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

文档序号:164389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技术领域,涉及对含有盐分的原土进行改良绿化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对天津滨海地区盐土改良进行绿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要解决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园林是大势所趋。盐土绿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土壤盐渍化是园林绿化中极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我国有百余个城市地处盐碱区,都面临着这个难题。盐土也叫盐渍土(国际上的统称),所谓盐土,主要是指土壤内含有过量水溶性盐分的土壤,多属中性盐,呈碱性反应,PH值在7至8之间。盐害主要是由于钠离子(Na+) 浓度过高引起的。盐土一般土壤剖面形态无显着构造。表土在干燥季节,特别是无植物生长处,常呈白色,甚至形成盐结皮。盐土可分为滨海盐土、洪积盐土、沼泽盐土、草甸盐土等。 滨海盐土主要是受海水影响而形成的。各地由于盐碱地类型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绿化摸式不同,盐碱地改造的技术也存在很大差别,但总体来说国内外在研究和应用各项改良措施的同时,都趋向于强调综合措施改良,缩短改良过程。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 1000万km2,我国有99. 13万km2,仅天津市盐渍土面积就达7830. Okm2,占总面积65. 7%,而天津滨海新区盐渍土面积1958. 9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6. 3%,其中盐土和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之和约1214 km2,占滨海新区总土地面积的53. 5%。盐碱地区由于土壤条件恶劣,土地生产力低,难于建立植被,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尤其是滨海盐土、盐碱滩地长期被认为是“绿色植物禁区”,是绿化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关于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地绿化的报道。上海、德州、大连等省市都开展过盐碱地治理和绿化技术研究,其中适生植物选择都作为重要研究内容,而要想解决滨海盐碱地绿化的难题,达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必须从土壤改良入手。由于滨海地区的土壤多为盐土和重度盐渍土,绿化普遍采用客土绿化模式,但现有的滨海盐碱地客土绿化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大规模客土是对土源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且客土绿化成本巨大,客土费用约占绿地成本的2/3,可见建立在巨大资金投入基础上的客土绿化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滨海盐土绿化的主要障碍除了土壤本身含盐量极高,更主要的是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紧实粘重,透水性差,土壤物理结构极差,同时滨海盐土地区淡水资源匮乏,淋盐困难,改良滨海盐土的关键就是解决好这些障碍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简单快速的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技术,通过土壤改造改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控制地下水位等技术克服和解决盐碱地绿化主要技术难题,建立绿化植物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才能满足滨海地区绿化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在轻质壤土的试验地60cm深处铺设暗管,暗管间距为5m,平整土地划分小区,小区面宽5m,长10m,各小区之间设置0. 5m高X 0. 5米宽的田垄防止侧渗;雨季前在每一个小区浇灌含3-10g/L的咸水,每次1000-1500m3/hm22次,然后深翻(深度是40-60cm)同时加入玉米秸秆 50-150m3/hm2 ;
本发明所述的咸水指的是含有氯化钠成分的矿化度大于3g/L的当地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本发明铺设暗管有助于盐分随水排出土体和控制地下水的影响,滨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但咸水资源丰富,降雨集中,改良滨海盐土在雨季前利用当地咸水淋盐2-3次,不仅可以带走土壤中的大量盐分,还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大孔隙数量增加,使得土壤的导水能力增加,增强雨季脱盐的效果。(2)灌两次咸水后,在每一个小区翻耕后施用改良剂I或改良剂 II 5000-9000kg/hm2;所述的改良剂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过磷酸钙有机肥脱硫石膏=1:1:3 ;改良剂I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醋渣褐煤脱硫石膏=1:2:2 ;
咸水淋洗后,雨季前施入一定量的土壤改良剂后翻耕,利用雨水淋盐,此时加入的土壤改良剂以酸性有机物质、石膏类物质和结构改良剂为主,不但可以提高雨水淋盐的速度和效果,还可以有效的抑制脱盐碱化现象。(3)利用雨季自然降雨淋洗土壤,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雨季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快速有效地改良盐土,经过一个雨季的淋洗 0-60cm含盐量基本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4)淋盐后,采用基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6000kg/hm2,对脱盐土壤进行培肥;基施腐熟的有机肥指的是以鸡粪、牛粪、猪粪、羊粪等动物粪便、植物残体等经过完全腐熟形成的有机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主要养分。(5)翻耕土壤,种植适合在轻度盐碱土壤上生长的绿化植物。所述的绿化植物指的是绿肥植物紫花苜蓿、草木犀、三叶草、田菁等等。本发明以滨海盐土淋盐改良技术试验方法加以详细的介绍
2011年,根据滨海盐土改良绿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结果,在天津滨海新区大港苏家园进行土壤淋盐改良试验,充分考虑天津滨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咸水资源丰富,降雨集中的特点,进一步摸索和验证适合滨海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技术措施。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设在天津市大港区苏家园,地处北纬38° 37',东经117° 14',该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滨海冲积平原。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在11. 4 12. 9°C,年平均降水量为520 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 70天,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6、 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年均蒸发量1100mm,地下水位0. 9_1. 5m,土壤盐渍化严重。试验田占地2500m2 土壤属轻质壤土,含盐量在1. 08-1. 55%之间,盐碱类型属滨海盐土。1.2 试验设计2011年3月在试验地60cm深处铺设暗管,暗管间距为5m,平整土地划分小区,小区面宽5m,长10m,各小区之间设置0. 5m高X0. 5米宽的田垄防止侧渗。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1 灌咸水2次后(矿化度分别为6. 93g/L和7. 32g/L,ρΗ7· 64和7. 38),用量 1500m3/hm2,雨季前深翻同时加入玉米秸秆150m3/hm2 ;
处理2:灌两次咸水后,翻耕施用改良剂I 6000kg/hm2;(主要材料为脱硫石膏、过磷酸钙、有机肥)所述的改良剂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过磷酸钙有机肥脱硫石膏=1:1:3 处理3 灌两次咸水后,翻耕施用改良剂II (主要材料为醋渣、褐煤、脱硫石膏等) 6000kg/hm2 ;所述的改良剂I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醋渣褐煤脱硫石膏=1:2:2。处理4:灌两次咸水后,表层翻耕不施改良剂;对照,不灌咸水,不翻耕,不施改良齐U。2011年5月27日至6月8日连续灌咸水2次(矿化度分别为6. 93g/L和7. 32g/L, pH7. 64和7. 38),利用咸水淋盐,每次灌咸水1500 m3/hm2,2011年6月翻地施用改良剂,利用雨季自然降雨淋洗土壤。1.3 土样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2011年4月20日采集原始土壤样品,2011年6月15日灌咸水后施用改良剂前采集土样,2011年9月1日雨季后采集土样。每个点分0-20 cm,20-40 cm,40-60 cm三层采样。 分析方法,土壤容重环刀法;全盐质量法;PH值酸度计法;Ca2+、Mg2+、SO2-4采用EDTA 滴定法。Na+、K+使用火焰光度计法;C032—、HCO3-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Cl—用硝酸银滴定法。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半微量开氏法;速效氮碱解氮法;速效钾火焰光度计法。2结果与分析
权利要求
1.一种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在轻质壤土的试验地60cm深处铺设暗管,暗管间距为5m,平整土地划分小区,小区面宽5m,长10m,各小区之间设置0. 5m高X0. 5米宽的田垄防止侧渗;雨季前在每一个小区浇灌含3-10g/L的咸水,每次1000-1500m3/hm22次,然后深翻40-60cm同时加入玉米秸秆 50-150mVhm2 ;(2)灌两次咸水后,在每一个小区翻耕后施用改良剂I或改良剂II5000-9000kg/hm2 ; 所述的改良剂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过磷酸钙有机肥脱硫石膏=1:1:3 ;改良剂II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醋渣褐煤脱硫石膏=1:2:2 ;(3)利用雨季自然降雨淋洗土壤,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4)淋盐后,采用基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6000kg/hm2,对脱盐土壤进行培肥;基施腐熟的有机肥指的是以鸡粪、牛粪、猪粪、羊粪等动物粪便、植物残体经过完全腐熟形成的有机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主要养分;(5)翻耕土壤,种植适合在轻度盐碱土壤上生长的绿化植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基施腐熟的有机肥指的是以鸡粪、牛粪、猪粪、羊粪动物粪便、植物残体经过完全腐熟形成的有机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主要养分。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绿化植物指的是绿肥植物紫花苜蓿、草木犀、三叶草或田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方法,包括(1)在轻质壤土的试验地60cm深处铺设暗管,暗管间距为5m,平整土地划分小区,小区面宽5m,长10m,各小区之间设置0.5m高×0.5米宽的田垄防止侧渗;雨季前在每一个小区浇灌含3-10g/L的咸水,每次1000-1500m3/hm2 2次,(2)然后深翻,同时加入玉米秸秆50-150m3/hm2;(3)在每一个小区翻耕后施用改良剂Ⅰ或改良剂Ⅱ5000-9000kg/hm2(4)利用雨季自然降雨淋洗土壤,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降低土壤有害盐分,同时克服土壤脱盐过程中的碱化显现,可以使绿化植物种植生长存活,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稳渗速率效果明显,为绿化植物长期更好地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文档编号A01B77/00GK102523774SQ201210021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廉晓娟, 张余良, 王正祥, 王艳 申请人: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