以方便机架I向前移动,在调整支臂8上设有调整孔14,可以调整支架的位置,为了更加安全,在调整架7的后端设有挡板10,为了防止刀片13碰到地面上的石头等硬物发生折断,将刀片13与刀架11连接的靠外侧的螺栓设计成保险螺栓12,即在保险螺栓12的中段设有槽口 15,当刀片13碰到硬物时,保险螺栓12可沿槽口 15折断,可以防止损坏刀片,刀片13的两端都设有连接孔,可以一端磨损后,调到另一端使用。实施例2 :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I相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刀片13的两端设有八字形端头16,既可以更好的切割秸杆,还可以在刀片磨损后,打磨后继续使用,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实施例3 :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I相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的刀片13呈圆盘形,在圆盘形的外侧设有锯齿17,也可以起到秸杆还田的效果。实施例4 :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I相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中的刀片13为两片,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实施例5 :参照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I相比,实 施例5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中在刀架11的中段也设置了刀片,可以更好的粉碎秸杆。实施例6 :参照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安装旋耕刀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传动轮组的动力输出轴6上安装13组旋耕刀具组18。实施例7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轮组5为一皮带轮传动机构。实施例8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轮组设有16个动力输出轴6,可安装8组高速旋转的秸杆粉碎刀具组,其正中的两组秸杆粉碎刀具组相间两个动力输出轴6,也可安装16组旋耕刀具组18。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I)、牵引悬挂架(2)、传动机构(4)和变速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上设有传动轮组(5),该传动轮组设有至少3个动力输出轴(6),所述动力输出轴(6)上设有连接架;在机架下部设有至少3组秸杆粉碎刀具组,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包含刀架(11),所述刀架(11)为一轴体,在轴体的上端设有可与动力输出轴(6)的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轴体的下部的轴体上从上至下设有广3个刀体安装架(12),在刀体安装架(12)上设有刀片(13),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横向并列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备用的旋耕刀具组(18),所述旋耕刀具组(18)包含刀架,所述刀架为一轴体,在轴体的上端设有可与动力输出轴(6)的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轴体的下部设有旋耕刀安装架,在旋耕刀安装架上设有旋耕刀。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片(13)相互重叠排列,即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片(13)在旋转时所划的圆呈相交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13)为条形,在条形刀片的两端设有八字型端头(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13)为条形,在条形刀片的两端设有八字型端头(16)。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13)为圆盘形,在圆盘形刀片的外侧设有锯齿(1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13)为圆盘形,在圆盘形刀片的外侧设有锯齿(17)。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架(11)与刀片(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的中段设有槽口( 1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架(11)与刀片(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的中段设有槽口( 1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杆粉碎刀具组的刀架(11)与刀片(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的中段设有槽口( 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1)、牵引悬挂架(2)、传动机构(4)和变速机构(2),其特点在于所述变速机构之后的机架(1)上设有传动轮组(5),该传动轮组设有至少3个动力输出轴(6),机架下部设有至少3组高速旋转的秸秆粉碎刀具组,所述秸秆粉碎刀具组连接机构与动力输出轴(6)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刀片旋转部的直径较小,工作时旋转粉碎刀片受力较均匀,对作物秸秆粉碎效果更好,特别是还可以配备和更换旋耕刀具,即可作为旋耕耙地机具使用,以充分利用设备,并且功能转换非常简单。
文档编号A01D82/00GK202364584SQ2011204017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张聆, 张航 申请人:张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