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

文档序号:20555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具体是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果树栽植都是按一定的株行距直线定植,让果树直立生长,这种栽植方式不够密植,影响产量,另外造型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密植,提高产量,而且树形排列美观,可作为旅游景观。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培育单株果树嫁接苗,主干直径l_2cm,树高I. 2-1. 5m ;
(2)以株距15-30cm定植在一条直线上,或其他几何形状的边缘上;
(3)成活后,每隔一株的果树强制与地面呈60-80°角向右生长,再强制相邻的果树与地面呈60-80°角向左生长,形成网状,每株树都有3个交叉点以上;
(4)树干的交叉点用绳索捆紧,使其长在一起;
(5)及时抹去树干上的嫩芽。所述的果树嫁接苗是指同一品系、不同砧木的树苗间隔种植。所述的果树是指有主根系和须根系,且须根系发达的果树,如柑桔、桃木、苹果、梨、白果、梅、龙眼、荔枝或芒果等。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上述特征的其他林木,但不适用于只有须根系发达、没有主根系的果树,如椰子、槟榔等,也不适用于只有主根系,而须根系不发达的针叶科,如松树、杉树等。所述的几何形状为圆形、方形、菱形或曲线形。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适当密植,增加株数,不同砧木的根系可以互补、耐旱耐涝,提高产量;果树的营养成分可以互相利用,增强树势;观赏性强,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点,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棚栽培果树使用。


图I为一种直行的网状栽植结构示意 图2为一种弧形的网状栽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参照图I,一种能提高金桔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培育同一品系的单株金桔嫁接苗,主干直径2cm,树高I. 5m ;所述金桔嫁接苗的砧木以最适宜金桔的朽1檬、金桔、酸柑为站木;
(2)以株距20cm将上述经挑选好的不同砧木树苗间隔定植在一条直线上;即一棵柠檬嫁接苗、一棵金桔嫁接苗、一棵酸柑嫁接苗间隔定植;
(3)成活后,将果树每隔一株强制与地面呈60-80°角向右生长,再强制向右生长的两株果树间的果树与地面呈60-80°角向左生长,形成网状,每株树都有3个交叉点以上;
(4)树干的交叉点用绳索捆紧,使其长在一起;
(5)及时抹去树干上的嫩芽。实施例2:
参照图2,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步骤进行栽植,不同的是树苗以株距20cm定植在弧形的边缘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单株果树嫁接苗,主干直径l-2cm,树高I.2-1. 5m ; (2)以株距15-30cm定植在一条直线上,或其他几何形状的边缘上; (3)成活后,每隔ー株的果树强制与地面呈60-80°角向右生长,再強制相邻的果树与地面60-80°角向左生长,形成网状,每株树都有3个交叉点以上; (4)树干的交叉点用绳索捆紧,使其长在一起; (5)及时抹去树干上的嫩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几何形状为圆形、方形、菱形或曲线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果树产量的网状式栽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培育单株果树嫁接苗,主干直径1-2cm,树高1.2-1.5m;(2)以株距15-30cm定植在一条直线上,或其他几何形状的边缘上;(3)成活后,每隔一株的果树强制与地面呈60-80°角向右生长,再强制相邻的果树与地面60-80°角向左生长,形成网状,每株树都有3个交叉点以上;(4)树干的交叉点用绳索捆紧,使其长在一起;(5)及时抹去树干上的嫩芽。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适当密植,增加株数,提高产量;果树的营养成分可以互相利用,增强树势;观赏性强,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点。
文档编号A01G1/06GK102696440SQ2012101922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陈李积 申请人:张照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