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型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型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适于在农村小块田梯田上耕作的小型水稻脱粒机。
背景技术
水稻脱粒机(或收割机)是农业上最常使用的农业机械之一,目前市面上的水稻收割机,大多是大型的联合收割机。这类收割机将割禾器、脱粒器、发动机及行走装置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水稻收割链。然而,正因如此,这类机型结构非常复杂,非常笨重,往往只能在平原或交通方便的地块上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田地大都七零八散,大部分的耕田均为小块型或梯田型,这使得传统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型根本无法在农村应用,导致目前我国农村水稻的收割依然采用人工割禾、人工脱粒的方式进行,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目前大型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体型庞大笨重,价格高,不适于我国农村小块田梯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水稻脱粒机,该脱粒机不仅能提高收割效率数倍以上,结构也非常简单,轻便,I 2人即可将其抬起,适合在农村梯田小块田上耕作。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汽油发动机代替柴油机、以塑料行走轮代替铁质坦克轮、用空心不锈刚管制成谷仓支架,用薄铁皮制成托谷盆,并用帆布围成谷仓,同时取消切割器和驾驶座。由于使用了的材料都较为轻便,加之没有切割器和驾驶座,因而大大减轻了整机的重量。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由汽油发动机带动行走轮行走,同时通过传送带带动打谷轮与拨禾轮旋转进行拨禾与脱粒,谷物被打谷轮脱粒后飞射在谷仓内,四处飞溅的谷物被帆布盖阻挡,掉脱在托谷盆上。禾苗则被整机压弯在稻田里。所述行走轮,除轴心外,都采用轻质材料,造型与功能跟坦克轮相同,轴心外端装载着支架,以支撑汽油发动机和齿轮。行走轮由发动机驱动,带动整机缓慢前进。所述打谷轮,轴心两端安装了齿轮,由汽油发动机带动齿轮进而带动打谷轮旋转,打谷轮轴心上安装着打谷齿,旋转的打谷轮能快速将水稻脱粒。所述谷仓,由谷仓支架建立,底面由薄块皮制成的托谷盒托住,外侧与盖顶由帆布围成,可以防止脱落的谷物四处飞溅,并收集谷物。托谷盆后侧有可拆卸的仓门,仓内谷物达到一定重量时可打开仓门,倒出谷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收割机收割效率的基础上,简化了收割机的结构,同时采用轻便的部件与材料,使得整机的重量大大减轻了,并且价格也大幅下降,非常适合在农村梯田小块田上耕作,能较好地满足我国农村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要求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打谷轮结构示意图。图中,I扶手、2谷仓支架、3顶篷、4发动机、5行走轮、6发动机支架、7履带、8轮带、9齿轮支架、10 —号齿轮、11 二号齿轮、12打谷轮、13拨禾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履带7上装载着四个行走轮5,行走轮5的转轴上装载着扶手I、谷仓支架2、发动机支架6与齿轮支架9,并依次支撑起谷仓14、发动机4和齿轮10、11。一号齿轮10装载打谷轮12,二号齿轮装载拨禾轮13。为减轻整机的重量,发动机一般为汽油发动机,作为整个机器的动力装置,带动行走轮5、打谷轮12、拨禾轮13转动。在图I所述实施例中,谷仓支架上安装托谷盘14,上部用帆布围成顶篷,托谷盆后侧有可拆卸的仓门,盆内谷物达到一定重量时可打开仓门,倒出谷物。在图I所述实施例中,脱粒机通常不设置切割器和驾驶座,操作者扶着扶手I步行跟进即可,禾苗也不拨起,只被整机压弯在稻田里。
权利要求
1.移动型水稻脱粒机,由扶手、行走轮、发动机、谷仓、齿轮、打谷轮、拨禾轮依次装载而成,其特征是谷仓为由薄铁皮托谷盘、轻质支架构成,上部用帆布围成顶篷,托谷盆后侧有可拆卸的仓门,盆内谷物达到一定重量时可打开仓门,倒出谷物。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型水稻脱粒机,其特征是以汽油发动机代替柴油机,作为整机的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型水稻脱粒机,其特征是没有设置切割器和驾驶座,操作者需扶着扶手步行跟进,禾苗也不拨起,只被整机压弯在稻田里。
全文摘要
本发明移动型水稻脱粒机,由扶手、行走轮、发动机、谷仓、齿轮、打谷轮、拨禾轮依次装载而成,以汽油发动机代替柴油机、用轻质材料制成谷仓支架,用薄铁皮制成托谷盆,并用帆布围成谷仓,同时取消切割器和驾驶座,因而整机较轻,1~2人即可将其抬起,非常适合在我国在农村梯田小块田上耕作。
文档编号A01F7/04GK102939828SQ2012104068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叶耀平 申请人:叶耀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