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丰富、含水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置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力,利用生物技术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如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好氧堆肥处理等,使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能够经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后转换成沼气,用于燃烧发电或制成压缩天然气,而发酵后的剩余物能够经好氧堆肥处理后作为优质的有机肥,从而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然而在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处理时,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因此需要首先对餐厨垃圾中的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进行破碎、分类、筛选后,才能对这些餐厨垃圾进行后续的处理。目前,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始阶段,因技术的局限性,致使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相对滞后。尤其是对餐厨垃圾进行前分选处理的方法更是匮乏,这就使得餐厨垃圾在前道工序的处理过程中很难将有机物质中的重物质破碎,一旦这些餐厨垃圾排入污水管道中,容易造成污水管道堵塞,并且餐厨垃圾在前道工序的除杂破碎处理过程中很难将有机物质中的营养物质全部破碎为均匀的有机物颗粒(颗粒粒径< 5_),不利于餐厨垃圾后续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它实现了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破碎,并且在破碎过程中能够将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能够有效的结合破碎与分选两个工段,减小了工艺复杂程度,提高了工艺的机械化程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罐体下部为锥顶向下的锥筒状,其锥顶通过闸阀与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连接,锥筒侧壁设有有机物碎粒排出口,所述罐体内垂直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可转动的支撑在一支承座中,且转轴的上端伸出支承座外,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设于罐体内的支架上,该支架上留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空间,所述转轴上设有螺旋桨叶和刀盘,刀盘位于螺旋桨叶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位于罐体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下部设有存留槽,存留槽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的另一端设有出渣口。所述支承座中设有轴承和水密封。所述电机安装固定在机架或罐体外壁上。[0008]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支架包括支脚和固定在支脚上的轴承座,支脚上设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条形孔,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轴承座中。所述刀盘为长方形或十字形。所述刀盘的边上设置有若干个带刃的切割齿。所述带刃的切割齿可拆卸的安装在刀盘的边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存留槽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高于排污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罐体下部为锥顶向下的锥筒状,其锥顶通过闸阀与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连接,锥筒侧壁设有有机物碎粒排出口,所述罐体内垂直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可转动的支撑在一支承座中,且转轴的上端伸出支承座外,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设于罐体内的支架上,该支架上留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空间,所述转轴上设有螺旋桨叶和刀盘,刀盘位于螺旋桨叶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位于罐体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下部设有存留槽,存留槽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的另一端设有出渣口。这样使餐厨垃圾经进料口进入罐体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上的螺旋桨叶和刀盘同轴转动,使餐厨垃圾能够在螺旋桨叶的上下翻滚搅拌和破碎刀盘的离心破碎作用下,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全部破碎为均匀的有机物颗粒(颗粒粒径< 5mm),餐厨垃圾中的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被击打成碎块,并向罐体的下部聚集,聚集在罐体下部的重物质、污水、污泥经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排入螺旋输送机的存留槽中,通过存留槽进行沉淀、过滤、分离,污泥和污水通过存留槽底端的排污口排出,重物质通过螺旋输送机另一端的出渣口排出;同时聚集在罐体下部的有机物颗粒直接通过有机物碎粒排出口输送到后续的工序中,以实现餐厨垃圾后续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破碎,并且在破碎过程中能够将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能够有效的结合破碎与分选两个工段,减小了工艺复杂程度,提高了工艺的机械化程度,具有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机架,2为罐体,2a为进料口,2b为有机物碎粒排出口,3为转轴,4为支承座,5为支架,51为支脚,51a为条形孔,52为轴承座,6为螺旋桨叶,7为刀盘,7a为带刃的切割齿,8为电机,9为闸阀,10为管式螺旋输送机,IOa为进料端,IOb为出洛口,11为存留槽,Ila为排污口,12为小皮带轮,13为大皮带轮,14为三角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装置包括机架I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罐体2,本实施例中罐体2采用复合型材料焊接而成,罐体的外层为碳钢,内层为不锈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腐蚀性的优点。所述罐体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2a,使餐厨垃圾能够通过进料口 2a输送进入罐体2中。罐体下部为锥顶向下的锥筒状,其锥顶通过闸阀9与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进料端IOa连接,使餐厨垃圾中的污泥、污水、重物质残渣等能够排放到管式螺旋输送机10中,进行分类排放;锥筒侧壁设有有机物碎粒排出口 2b,有机物碎粒排出口 2b可为一个,设置在锥筒的一侧侧壁上,也可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锥筒的两侧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有机物碎粒排出口 2b为两个,两个机物碎粒排出口 2b分别通过对应的管道、螺杆泵与后续的处理装置连接,以完成餐厨垃圾后续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所述罐体2内垂直设置一转轴3,所述转轴的上端可转动的支撑在一支承座4中,且转轴的上端伸出支承座4外,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8连接,本实施例的支承座4中设有轴承和水密封,轴承为滑动轴承,既能保证转轴3的自由转动,又能保证转轴的水密封性;所述电机8可安装固定在机架I上,也可安装固定在罐体2外壁上,方便使用,并且所述电机8为变频电机,不仅能够保证设备小型化、增加舒适性,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由小皮带轮12、大皮带轮13、三角皮带14组成,其中小皮带轮12安装在电机8上,大皮带轮13安装在转轴3上,小皮带轮12与大皮带轮13之间通过三角皮带14连接,具有高载荷、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以及安装调整方便等优点。所述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设于罐体内的支架5上,所述支架5包括支脚51和固定在支脚上的轴承座52,支脚51上设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条形孔51a,本实施例的支脚51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在罐体内,支脚51为三脚支脚或四脚支脚,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轴承座52中,使其能够对转轴3形成支撑,并保证转轴3的自由转动。所述支架5上留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空间,保证了餐厨垃圾的流通,以防止餐厨垃圾堆积在支脚51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影响餐厨垃圾的排放。所述转轴2上设有螺旋桨叶6和刀盘7,刀盘7位于螺旋桨叶6的下方,其中螺旋桨叶6用于上下翻滚和搅动餐厨垃圾,使餐厨垃圾能够得到均匀搅拌,形成均质;所述刀盘7为长方形或十字形,所述刀盘7的边上设置有若干个带刃的切割齿7a,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打击和切割,本实施例中刀盘7为长方形,该刀盘采用表面淬火处理的合金工具钢材料制作而成,该刀盘的边上设置有14个带刃的切割齿7a,14个带刃的切割齿7a均布在刀盘的两条长边上,以达到最佳的打击和切割效果,使餐厨垃圾在刀盘7的打击和切割作用下,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全部破碎为均匀的有机物颗粒(颗粒粒径< 5mm),以利于餐厨垃圾后续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同时餐厨垃圾中的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被击打成碎块,以便于排出。当然,刀盘7也可为三角形。所述带刃的切割齿7a可拆卸的安装在刀盘7的边上,本实施例中带刃的切割齿7a与刀盘7采用螺纹连接,方便安装、拆卸以及更换。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位于罐体2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进料端IOa下部设有存留槽11,存留槽11内设置有过滤网,存留槽底端设有排污口 11a,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另一端设有出渣口 10b,该出渣口 IOb的高度高于排污口 Ila的高度,这样使排入管式螺旋输送机10中的污泥和污水能够经存留槽11沉淀、过滤后由排污口 Ila排出,同时排入管式螺旋输送机10中的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能够经存留槽11沉淀、分离后,在螺旋的转动下,由出渣口 IOb排出,以实现餐厨垃圾的分类排放,从而将餐厨垃圾中的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能够有效的结合破碎与分选两个工段,减小了工艺复杂程度,提高了工艺的机械化程度。使用时,餐厨垃圾经罐体上端的进料口进入罐体中,在螺旋桨叶的上下翻滚搅拌和刀盘的离心破碎作用下,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全部破碎为均匀的有机物颗粒(颗粒粒径< 5mm),餐厨垃圾中的金属、碎骨、竹木、陶瓷等重物质被击打、切割成碎块,并向罐体的下部聚集,聚集在罐体下部的重物质、污水、污泥经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排入螺旋输送机的存留槽中,通过存留槽进行沉淀、过滤、分离,污泥和污水通过存留槽底端的排污口排出,重物质通过螺旋输送机另一端的出渣口排出,而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颗粒直接由罐体下部的有机物碎粒排出口输送到后续的工序中,使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能够经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后转换成沼气,用于燃烧发电或制成压缩天然气,并且发酵后的剩余物能够经好氧堆肥处理后作为优质的有机肥,从而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包括机架(I)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的上端设有进料ロ(2a),罐体下部为锥顶向下的锥筒状,其锥顶通过闸阀(9)与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进料端(IOa)连接,锥筒侧壁设有有机物碎粒排出ロ(2b),所述罐体(2)内垂直设置ー转轴(3),所述转轴的上端可转动的支撑在ー支承座(4)中,且转轴的上端伸出支承座(4)タト,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8)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设于罐体内的支架(5)上,该支架(5)上留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空间,所述转轴(2)上设有螺旋桨叶(6)和刀盘(7),刀盘(7)位于螺旋桨叶(6)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位于罐体(2)的下方,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进料端(IOa)下部设有存留槽(11),存留槽底端设有排污ロ(11a),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另一端设有出渣ロ(IOb)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4)中设有轴承和水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安装固定在机架(I)或罐体(2)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为变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支脚(51)和固定在支脚上的轴承座(52),支脚(51)上设有供餐厨垃圾通过的条形孔(5Ia),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轴承座(52)中。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为长方形或十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7)的边上设置有若干个带刃的切割齿(7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刃的切割齿(7a)可拆卸的安装在刀盘(7)的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10)的存留槽(11)内设置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螺旋输送机(10)的出渣ロ(IOb)高于排污ロ(11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装置,包括机架和罐体,罐体上端设进料口,罐体下部为锥顶向下的锥筒状,其锥顶通过闸阀与管式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连接,锥筒侧壁设有有机物碎粒排出口,罐体内垂直设置一转轴,转轴的上端可转动的支撑在支承座中,且伸出支承座外,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转轴下端可转动的支撑在设于罐体内的支架上,支架上留有空间,转轴上设螺旋桨叶和刀盘,刀盘位于螺旋桨叶下方,管式螺旋输送机位于罐体下方,其进料端下部设有存留槽,存留槽底端设有排污口,管式螺旋输送机另一端设有出渣口。它实现了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破碎,并能结合破碎与分选两个工段,减小工艺复杂程度,提高工艺的机械化程度。
文档编号B02C18/22GK202803340SQ201220406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王传顺, 李建白, 向科, 周建平, 杨华, 凌三洪, 李春福 申请人:重庆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