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7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
清选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机收率虽然还赶不上小麦的机收率那么高,但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稻区农民对水稻机收的需求非常强烈。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配置多数为采用单滚筒、双层清选筛、单风道清选风机的脱粒清选机构,采用单滚筒脱粒,滚筒杆齿不断打击稻谷,使成熟饱 满的谷粒很快从秸杆上脱落下来,落入凹板筛,一些不太成熟的谷粒则不易脱落,会随秸杆排出机器外,造成浪费;若要提高稻谷脱净率,需提高滚筒转速,此时会增加滚筒杆齿对谷粒的打击强度,造成成熟饱满的谷粒脱壳、破碎,严重时会影响稻谷的储存,同时也会降低稻谷出米率,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以解决稻谷脱粒不干净,损失高和籽粒破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包括前滚筒,前滚筒下方安装有前凹板,所述前滚筒上方安装有前滚筒盖,所述前凹板下方设置有清选筛,所述清选筛的前端设置有清选风机,所述清选筛的下端设有清选室底壳和籽粒绞龙、杂余绞龙;所述脱粒机体上还安装有后滚筒,所述后滚筒与前滚筒前后设置,所述后滚筒下方设有后凹板,所述后滚筒上方设有后滚筒盖。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选筛包括上筛和下筛;所述清选风机设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筛和下筛的前端之间,所述下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下筛前端下方,所以籽粒的清选效果更理想,清洁度更高。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滚筒为一个锥形结构,包括前滚筒进料段和前滚筒出料段,前滚筒的直径从前滚筒进料段至前滚筒出料段直径逐渐变小。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滚筒上设有若干根前滚筒杆齿,若干根前滚筒杆齿的排布密度从前滚筒进料段至前滚筒出料段逐渐变大,所以更有利于提高脱粒、分离效果。进一步改进后滚筒上设有若干根前滚筒杆齿,若干根前滚筒杆齿的排布密度从后滚筒进料段至后滚筒出料段逐渐变大,所以更有利于提高脱粒、分离效果。进一步改进前滚筒盖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进一步改进后滚筒盖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位于后滚筒盖上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与位于前滚筒盖上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螺旋方向相反。另一种改进所述后滚筒的排草段设有切碎器,可将进入后滚筒的排草段的秸杆进行粉碎,有利于秸杆还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作物经前滚筒和后滚筒的联合脱粒,成熟好的易脱落的籽粒被在前滚筒就被脱落,由前凹板进行了分离,剩余的不易被脱落的籽粒在后滚筒的打击下也会被脱离下来,作物脱净率高,损失小,另外由于采用双滚筒,滚筒的转速相比于单滚筒可适当降低,所以同时又能够降低籽粒破碎率。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前滚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后滚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的侧视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前滚筒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侧视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后滚筒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附图8的侧视图;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清选风机;2_ IU凹板;3_ IU滚筒;4_ |1|滚筒盖;5_清选筛;6_后凹板;7-后滚筒;8_后滚筒盖;9_清选室底壳;10-切碎器;11-籽粒绞龙;12_杂余绞龙;la-上出风口 ; Ib-下出风口 ; Ic-上筛;Id-下筛;3a_前滚筒进料段;3b_后滚筒进料段;5a_后滚筒进料段;5b_后滚筒出料段;6a_后滚筒齿杆装配位置;7a_第一可拆式导草板;9a_第二可拆式导草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I、图2所示,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包括安装于脱粒机体上的前滚筒3,前滚筒3下方安装有前凹板2,所述前滚筒3上方安装有前滚筒盖4,所述前凹板2下方设置有清选筛5,所述清选筛5的前端设置有清选风机1,所述清选筛5的下端设有清选室底壳9和籽粒绞龙11、杂余绞龙12,所述脱粒机体上还安装有后滚筒7,所述后滚筒7与前滚筒3前后设置,所述后滚筒7下方设有后凹板6,所述后滚筒7上方设有后滚筒盖8。由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割下的作物,由喂入口 A输送入脱粒机体的前滚筒室,在前滚筒3与前滚筒盖4的共同作用下,稻草沿B向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较成熟的籽粒在前凹板2的作用下顺利从稻草上脱落下来,进入下面的清选系统进行清选,不成熟较难脱的籽粒没有与稻草脱离,随着稻草共同由中间喂入口沿C向流入脱粒机体另一端的后滚筒室中。在后滚筒7与后滚筒盖8的共同作用下,沿D向流动,后滚筒7的线速度比前滚筒3的线速度高,较难脱的籽粒也在后滚筒7与后凹板6的共同作用下脱落下来进入下面的清选系统,最后稻草到达后滚筒7的排草段,沿E向经排草口排出机体。所述清选筛5包括上筛Ic和下筛Id ;所述清选风机包括上出风口 Ia和下出风口lb,所述上出风口 Ia设置在所述上筛Ic和下筛Id的前端之间,所述下出风口 Ib设置在所述下筛Id前端下方。落入清选装置的籽粒和稻糠在清选筛5的上筛和下筛和清选风机I上、下出风口吹出的风力的共同作用下,稻糠被吹出脱粒机体外,籽粒又落入清选装置下方的清选底壳9 内,分别被籽粒绞龙11输送至粮箱,或杂余绞龙12输送至前凹板2进行二次脱粒。如图3所示,所述前滚筒杆齿高度可以是传统的等高结构,也可以是不等高结构,前滚筒3的前滚筒进料段3a直径最大,前滚筒出料段3b直径最小,前滚筒3为一个锥形结构,使脱粒、分离效果更加明显。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滚筒杆齿为疏密不同的结构,前滚筒进料段3a杆齿稀疏,前滚筒出料段3b杆齿较密,有利于提高脱粒、分离效果。所述前滚筒齿杆装配位置可调,可变换四种不同的位置,以实现四种不同滚筒一凹板间隙,实现脱粒间隙可调,提高机器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如图4所示,所述后滚筒杆齿高度为不等高结构,杆齿为疏密不同的结构,后滚筒进料段5a杆齿稀疏,后滚筒出料段5b杆齿较密,有利于提高分离、排草效果。如图5所示,所述后滚筒齿杆装配位置6a可调,可变换四种不同的位置,以实现四种不同滚筒一凹板间隙,实现脱粒间隙可调,提高机器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如图6、图7所示,前滚筒盖4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7a。如图8、图9所示,后滚筒盖8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9a,位于后滚筒盖8上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9a与位于前滚筒盖4上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7a螺旋方向相反。实施例2,如图10所示,上述实施例I中,还可以在后滚筒7的排草段设有切碎器10,可将进入后滚筒7的排草段的秸杆进行粉碎,有利于秸杆还田。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包括前滚筒(3),前滚筒(3)下方安装有前凹板(2),所述前滚筒(3)上方安装有前滚筒盖(4),所述前凹板(2)下方设置有清选筛(5),所述清选筛(5)的前端设置有清选风机(1),所述清选筛(5)的下端设有清选室底壳(9)和籽粒绞龙(11)、杂余绞龙(12); 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机体上还安装有后滚筒(7),所述后滚筒(7)与前滚筒(3)前后设置,所述后滚筒(7)下方设有后凹板(6),所述后滚筒(7)上方设有后滚筒盖(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选筛(5)包括上筛(Ic)和下筛(Id);所述清选风机(I)设有上出风口( Ia)和下出风口( Ib),所述上出风口( Ia)设置在所述上筛(Ic)和下筛(Id)的前端之间,所述下出风口(Ib)设置在所述下筛(Id)前端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筒(3)为一个锥形结构,包括前滚筒进料段(3a)和前滚筒出料段(3b),前滚筒(3)的直径从前滚筒进料段(3a)至前滚筒出料段(3b)直径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筒(3)上设有若干根前滚筒杆齿,若干根前滚筒杆齿的排布密度从前滚筒进料段(3a)至前滚筒出料段(3b)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滚筒(7)上设有若干根前滚筒杆齿,若干根前滚筒杆齿的排布密度从后滚筒进料段(5a)至后滚筒出料段(5b)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滚筒盖(4)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7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滚筒盖(8)的截面为半圆弧形状,其内部均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9a),位于后滚筒盖(8)上的第二可拆式导草板(9a)与位于前滚筒盖(4)上的第一可拆式导草板(7a)螺旋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滚筒(7)的排草段设有切碎器(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包括前滚筒,前滚筒下方安装有前凹板,前滚筒上方安装有前滚筒盖,前凹板下方设置有清选筛,清选筛的前端设置有清选风机,清选筛的下端设有清选室底壳和籽粒绞龙、杂余绞龙;脱粒机体上还安装有后滚筒,后滚筒与前滚筒前后设置,后滚筒下方设有后凹板,后滚筒上方设有后滚筒盖。作物经前滚筒和后滚筒的联合脱粒,成熟好的易脱落的籽粒被在前滚筒就被脱落,由前凹板进行了分离,剩余的不易被脱落的籽粒在后滚筒的打击下也会被脱离下来,作物脱净率高,损失小,另外由于采用双滚筒,滚筒的转速相比于单滚筒可适当降低,所以同时又能够降低籽粒破碎率。
文档编号A01F12/44GK202565773SQ201120476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秦永峰, 黄向辉, 侯晓坤, 甄云祥, 韩新华, 张兴明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