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6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筏式吊笼养殖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浅海养殖方式。由于笼具长期浸没在水中,这些养殖笼具的存在给附着生物如藤壶、海鞘、贻贝等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基质和生活条件,这些污损性生物的附着对养殖贝类的生长及养殖网笼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养殖在网笼里的贝类主要是靠摄取水交换带来的食物,而养殖网笼上的附着生物会堵塞养殖笼目,致使笼内外水交换量减少,在网笼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外界饵料供应受阻,养殖贝类的新陈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笼外,导致养殖笼内小环境恶化,有利于有害病 原菌的滋生,从而导致疾病的爆发。同时,笼内养殖种类排出的大量代谢废物和有机碎屑为笼外的附着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养殖网笼本身也构成了一个有利于附着生物生长的小生态环境;其次,附着生物的大量附着会造成网孔堵塞,水流不畅,养殖网具的阻力增加,重量加大,使得网笼在自然海区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增大,造成漂移和磨损,大大影响网笼的使用寿命,再加上附着生物本身生命活动对网线的侵蚀作用及人们在清理附着生物操作过程中对网具的物理损伤,也会缩短笼具的使用寿命。筏式笼养的日常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分苗、清理死苗、倒笼等,而这些操作都需要将笼具提出水面来进行,目前,提笼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一线养殖人员靠蛮力来完成,采用的保护措施主要依靠手套,而佩戴手套会大大影响操作的灵活性,所以养殖人员往往采取徒手操作,而由于笼具非常沉重,且编织笼具用的材料多为尼龙材料,细且光滑,导致操作过程中极易勒伤手指。目前,水产养殖上进行重物的提拉等海上作业主要依靠绞车来完成,海上作业常用的绞车类型主要包括电动绞车和手动绞车,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作业一般采用电动绞车,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一般采用手动绞车。从理论上来讲,养殖笼具的日常管理可以采用手动绞车来完成,但开展水产养殖的养殖面积动耶几万、几十万亩,使用的养殖笼具数量非常庞大,养殖公司一般分成多个生产小队来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不可能在每部非机动工作船上配备手动绞车,因此,目前的操作多依赖于徒手或佩戴手套的原始手工操作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它克服了手动绞车成本较高、无法普及;徒手手工操作对人身安全有潜在风险;佩戴手套操作不够灵活、工作效率低等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包括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所述排钩焊接于连接体前端,所述连杆与连接体后端固接,所述把手固接于连杆尾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材料均为不锈钢。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方便携带便于普及。
图I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I.连接体,2.连杆,3.排钩,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包括连杆2、连接体I、排钩3和把手4,所述排钩3焊接于连接体I前端,所述连杆2与连接 体I后端固接,所述把手4固接于连杆2尾端。优选的,所述连杆2、连接体I、排钩3和把手4材料均为不锈钢。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所述排钩焊接于连接体前端,所述连杆与连接体后端固接,所述把手固接于连杆尾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材料均为不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笼具日常管理的助力机械手装置。其包括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所述排钩焊接于连接体前端,所述连杆与连接体后端固接,所述把手固接于连杆尾端。所述连杆、连接体、排钩和把手材料均为不锈钢。它克服了手动绞车成本较高、无法普及;徒手手工操作对人身安全有潜在风险;佩戴手套操作不够灵活、工作效率低等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663988SQ20122026560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蒋增杰, 方建光, 梁翻鹏, 张华跃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