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降温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4384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米降温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谷加工大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大米加工工艺中采用自然冷却降温的工序,提高大米精米率的一种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化设备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均采用一条龙的加工方式,即使用的一条龙
的生产流水线,从稻谷至大米成品连续一次完成,这种传统的加工工艺虽然效率较高,但是
在碾米、抛光、分级等工序中大米的温度会升高,大米温度升高就会造成碎米率增加,采用
传统工艺加工碎米率可达5%左右,精米率降低的缺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为了提高精米
率降低碎米率特设计了本大米加工方法,是将大米第一次抛光、分级工序中升温至30-32°C
的大米,在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中待米温降至室温后,再进入下一段加工工序,经实践证实
能提高精米率2.5-3%,使精米率达到97-98%,这一方法的使用推广具有很好经济和社会效.、
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一种大米加工方法,大米加工大型联合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稻谷去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抛光、分级,将大米进入特制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中自然通风冷却,米温从32°C以上降至室温,然后进入下一步加工工序色选、二次抛光、分级整米碎米分离,计量打包、成品入库。原有的加工工艺是在第二次抛光、分级后,米温一般都会上升至30-32°C以上,不经过自然冷却,直接进入下一道色选,第二次抛光工序。上述的特制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由多个组成,其中单个自然通风储米库,库容为20-60吨,为百页式自然通风库。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能有效的提高精米率,可从传统方法加工的95%提高到97.5-98%,每吨增加收益40-45元。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大米降温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大型联合机械加工大米工艺流程框图的步骤如下:稻谷去杂去石、破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第一次抛光、分级、通风库储存自然冷却,使米温从30°C以上缓慢降至常温,根据外界自然气温一般需3-6天,降至常温的大米,进行后续的色选、二次抛光、分级即整米与碎米分离,计量打包、成品入库。专用通风储存库的容积根据加工规模的大小定仓库的数量,单个自然通风储米库的库容以20-60吨,大则降温时间长,小则运行成本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大米降温加工方法,大米加工大型联合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稻谷去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离、色选、二次抛光、分级,整米碎米分离、打包、成品,其特征在于:在碾米、抛光、分级工序后,将大米进入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中,自然通风冷却,米温从32°C以上降至室温,再进行后续加工,单个自然通风米库的库容为20-60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降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为百页式自然通风库。
全文摘要
一种大米降温加工方法,大米加工大型联合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稻谷去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离、色选、二次抛光、分级,整米碎米分离、打包、成品,在碾米、抛光、分级工序后,将大米进入专用自然通风储米库中,自然通风冷却,米温从32℃以上降至室温,再进行后续加工,单个自然通风米库的库容为20-60吨。本发明能有效的提高精米率,可从传统方法加工的95%提高到97.5-98%,每吨增加收益40-45元。
文档编号B02B1/08GK103111341SQ20131007197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徐在亮 申请人:余庆县银梭米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