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6889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药材的种植方法,尤其涉及到香薷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薷草是江西道地药材,一直收载于江西地方药材标准中,2005年更是被国家药典收录其中。目前香薷草种植使用传统种植方法,其重金属、农残含量较高,且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不符合国家绿色中药材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使用本发明种植的香薷草药材重金属含量低、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绿色中药材标准。本发明种植方法如下
1、选种与留种,选种选无病害的健壮植株保留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待种子完全成熟时收获;留种选晴天早晨,带着露水收获,种子不易丢掉,将拔出的植株切去根部,运回放置在水泥晒场或晒垫上晒至八成干时,用小棒抽打穗部使种子脱落,扬净杂质,晒干, 贮藏于瓦罐,置通风干燥处。2、选地与整地,由于香薷适应性很强,在主产区过去主要利用水稻田种植,为了不与粮食争地而逐渐改为荒山坡栽培,宜选质地疏松,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宜,丘陵坡地质地疏松的红壤,亦可种植。翻耕前,根据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基肥,也有的农户不施基肥,土地深翻15-20cm耙细整平,然后作成宽 120-150cm,高12-15cm的畦,畦沟宽25-30cm,畦面成龟背形,用钙镁磷肥100公斤/亩撒于畦面,再将畦沟泥提于畦面盖没肥料。3、播种,播种时间以立春前1周内为宜,易长杂草的土地播种不宜过早,过早会造成香薷未出苗,杂草就已长满畦面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但播种时间最迟不能超过谷雨,否则过晚会造成减产,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勻,选择晴天或阴天将播种,行距为30cm,做成浅沟,株距为15 20cm点种于浅沟内,播后稍加压紧,使种子与泥土紧贴,以利出苗,切勿盖土,播种后及时浇水。播种后可预留一小部分集中育种,即将种植均勻撒播于畦面上,再盖一层薄薄的草木灰,播种后浇水有利于种子出苗。4、田间管理,播种后如雨水较多,要注意清沟排水,出苗后要及时拔草,见草就拔,拔小,拔了为原则,防止杂草与香薷争夺养分。待苗高5-lOcm时进行第1次施肥,用尿素75kg/hm2,第2次抽穗前用尿素120-150kg/hm2,撒于畦面,或将尿素溶于水中浇施,每 IOOkg水放尿素1-1. 2kg,以后视苗生长好坏,适当追施肥料。5、病虫害防治,(1)病害,根腐病在高温多雨季节,低洼积水处容易发生,根及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蔓延整个植株,致使植株干枯死亡。防治方法清沟排水,防止积水;拔除病株以防蔓延;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每15 天喷1次,连续2-3次,有较好的效果。(2)虫害,危害香薷的害虫有地老虎,出苗后,植株幼嫩,地老虎咬断幼苗茎基部,造成成片缺株。防治方法常用90%的敌百虫炒麦麸或谷壳作毒饵撒在田间诱杀。6、采收与加工,小暑前后,当香薷生长到半花半籽,大部分植株叶片变成淡黄色时,将全株拔起,抖净泥土,晒至全干,扎成小捆,放通风干燥处。本发明的方法种植出来的香薷每公顷可产6000-8000kg,且重金属含量低、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绿色中药材标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如下(1)选种与留种,选种选无病害的健壮植株保留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待种子完全成熟时收获;留种选晴天早晨,带着露水收获,将拔出的植株切去根部,运回放置在水泥晒场或晒垫上晒至八成干时,用小棒抽打穗部使种子脱落,扬净杂质,晒干,贮藏于瓦罐,置通风干燥处;(2)选地与整地,宜选质地疏松,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宜,丘陵坡地质地疏松的红壤,亦可种植,翻耕前,根据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基肥,土地深翻15-20cm耙细整平,然后作成宽 120-150cm,高12-15cm的畦,畦沟宽25-30cm,畦面成龟背形,用钙镁磷肥100公斤/亩撒于畦面,再将畦沟泥提于畦面盖没肥料;(3)播种,播种时间以立春前1周内为宜,但播种时间最迟不能超过谷雨,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勻,选择晴天或阴天将播种,行距为30cm,做成浅沟,株距为15 20cm点种于浅沟内,播后稍加压紧,使种子与泥土紧贴,切勿盖土,播种后及时浇水,播种后可预留一小部分集中育种,即将种植均勻撒播于畦面上,再盖一层薄薄的草木灰,播种后浇水有利于种子出苗;(4)田间管理,播种后如雨水较多,要注意清沟排水,出苗后要及时拔草,待苗高5-lOcm时进行第1次施肥,用尿素75kg/hm2,第2次抽穗前用尿素120-150kg/hm2,撒于畦面,或将尿素溶于水中浇施,每IOOkg水放尿素1-1. 2kg, 以后视苗生长好坏,适当追施肥料;(5)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清沟排水,防止积水,拔除病株以防蔓延,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每15天喷1 次,连续2-3次;虫害防治,用90%的敌百虫炒麦麸或谷壳作毒饵撒在田间诱杀;(6)采收与加工,小暑前后,当香薷生长到半花半籽,大部分植株叶片变成淡黄色时,将全株拔起,抖净泥土,晒至全干,扎成小捆,放通风干燥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选无病害的健壮植株作种株,选质地疏松,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基肥,土地深翻耙细整平,然后作畦,用钙镁磷肥撒于畦面,播种时间以立春前1周内为宜,选择晴天或阴天将播种,播后稍加压紧, 待苗高5-10cm时进行施肥,在香薷苗成长过程中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小暑前后,当香薷生长到半花半籽,大部分植株叶片变成淡黄色时,进行收割,本发明的方法种植出来的香薷每公顷可产6000-8000kg,且重金属含量低、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绿色中药材标准。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523894SQ2012100463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余志光, 吴 荣, 李文斌 申请人:江西天施康生态中药种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