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线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3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杀线虫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线虫剂,其特征是成分是:氯化钾2~5g、尿素4~10g、磷酸二氢钾2~5g、淀粉8~20g、二氯异丙醚2~10ml、威百亩10~20g,水1000ml,乙醇少量。本发明是一种残留量低、对哺乳动物低毒、对环境中的非靶标生物安全,不仅能有效防治线虫,而且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的杀线虫剂。
【专利说明】杀线虫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具体的说是一种杀线虫的的农药。
【背景技术】
[0002]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目前对植物有害的线虫,在我国发现的有40多种,主要有小杆线虫、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等,其中对作物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主要受危害的作物有黄瓜、花生、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稻草等。线虫一般发生就可以使这类作物减产10% -40%,严重时能减产70% -80%,甚至绝产,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0003]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个体细小,但是线虫虫体内部具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从植物体内 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比其他动物要简单的多,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植物线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植物线虫的食道腺还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含有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表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留量低、对哺乳动物低毒、对环境中的非靶标生物安全的杀线虫剂。
[0005]本发明的杀线虫剂,其特征是成分是:氯化钾2~5g、尿素4~10g、磷酸二氢钾2~5g、淀粉8~20g、二氯异丙醚2~10ml、威百亩10~20g,水1000ml,乙醇少量。
[0006]本发明的杀线虫剂,其制备方法为:
[0007](1)先将二氯异丙醚、威百亩先溶于少量乙醇中;
[0008](2)分别称取氯化钾、尿素、磷酸二氢钾、淀粉,溶于水中;
[0009](3)将(1)、(2)混合,定溶于1000ml的量筒中,装瓶即可。
[0010]本发明的杀线虫剂,使用时将原液稀释200~400倍即可。
[0011]本发明的杀线虫剂不仅能有效防治线虫,而且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
[0013]本发明的杀线虫剂,其制备方法为:
[0014](1)先将二氯异丙醚3ml、威百亩10g,先溶于少量乙醇中;
[0015](2)分别称取氯化钾2g、尿素50g、磷酸二氢钾3g、淀粉10g,溶于水中;
[0016](3)将(1)、(2)混合,定溶于1000ml的量筒中装瓶。[0017]将上述得到的本发明进行200倍稀释,以清水作为对照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按7天、14天和28天接种线虫,观察24小时存活线虫数。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的防治效果好,死亡率高。`
【权利要求】
1.杀线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氯化钾、尿素、磷酸二氢钾、淀粉、二氯异丙醚、威百亩、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剂,其特征是成分是;氯化钾2~5g、尿素4~10g、磷酸二氢钾2~5g、淀粉8~20g、二氯异丙醚2~10ml、威百亩10~20g,水1000ml,乙醇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剂,其特征是制备方法为:(1)先将二氯异丙醚、威百亩先溶于少量乙醇中;(2)分别称取氯化钾、尿素、磷酸二氢钾、淀粉,溶于水中;(3)将(1)、⑵混合,定溶于1000ml的量筒中,装瓶即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剂,使用时将原液稀释200~400倍即可。
【文档编号】C05G3/02GK103724137SQ20121038206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李伟, 赵立伟, 张凯 申请人:天津市北方园林生态科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