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及其加工制备和投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是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及其加工制备和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黄姑鱼OViAea albiflora Richardson),俗称黄婆鸡,属自卢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体形与大黄鱼相似,属暖温性近海中下水层鱼类,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较浅沿岸海域,以小型甲壳类及小鱼等底栖动物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我国的南海、东海及黄海均有其分布,适温范围8 33°C,适盐范围10 40%。,最适生长水温为24 29°C,产卵水温24 28°C,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黄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具有肉味鲜
美、营养丰富、养殖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在我国的福建和浙江地区已开展了黄姑鱼的大规模人工育苗,但黄姑鱼仔稚鱼的专用配合饲料尚未研发,培育饲料主要采用轮虫、卤虫和桡足类等,采用现有的海水仔稚鱼饲料投喂黄姑鱼,存在营养不全面、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等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黄姑鱼的成活率,制约了其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黄姑鱼仔稚鱼专用微胶囊饲料的研制,对提高黄姑鱼苗种成活率、解决黄姑鱼规模化繁育、加快黄姑鱼养殖产业化进程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黄姑鱼仔稚鱼现有饲料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依据黄姑鱼仔稚鱼的营养需求、摄食习性和消化生理等特性,采用优化饲料配方、添加免疫增强剂和诱食剂等方法,通过超微粉碎、混合、造粒、包衣等工艺流程制备成黄姑鱼仔稚鱼专用的微胶囊饲料,并采用了相应的投喂方法进行投喂。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30% — 50%、磷虾粉10% — 20%、鱿鱼粉5% —15%、鱼肉水解蛋白2% — 8%、饲料酵母3%—9%、α -淀粉7. 5%—8. 5%、大豆卵磷脂2% — 8%、木瓜蛋白酶1% — 3%、鱼油1% — 5%、复合维生素1% — 3%、复合矿物质1% — 3%、粘结剂O. 5% — I. 5%、免疫增强剂O. 05%—O. 15%、诱食剂O. 5%— I. 5%。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35% — 45%、磷虾粉12% —18%、鱿鱼粉8% —12%、鱼肉水解蛋白4% — 6%、饲料酵母5% — 7%、α -淀粉7. 8% — 8%、大豆卵磷脂4% — 6%、木瓜蛋白酶I. 5% — 2. 5%、鱼油2% — 4%、复合维生素I. 5% — 2. 5%、复合矿物质I. 5% — 2. 5%、粘结剂O. 8% — I. 2%、免疫增强剂O. 08%—
O.12%、诱食剂 O. 8%—I. 2%ο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40%、磷虾粉15%、鱿鱼粉10%、鱼肉水解蛋白5%、饲料酵母6%、α -淀粉7. 9%、大豆卵磷脂5%、木瓜蛋白酶2%、鱼油3%、复合维生素2%、复合矿物质2%、粘结剂1%、免疫增强剂O. 1%、诱食剂1%,其中所述粘结剂为海藻酸钠,所述免疫增强剂为葡聚糖和壳聚糖,所述诱食剂为牛磺酸。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各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的比例称重、混合,先用手工充分混合,通过100目筛网,然后用混合机进行混合;
3)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将制成的微粒饲料采用流化床底喷或用糖衣机进行包衣,将包衣液均匀的喷涂在饲料表面,制成微胶囊饲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胶的水溶液、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玉米醇溶蛋白的乙醇溶液、树脂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
5)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不同目数的振荡筛,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
6)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芯材量5% —10%的水,用槽型混合机以转速20—30rpm、倒料角度100—120°的工艺条件混合10 — 30min,制成含水率均匀的湿材,将制备好的湿材置于旋转式颗粒机的不锈钢筛筒中,经旋转挤压,通过网孔形成圆柱条状饲料,并辅以手工破碎的方法成湿颗粒,粒径控制在150 600 μ m,将湿颗粒投入到抛丸机的旋转离心盘内以转速5—15rpm抛圆20—40min制成球丸。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芯材量8%的水,用槽型混合机以转速24rpm,倒料角度105°的工艺条件混合20min,制成含水率均匀的湿材,将制备好的湿材置旋转式颗粒机的不锈钢筛筒中,经旋转挤压,通过50目的网孔形成圆柱条状饲料,并辅以手工破碎的方法成湿颗粒,粒径控制在150 600 μ m,将湿颗粒投入到抛丸机的旋转离心盘内以转速IOrpm抛圆30min制成球丸。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高效湿法制粒机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饲料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通过一定目数的网目制成微粒,微粒的大小可依据网目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I一5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60— 80°C、出风温度为30— 50°C、床温40— 60°C、压缩空气压强20—30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150 600 μ m之间;步骤4)中采用流化床底喷的方法进行包衣,用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50—70°C,出风温度为20— 40°C,床温为35— 45°C,空气压强15 — 25mPa,蠕动泵的流速为O. 5—1. 5 mL/min。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3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0°C、出风温度为40°C、床温50°C、压缩空气压强25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150 600 μ m之间;步骤4)中采用流化床底喷的方法进行包衣,用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60°C,出风温度为30°C,床温为40°C,空气压强20mPa,螺动泵的流速为lmL/min。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黄姑鱼鱼苗进行5天的饲料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每天减少20%生物活饵的用量,每天增加20%微胶囊饲料的用量,15-25日龄期间投喂150-25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25-45日龄期间更换为200-45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5. 0-8. O mg/尾/天,同时增大充气量,使饲料能均匀的分布于水体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优选6. Omg/L以上,氨氮含量小于O. 02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1mg/L,保持养殖水温为26±2°C、盐度为30±1%ο、ρΗ值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饱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本发明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采用创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既能满足仔稚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水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能批量生产,便于储藏、运输和投喂,适合工厂化的苗种生产,同时采用了相应的投喂方法,能够提高黄姑鱼仔稚鱼的生长和成活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2012年4月,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工艺实验室制备了微胶囊饲料。2012年5 6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进行了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养殖效果评价试验。黄姑鱼的仔稚鱼来自试验场培育的亲鱼产卵、孵化所得。卵的孵化温度为26土1°C,孵化出的鱼苗暂养于室内的水泥池中,育苗期间水温26土1°C,盐度为26 28%。。从仔稚鱼孵化后饲喂经过营养强化的轮虫、卤虫,直至试验开始。实施例I 一、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的组成为(以IOOOg计)白鱼粉(粗蛋白为67% ;粗脂肪9%(干重),美国海鲜公司),400g ;磷虾粉(粗蛋白为63. 9% ;粗脂肪为5. 6%(干重),舟山市丰顺鱼粉制品有限公司),150g;鱼肉水解蛋白(粗蛋白为64. 3%,粗脂肪为7. 6%(干重),自制,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白鱼粉制成)50g ;鱿鱼粉(粗蛋白为50. 3% ;粗脂肪为4. 9%(干重),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鱼粉厂),IOOg ;饲料酵母,60g ; α -淀粉,79g ;大豆卵磷脂,50g ;木瓜蛋白酶,20g ;海藻酸钠(粘结剂),10g ;鱼油,30g ;复合维生素,20g ;复合矿物质,20g,牛磺酸(诱食剂和免疫增强剂),IOg ;葡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 ;壳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制作好的饲料营养组成为:水分,7. 32%;粗蛋白,56. 47%;粗脂肪,16. 15%;粗纤维2. 76% ;粗灰分,13. 86% ;食盐,I. 63% ;钙,2. 47% ;总磷,I. 31% ;赖氨酸,3. 43%。二、微胶囊饲料的制备方法
将固体原料和添加剂用超微粉碎机(WFJ系列超微粉碎机,江阴市金科粉碎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粉碎,粒度小于20 μ m。将各种饲料原料按比例称重,小量叠加的原则混合,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全部通过100目筛,然后用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YH系列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常州普耐尔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混合10 min0通过流化床顶喷的方法造粒,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70°C,出风温度为40°C,床温为50°C,空气压强25mPa,螺动泵的流速为I mL/min,泵入水,时间为60min。然后改用流化床底喷方法,将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60°C,出风温度为30°C,床温为40°C,空气压强20mPa,蠕动泵的流速为I mL/min,单批产量2kg,包衣材料为明胶溶液,明胶的用量为IOOg0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100目、80目、60目、40目、30目、20目、10目的振荡筛,
采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三、养殖试验
以15日龄的黄姑鱼仔鱼作为试验材料,全长为O. 5cm。将黄姑鱼仔鱼移入到2个2. 5m3的水泥养殖池中,每池放2万尾。对照组饲喂冷藏的桡足类。试验组经过5天的饲料转换期,即在转换期内逐步降低卤虫的用量(每天减少20%),同时逐步增加微胶囊饲料(对照组桡足类)的用量(每天增加20%)。依据仔稚鱼的大小和摄食口径,微胶囊饲料的粒径和用量以及桡足类的用量随着仔稚鱼的生长而增加。15-25日龄期间投喂150-25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5. 0-8.0 mg/尾/天),25-45日龄期间更换为200-450 μ m粒径。对照组15-25 日龄鱼苗投喂冷藏桡足类(10.0-15.0mg/尾/天)。做到适口、适量、适时。试验期间保持养殖水温为26 ±2°C、盐度为30±1%。、pH值为8. 2±0. 2。溶氧控制在6. Omg/L以上,氨氮含量小于O. 02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Olmg/L。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养殖进行30天,试验组的黄姑鱼的成活率为32. 6%,对照组的成活率为21. 3% ;试验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4. 2cm,对照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3. 6cm。
实施例2
一、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的组成为(以IOOOg计)白鱼粉(粗蛋白为67% ;粗脂肪9%(干重),美国海鲜公司),350g ;磷虾粉(粗蛋白为63. 9% ;粗脂肪为5. 6%(干重),舟山市丰顺鱼粉制品有限公司),180g;鱼肉水解蛋白(粗蛋白为64. 3%,粗脂肪为7.6%(干重),自制,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白鱼粉制成)40g ;鱿鱼粉(粗蛋白为50. 3% ;粗脂肪为4. 9%(干重),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鱼粉厂),120g ;饲料酵母,70g ; α -淀粉,78g ;大豆卵磷脂,40g ;木瓜蛋白酶,25g ;海藻酸钠(粘结剂),12g ;鱼油,22g ;复合维生素,25g ;复合矿物质,25g,牛磺酸(诱食剂和免疫增强剂),12g ;葡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 ;壳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制作好的饲料营养组成为:水分,7. 68% ;粗蛋白,56. 11% ;粗脂肪,16. 25% ;粗纤维2. 66% ;粗灰分,13. 86% ;食盐,I. 63% ;钙,2. 57% ;总磷,I. 38% ;赖氨酸,3. 49%。二、微胶囊饲料的制备方法
将固体原料和添加剂用超微粉碎机(WFJ系列超微粉碎机,江阴市金科粉碎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粉碎,粒度小于20 μπι。将各种饲料原料按比例称重,小量叠加的原则混合,力口入一定比例的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全部通过100目筛,然后用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YH系列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常州普耐尔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混合10 min0通过挤出-滚圆法的方法造粒,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芯材量8%的水,用槽型混合机以转速24rpm,倒料角度105°的工艺条件混合20min,制成含水率均匀的湿材,将制备好的湿材置旋转式颗粒机的不锈钢筛筒中,经旋转挤压,通过50目的网孔形成圆柱条状饲料,并辅以手工破碎的方法成湿颗粒,粒径控制在150 600 μ m,将湿颗粒投入到抛丸机的旋转离心盘内以转速IOrpm抛圆30min制成球丸。然后改用流化床底喷方法,将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50°C,出风温度为20°C,床温为35°C,空气压强15mPa,蠕动泵的流速为O. 5mL/min,单批产量2kg,包衣材料为明胶溶液,明胶的用量为100g。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100目、80目、60目、40目、30目、20目、10目的振荡筛,采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三、养殖试验
以15日龄的黄姑鱼仔鱼作为试验材料,全长为O. 5cm。将黄姑鱼仔鱼移入到2个2. 5m3的水泥养殖池中,每池放2万尾。对照组饲喂冷藏的桡足类。试验组经过5天的饲料转换期,即在转换期内逐步降低卤虫的用量(每天减少20%),同时逐步增加微胶囊饲料(对照组桡足类)的用量(每天增加20%)。依据仔稚鱼的大小和摄食口径,微胶囊饲料的粒径和用量以及桡足类的用量随着仔稚鱼的生长而增加。15-25日龄期间投喂150-25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5. 0-8.0 mg/尾/天),25-45日龄期间更换为200-450 μ m粒径。对照组15-25 日龄鱼苗投喂冷藏桡足类(10.0-15.0mg/尾/天)。做到适口、适量、适时。试验期间保持 养殖水温为26 ±2°C、盐度为30±1%。、pH值为8. 2±0. 2。溶氧控制在5. Omg/L以上,氨氮含量小于O. 02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1mg/L。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养殖进行30天,试验组的黄姑鱼的成活率为30. 5%,对照组的成活率为21. 1% ;试验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4. 0cm,对照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3. 7cm。
实施例3
一、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的组成为(以IOOOg计)白鱼粉(粗蛋白为67% ;粗脂肪9%(干重),美国海鲜公司),450g ;磷虾粉(粗蛋白为63. 9% ;粗脂肪为5. 6%(干重),舟山市丰顺鱼粉制品有限公司),120g;鱼肉水解蛋白(粗蛋白为64. 3%,粗脂肪为7. 6%(干重),自制,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白鱼粉制成)60g ;鱿鱼粉(粗蛋白为50. 3% ;粗脂肪为4. 9%(干重),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鱼粉厂),80g ;饲料酵母,50g ; α -淀粉,80g ;大豆卵磷脂,60g ;木瓜蛋白酶,15g ;海藻酸钠(粘结剂),8g ;鱼油,38g ;复合维生素,15g ;复合矿物质,15g,牛磺酸(诱食剂和免疫增强剂),8g ;葡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 ;壳聚糖(免疫增强剂),O. 5g。制作好的饲料营养组成为水分,7. 52% ;粗蛋白,56. 25% ;粗脂肪,16. 1% ;粗纤维2. 44% ;粗灰分,13. 95% ;食盐,I. 89% ;钙,2. 47% ;总磷,I. 95% ;赖氨酸,3. 74%。二、微胶囊饲料的制备方法
将固体原料和添加剂用超微粉碎机(WFJ系列超微粉碎机,江阴市金科粉碎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粉碎,粒度小于20 μ m。将各种饲料原料按比例称重,小量叠加的原则混合,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全部通过100目筛,然后用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YH系列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常州普耐尔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混合10 min。采用高效湿法制粒机制成微粒,将混合后的饲料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通过50目的网目制成微粒。然后改用流化床底喷方法,将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70°C,出风温度为40°C,床温为45°C,空气压强25mPa,蠕动泵的流速为I. 5 mL/min,单批产量2kg,包衣材料为明胶溶液,明胶的用量为100g。
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100目、80目、60目、40目、30目、20目、10目的振荡筛,
采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三、养殖试验
以15日龄的黄姑鱼仔鱼作为试验材料,全长为O. 5cm。将黄姑鱼仔鱼移入到2个2. 5m3的水泥养殖池中,每池放2万尾。对照组饲喂冷藏的桡足类。试验组经过5天的饲料转换期,即在转换期内逐步降低卤虫的用量(每天减少20%),同时逐步增加微胶囊饲料(对照组桡足类)的用量(每天增加20%)。依据仔稚鱼的大小和摄食口径,微胶囊饲料的粒径和用量以及桡足类的用量随着仔稚鱼的生长而增加。15-25日龄期间投喂150-25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5. 0-8.0 mg/尾/天),25-45日龄期间更换为200-450 μ m粒径。对照组15-25日龄鱼苗投喂冷藏桡足类(10.0-15.0mg/尾/天)。做到适口、适量、适时。试验期间保持养殖水温为26 ±2°C、盐度为30±1%。、pH值为8. 2±0. 2。溶氧控制在6. Omg/L以上,氨氮·含量小于O. 02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1mg/L。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养殖进行30天,试验组的黄姑鱼的成活率为29. 9%,对照组的成活率为21. 6% ;试验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3. 9cm,对照组黄姑鱼的平均全长为3. 5cm。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30% — 50%、磷虾粉10% — 20%、鱿鱼粉5% —15%、鱼肉水解蛋白2% — 8%、饲料酵母3%—9%、a -淀粉7. 5%—8. 5%、大豆卵磷脂2% — 8%、木瓜蛋白酶1% — 3%、鱼油1% — 5%、复合维生素1% — 3%、复合矿物质1% — 3%、粘结剂0. 5%— I. 5%、免疫增强剂0. 05%—0. 15%、诱食剂0.5%—I. 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35% — 45%、磷虾粉12% —18%、鱿鱼粉8% —12%、鱼肉水解蛋白4%—6%、饲料酵母5% — 7%、a -淀粉7. 8% — 8%、大豆卵磷脂4% — 6%、木瓜蛋白酶I. 5% — 2. 5%、鱼油2% — 4%、复合维生素I. 5% — 2. 5%、复合矿物质I. 5% — 2. 5%、粘结剂0. 8%— I. 2%、免疫增强剂 0. 08%—0. 12%、诱食剂 0. 8%—I. 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白鱼粉40%、磷虾粉15%、鱿鱼粉10%、鱼肉水解蛋白5%、饲料酵母6%、 a -淀粉7. 9%、大豆卵磷脂5%、木瓜蛋白酶2%、鱼油3%、复合维生素2%、复合矿物质2%、粘结剂1%、免疫增强剂0. 1%、诱食剂1%,其中所述粘结剂为海藻酸钠,所述免疫增强剂为葡聚糖和壳聚糖,所述诱食剂为牛磺酸。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各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的比例称重、混合,先用手工充分混合,通过100目筛网,然后用混合机进行混合; 3)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将制成的微粒饲料采用流化床底喷或用糖衣机进行包衣,将包衣液均匀的喷涂在饲料表面,制成微胶囊饲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胶的水溶液、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玉米醇溶蛋白的乙醇溶液、树脂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 5)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不同目数的振荡筛,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 6)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芯材量5% —10%的水,用槽型混合机以转速20— 30rpm、倒料角度100—120°的工艺条件混合10 — 30min,制成含水率均匀的湿材,将制备好的湿材置于旋转式颗粒机的不锈钢筛筒中,经旋转挤压,通过网孔形成圆柱条状饲料,并辅以手工破碎的方法成湿颗粒,粒径控制在150 600 ym,将湿颗粒投入到抛丸机的旋转离心盘内以转速5—15rpm抛圆20—40min制成球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芯材量8%的水,用槽型混合机以转速24rpm,倒料角度105°的工艺条件混合20min,制成含水率均匀的湿材,将制备好的湿材置于旋转式颗粒机的不锈钢筛筒中,经旋转挤压,通过50目的网孔形成圆柱条状饲料,并辅以手工破碎的方法成湿颗粒,粒径控制在150 600 ym,将湿颗粒投入到抛丸机的旋转离心盘内以转速IOrpm抛圆30min制成球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高效湿法制 粒机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饲料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通过一定目数的网目制成微粒,微粒的大小可依据网目的大小进行调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0. 5—1. 5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60— 80°C、出风温度为30— 50°C、床温40— 60°C、压缩空气压强20— 30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150 600 Um之间;步骤4)中采用流化床底喷的方法进行包衣,用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50— 70°C,出风温度为20— 40°C,床温为35— 45°C,空气压强15 — 25mPa,蠕动泵的流速为0. 5— I. 5 mL/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l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0°C、出风温度为40°C、床温50°C、压缩空气压强25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150 600 u m之间;步骤4)中采用流化床底喷的方法进行包衣,用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60°C,出风温度为30°C,床温为40°C,空气压强20mPa,蠕动泵的流速为lmL/min。
10.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黄姑鱼鱼苗进行5天的饲料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每天减少20%生物活饵的用量,每天增加20%微胶囊饲料的用量,15-25日龄期间投喂150-250 u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25-45日龄期间更换为200-450 u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5. 0-8. 0 mg/尾/天,同时增大充气量,使饲料能均匀的分布于水体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优选6. Omg/L以上,氨氮含量小于0. 02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 0lmg/L,保持养殖水温为26±2°C、盐度为30±1%。、pH值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饱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姑鱼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由白鱼粉、磷虾粉、鱿鱼粉、鱼肉水解蛋白、饲料酵母、α-淀粉、大豆卵磷脂、木瓜蛋白酶、鱼油、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粘结剂、免疫增强剂、诱食剂等原料制成,本发明采用创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既能满足仔稚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水中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能批量生产,便于储藏、运输和投喂,适合工厂化的苗种生产,同时采用了相应的投喂方法,大大提高了黄姑鱼的成活率,增大了黄姑鱼的体型,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23K1/10GK102845653SQ20121038935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谢中国, 楼宝, 王芙蓉, 史会来, 徐冬冬, 詹炜, 毛国民, 辛俭 申请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