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脲反应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硫酸脲反应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硫酸脲反应槽。
背景技术
在复合肥的生产中,需要将尿素和硫酸混合反应生成硫酸脲中间体。由于是放热反应,在生产中需要不断降温,以维持反应的正常进行和保障生产安全。现有的硫酸脲反应槽大都不具备连续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可连续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 硫酸脲反应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酸脲反应槽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搅拌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壳体的内表面敷设耐腐蚀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硫酸导入管和排气管,在壳体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桨叶,所述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桨叶的桨叶偏转方向相反;驱动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硫酸脲反应槽可以用于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酸脲反应槽包括壳体I、安装在壳体I内的搅拌器,壳体I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 4,用于向壳体I的内腔中投放尿素等生产原料。壳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5,用于硫酸脲的排出。壳体I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 10和冷却水出口 11,从冷却水入口 10输入的冷却水经过水套换热以后从冷却水出口 11排出,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壳体I的内表面敷设耐腐蚀保护层11,防止金属的壳体收到硫酸的腐蚀。所述壳体I上还设置有硫酸导入管7和排气管8,分别用于导入硫酸和释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保持壳体I内外压力平衡。在壳体I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上固定安装有上搅拌桨叶9和下搅拌桨叶6,所述上搅拌桨叶9和下搅拌桨叶6的桨叶偏转方向相反;驱动轴3与驱动电机1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2工作的时候带动驱动轴3旋转,由于上搅拌桨叶9和下搅拌桨叶6的桨叶偏转方向相反,上搅拌桨叶9推动 物料向下运动,下搅拌桨叶6推动物料向上运动,搅拌更彻底均匀,有利于连
续生广和提1 广品质量。
权利要求1.硫酸脲反应槽,包括壳体(I)、安装在壳体(I)内的搅拌器,壳体(I)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4),壳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5),壳体(I)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 10)和冷却水出口( 11 ),壳体(I)的内表面敷设耐腐蚀保护层(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还设置有硫酸导入管(7)和排气管(8),在壳体(I)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驱动轴(3 ),所述驱动轴(3 )上固定安装有上搅拌桨叶(9 )和下搅拌桨叶(6 ),所述上搅拌桨叶(9)和下搅拌桨叶(6)的桨叶偏转方向相反;驱动轴(3)与驱动电机(12)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硫酸脲反应槽。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搅拌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壳体的内表面敷设耐腐蚀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硫酸导入管和排气管,在壳体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桨叶,所述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桨叶的桨叶偏转方向相反;驱动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该硫酸脲反应槽可以用于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文档编号C05C9/00GK202460628SQ20122009031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付增传, 曹广峰, 王恒涛, 石兆军, 魏琏任 申请人:山东金山化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