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碎纸机要实现碎纸刀的正转和反转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电路控制,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而切换马达的正转和反转,进而带动碎纸刀正转和反转;虽然其结构简单,但需要电路控制,第一,电路板受各种环境影响,电路板容易出现故障,第二,电路控制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可能出现误动作,第三,电路板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较高,该种碎纸机的马达成本较高,第四,对马达的损伤极大,在马达正反转切换时,马达内的碳刷将产生剧烈的火花,马达易烧机、易损坏,寿命亦较短。现有技术中还有一部分碎纸机是通过切换马达转轴上的齿轮传动,使马达接入带动碎纸刀正转的第一传动链或接入带动碎纸刀反转的第二传动链,依靠改变齿轮接入位置或接入齿轮的数量而改变其传动方向,从而实现碎纸刀棒的正转和反转,此方案的碎纸机在切换碎纸刀的正反转时,切换过程中齿轮仍在高速旋转,易破坏齿轮及传动机构,噪音比较大,马达的成本高,而且在换向的时候容易发生卡死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通过机械控制装置与永磁同步电机的配合,实现碎纸机正反转的顺畅换向,避免发生永磁同步电机被卡死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包括碎纸装置,所述碎纸装置连接有永磁同步电机,所述碎纸装置设置有动力传输系统和碎纸刀棒,所述动力传输系统一传动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另一传动端连接碎纸刀棒,所述碎纸机设置有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方向并防止永磁同步电机卡死的机械控制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控制装置是用于堵转碎纸刀棒而迫使永磁同步电机换向旋转的机械堵转换向机构;所述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换向拨钮、离合齿轮组、扭簧和堵转插杆,所述离合齿轮组啮合于动力传输系统和永磁同步电机之间,所述换向拨钮滑动连接于碎纸装置,所述碎纸刀棒连接有堵转齿轮,所述堵转插杆滑动连接并堵转于碎纸刀棒的堵转齿轮之间,所述换向拨钮抵接于离合齿轮组,所述扭簧抵顶于换向拨钮和堵转插杆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离合齿轮组包括外齿轮和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套设于外齿轮的内腔,所述外齿轮的内腔设置有卡块I,所述内齿轮设置有卡块II,所述卡块I和卡块II相互抵接,所述外齿轮和内齿轮抵接有弹性元件。作为优选,所述外齿轮的背面设置有凸台,所述换向拨钮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换向拨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挡块,所述倾斜挡块抵顶于扭簧。作为优选,所述换向拨钮的一端设置滑槽,所述换向拨钮通过滑槽可滑动连接于离合齿轮组的转轴,所述凹槽设置于滑槽的中部;所述堵转插杆包括上堵齿和下堵齿,所述上堵齿和下堵齿之间连接有过渡杆;所述下堵齿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的下方,所述上堵齿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的上方,所述堵转插杆还抵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倾斜挡块设置有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控制堵转插杆与堵转齿轮的三种不同堵转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电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设置有三个档位,中间为断开档位,两端为闭合档位;所述换向拨钮的上部向外侧延伸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于电源开关的拨动钮键。作为优选,所述换向拨钮的顶部连接有按钮盖。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预紧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外齿轮的内腔和内齿轮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圆环槽,所述预紧弹簧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圆环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包括碎纸装置,碎纸机设置有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方向并防止永磁同步电机卡死的机械控制装置,通过机械控制装置与永磁同步电机的配合,实现碎纸机正反转的顺畅换向,避免发生永磁同步电机被卡死的现象;而且永磁同步电机成本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噪音小,使用效果理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碎纸刀棒输入端的传动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齿轮组的爆炸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向拨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堵转插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电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 一碎纸装置2—永磁同步电机 3—动力传输系统 4 一碎纸刀棒41 一堵转齿轮 5—机械控制装置51—换向拨钮511—凹槽512—倾斜挡块 513—滑槽52—离合齿轮组521—外齿轮522—内齿轮523—预紧弹簧 524—卡块I525—卡块
II526—凸台527—圆环槽 53—扭簧54—堵转插杆541一上堵齿542—下堵齿 543—过渡杆544—复位弹
簧55一倾斜部6一电源开关 7—按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003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包括碎纸装置1,所述碎纸装置I连接有永磁同步电机2,所述碎纸装置I设置有动力传输系统3和碎纸刀棒4,所述动力传输系统3 —传动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2、另一传动端连接碎纸刀棒4,所述碎纸机设置有控制永磁同步电机2旋转方向并防止永磁同步电机2卡死的机械控制装置5。永磁同步电机2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噪音低、启动转矩大、启动时电流无冲击、负载变化时电流变化极小、且能瞬间启动倒转和停机等优点。所以,采用永磁同步电机2的碎纸机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由于永磁同步电机2在启动的时候,电机转子处于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的概率各为50%,为了让永磁同步电机2启动时的转向处于受控的状态,本发明通过机械控制装置5与永磁同步电机2的配合,实现碎纸装置I正反转的机械式换向,而且可以防止永磁同步电机2在换向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所述机械控制装置5是用于堵转碎纸刀棒4而迫使永磁同步电机2换向旋转的机械堵转换向机构;所述机械控制装置5包括换向拨钮51、离合齿轮组52、扭簧53和堵转插杆54,所述离合齿轮组52哨合于动力传输系统3和永磁同步电机2之间,所述换向拨钮51滑动连接于碎纸装置I,所述碎纸刀棒4连接有堵转齿轮41,所述堵转插杆54滑动连接并堵转于碎纸刀棒4的堵转齿轮41之间,所述换向拨钮51抵接于离合齿轮组52,所述扭簧53抵顶于换向拨钮51和堵转插杆54之间。所述离合齿轮组52包括外齿轮521和内齿轮522,所述内齿轮522套设于外齿轮521的内腔,所述外齿轮521的内腔设置有卡块I 524,所述内齿轮522设置有卡块II 525,所述卡块I 524和卡块II 525相互抵接,所述外齿轮521和内齿轮522抵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外齿轮521的背面设置有凸台526,所述换向拨钮51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凸台526的凹槽511,所述换向拨钮51的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挡块512,所述倾斜挡块512抵顶于扭簧53。所述换向拨钮51的一端设置滑槽513,所述换向拨钮51通过滑槽513可滑动连接于离合齿轮组52的转轴,所述凹槽511设置于滑槽513的中部;所述堵转插杆54包括上堵齿541和下堵齿542,所述上堵齿541和下堵齿542之间连接有过渡杆543 ;所述下堵齿542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41的下方,所述上堵齿541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41的上方,所述堵转插杆54还抵接有复位弹簧544 ;所述倾斜挡块512设置有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55,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55控制堵转插杆54与堵转齿轮41的三种不同堵转状态。所述弹性元件为预紧弹簧523。所述外齿轮521的内腔和内齿轮52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圆环槽527,所述预紧弹簧523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圆环槽527。操作者拨动换向拨钮51,换向拨钮51相对碎纸装置I可以左右滑动。本实施具体设置有三个档位。当操作者将换向拨钮51拨动至中间档位时,由于换向拨钮51的凹槽511设置于滑槽513的中部,当换向拨钮51处于中间档位时,外齿轮521在预紧弹簧523的作用下,外齿轮521背面的凸台526进入凹槽511中,外齿轮521和内齿轮522分离。此时,卡块I 524和卡块II 525无法相互抵接,与电机齿轮啮合的外齿轮521无法将动力传递至内齿轮522,动力传输系统3的动力被切断,碎纸刀棒4停止工作,使碎纸机处于停止状态。此时,由于换向拨钮51处于中间档位,位于倾斜挡块512中间的倾斜部55与扭簧53抵接,堵转插杆54在复位弹簧544和扭簧53的相互作用下,使上堵齿541和下堵齿542均与堵转齿轮41分离,碎纸刀棒4处于不堵转状态。当操作者将换向拨钮51拨动至左边档位时(以图2的左边、右边为参考方向),此时换向拨钮51将原来分离的外齿轮521抵顶复位,外齿轮521的卡块I 524与内齿轮522的卡块II 525重新相互抵接,外齿轮521可带动内齿轮522旋转,动力传输系统3的动力恢复,碎纸刀棒4可开始工作。又由于换向拨钮51拨动至左边档位后,位于倾斜挡块512下部的倾斜部55与扭簧53抵接,位于下部的倾斜部55的斜度比较小,扭簧53复位,堵转插杆54在复位弹簧544和扭簧53的相互作用下,使下堵齿542堵转于堵转齿轮41的下方,碎纸刀棒4只能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永磁同步电机2只能驱动碎纸刀棒4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当操作者将换向拨钮51拨动至右边档位时,此时换向拨钮51将外齿轮521向内齿轮522方向抵顶,外齿轮521的卡块I 524与内齿轮522的卡块II 525可相互抵接,夕卜齿轮521带动内齿轮522旋转,动力传输系统3的动力恢复,碎纸刀棒4可开始工作。又由于换向拨钮51拨动至右边档位后,位于倾斜挡块512上部的倾斜部55与扭簧53抵接,位于上部的倾斜部55的斜度比较大,扭簧53将堵转插杆54往下按,使上堵齿541堵转于堵转齿轮41的上方,碎纸刀棒4只能沿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永磁同步电机2只能驱动碎纸刀棒4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本实施例的换向拨钮51的顶部连接有按钮盖7,方便操作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通过机械控制装置5与永磁同步电机2的配合,实现碎纸机正反转的顺畅换向,避免发生永磁同步电机2被卡死的现象;而且永磁同步电机2成本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噪音小,使用效果理想。实施例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2电连接有电源开关6,所述电源开关6设置有三个档位,中间为断开档位,两端为闭合档位;所述换向拨钮51的上部向外侧延伸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于电源开关6的拨动钮键。换向拨钮51的三个档位与电源开关6的三个档位相对应。当换向拨钮51拨动至中间档位时,电源开关6处于断开档位,永磁同步电机2不通电停止工作,当换向拨钮51拨动至左右两个档位时,电源开关6均处于闭合档位,永磁同步电机2处于通电状态。本实施例的碎纸机在换向的时候,通过电源开关6将永磁同步电机2的电源断开,使碎纸机正反转的换向更为顺畅,更好的避免了永磁同步电机2被卡死的现象。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包括碎纸装置,所述碎纸装置连接有永磁同步电机,所述碎纸装置设置有动力传输系统和碎纸刀棒,所述动力传输系统一传动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另一传动端连接碎纸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机设置有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方向并防止永磁同步电机卡死的机械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装置是用于堵转碎纸刀棒而迫使永磁同步电机换向旋转的机械堵转换向机构; 所述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换向拨钮、离合齿轮组、扭簧和堵转插杆,所述离合齿轮组啮合于动力传输系统和永磁同步电机之间,所述换向拨钮滑动连接于碎纸装置,所述碎纸刀棒连接有堵转齿轮,所述堵转插杆滑动连接并堵转于碎纸刀棒的堵转齿轮之间,所述换向拨钮抵接于离合齿轮组,所述扭簧抵顶于换向拨钮和堵转插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轮组包括外齿轮和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套设于外齿轮的内腔,所述外齿轮的内腔设置有卡块I,所述内齿轮设置有卡块II,所述卡块I和卡块II相互抵接,所述外齿轮和内齿轮抵接有弹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的背面设置有凸台,所述换向拨钮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换向拨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挡块,所述倾斜挡块抵顶于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拨钮的一端设置滑槽,所述换向拨钮通过滑槽可滑动连接于离合齿轮组的转轴,所述凹槽设置于滑槽的中部; 所述堵转插杆包括上堵齿和下堵齿,所述上堵齿和下堵齿之间连接有过渡杆;所述下堵齿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的下方,所述上堵齿设置于所述堵转齿轮的上方,所述堵转插杆还抵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倾斜挡块设置有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三个不同斜度的倾斜部控制堵转插杆与堵转齿轮的三种不同堵转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电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设置有三个档位,中间为断开档位,两端为闭合档位; 所述换向拨钮的上部向外侧延伸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于电源开关的拨动钮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拨钮的顶部连接有按钮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预紧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的内腔和内齿轮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圆环槽,所述预紧弹簧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圆环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碎纸机,包括碎纸装置,所述碎纸装置连接有永磁同步电机,所述碎纸装置设置有动力传输系统和碎纸刀棒,所述动力传输系统一传动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另一传动端连接碎纸刀棒,所述碎纸机设置有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方向并防止永磁同步电机卡死的机械控制装置,通过机械控制装置与永磁同步电机的配合,实现碎纸机正反转的顺畅换向,避免发生永磁同步电机被卡死的现象;而且永磁同步电机成本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噪音小,使用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B02C18/24GK203061249SQ20122072736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兴杰 申请人: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