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227806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GV-acyl-homoserine lactones, AHL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的胞间通讯信号分子,由其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参与细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如色素形成、抗生素合成、生物膜形成、致病因子的产生等。AHL在细菌中研究的比较多,近年的研究表明,AHL不仅可以被细菌感知,而且可以被植物感知,进而调控植物产生相应的细胞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用8-l(^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2-4个小时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8-l(^g/ml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然后将培养后的拟南芥幼苗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S-lOP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每株幼苗每次喷施总量为20-30μ8,总共喷施3次。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借助于诱导因子激发植物整体的抗性水平,促进拟南芥生长,增强拟南芥的免疫能力,抵抗病原物的侵染,AHL自身不对病原菌起作用,不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有别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防治,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大需求。本发明用lOPg/ml的AHL溶液处理拟南芥种子后,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0% ;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AHL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能促进拟南芥根系的生长,并能提高拟南芥幼苗对盐的耐受性;土壤中栽种的拟南芥幼苗喷施IOPg/ml的AHL20天后,在拟南芥上接种丁香假单胞杆菌DC3000,发现AHL可以诱导植物抗病性增加。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本实施例的步骤为用10μδ/πι1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3个小时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lOPg/ml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然后将培养后的拟南芥幼苗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IOP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每株幼苗每次喷施总量为20-30μ8,总共喷施3次。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Pg/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9Pg/ml。
权利要求
1.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8-10μ8/πι1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2_4个小时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8-l(^g/ml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然后将培养后的拟南芥幼苗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S-lOP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每株幼苗每次喷施总量为20-30μ8,总共喷施3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是用8-10μ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8-10μg/ml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总共喷施3次。本发明方法借助于诱导因子激发植物整体的抗性水平,促进拟南芥生长,增强拟南芥的免疫能力,抵抗病原物的侵染,AHL自身不对病原菌起作用,不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有别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防治,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大需求。
文档编号A01G7/06GK102870527SQ2012103889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宋水山, 贾振华, 马宏, 刘方, 赵芊 申请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