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的一种辅料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浮剂的一种辅料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切粉碎加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悬浮剂的一种辅料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黄原胶是悬浮剂生产中很重要的一种辅料,目前,国内外相关悬浮剂生产黄原胶加料方法是将黄原胶加入配有一台高剪切机的配制釜中,达到混合的目的,由于所有物料均经过剪切,使得设备能耗高,并且会出现黄原胶粘壁现象,使物料品质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悬浮剂的一种辅料添加装置,它能耗低,发热量小,可稳定均匀混合黄原胶,不会出现黄原胶粘壁的现象,使得物料品质达到预期的要求。·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高效剪切胶体磨I和过渡釜2组成;高效剪切胶体磨I与过渡釜2之间通过塑料管道连接。所述的高效剪切胶体磨I是由电机3、转子4、定子5和外壳6组成;外壳6内设置有定子5,定子5与转子4的一端连接,转子4的另一端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电机3的高速运转下,黄原胶和水的混合溶液由过渡釜2进入到高效剪切胶体磨I内粉碎混合,经泵抽送到过渡釜2中,如此循环,直至黄原胶和水混合均匀。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当关闭反应釜管道阀门,打开循环阀门和储罐底部的阀门,把所需剪切的料放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储罐里,启动高效剪切胶体磨1,在电机3高速旋转下,辅料从进口进入高剪切破碎区后,通过电机3带动转子4和定子5高速剪切,将固体辅料迅速破碎后,达到细化、均质、粉碎的目的,后经出口送出,取样分析达到粒径要求后,关闭循环阀门,打开通向反应釜的阀门,把料液打入釜内。本实用新型能耗低,发热量小,可稳定均匀混合黄原胶,不会出现黄原胶粘壁的现象,使得物料品质达到预期的要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剪切胶体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高效剪切胶体磨I和过渡釜2组成;高效剪切胶体磨I与过渡釜2之间通过塑料管道连接。所述的高效剪切胶体磨I是由电机3、转子4、定子5和外壳6组成;外壳6内设置有定子5,定子5与转子4的一端连接,转子4的另一端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
在电机3的高速运转下,黄原胶和水的混合溶液由过渡釜2进入到高效剪切胶体磨I内粉碎混合,经泵抽送到过渡釜2中,如此循环,直至黄原胶和水混合均匀。[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艺流程当关闭反应釜管道阀门,打开循环阀门和储罐底部的阀门,把所需剪切的料放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储罐里,启动高效剪切胶体磨1,在电机3高速旋转下,辅料从进口进入高剪切破碎区后,通过电机3带动转子4和定子5高速剪切,将固体辅料迅速破碎后,达到细化、均质、粉碎的目的,后经出口送出 ,取样分析达到粒径要求后,关闭循环阀门,打开通向反应釜的阀门,把料液打入釜内。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耗低,发热量小,可稳定均匀混合黄原胶,不会出现黄原胶粘壁的现象,使得物料品质达到预期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辅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高效剪切胶体磨(I)和过渡釜(2)组成;高效剪切胶体磨(I)与过渡釜(2)之间通过塑料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辅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剪切胶体磨(I)是由电机⑶、转子⑷、定子(5)和外壳(6)组成;外壳(6)内设置有定子(5),定子(5)与转子(4)的一端连接,转子(4)的另一端与电机(3)的动カ输出轴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辅料添加装置,它涉及剪切粉碎加料装置领域。它是由高效剪切胶体磨(1)和过渡釜(2)组成;高效剪切胶体磨(1)与过渡釜(2)之间通过塑料管道连接。它能耗低,发热量小,可稳定均匀混合黄原胶,不会出现黄原胶粘壁的现象,使得物料品质达到预期的要求。
文档编号B02C18/22GK202570314SQ20122011395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周长结, 李晓林 申请人: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