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特别涉及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虽然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珍稀食用菌的种类还十分有限;同时,在菌种创新、栽培管理和深加工等方面与日本、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品种更新和加工两方面还难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要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发展,要求的饮食品味越来越高,使得珍稀食用菌杏鲍菇需求急剧增长,市场亏空很大,珍稀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效益十分可观。当前,我国的栽培食用菌还是以传统品种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和金针菇等为主,数量不到10种;自然栽培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的栽培品种很少。同时,我国绝大多数的食用菌生产区域还是以自然栽培为主,其缺点是生产受季节的限制比较大,可控性差;因此,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是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栽培食用菌达到反季节生产,使得食用菌的周年供应成为可能,使人们在一年四季度可以吃到菇类食品,从而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智能化、工厂化周年生产食用菌,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到。·杏鲍菇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产量和消费区域可能成为世界上的大宗产品,和双孢蘑菇、香菇一样,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食用菌是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好项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产食用菌的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10甚至更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食用菌变废为宝,是解决剩余劳动力难题的好产业,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食用菌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投入产出比能达到1:1-2。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高档珍稀菇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价格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如杏鲍菇目前市场价格达到15-40元/公斤。杏鲍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外观优良、产量较高,一般采用棉籽壳或是棉籽壳与木屑混合料,生产效率可以达到60-80%。杏鲍菇出菇温度为13-18°C,属于低温型品种。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传统的杏鲍菇栽培是利用冬季的自然环境,在塑料大棚中培植,这种方式栽培杏鲍菇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难于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杏鲍菇产量高、品质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0-33%,麦皮25-32%,木屑25-32%,碳酸钙1%,其余为麦子;
A、将木条以30-36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0-52%,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4-0.6 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以利于接种和透气;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7.5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6°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5-28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20-30%,蔗渣20-30%,麦片、玉米粉、豆柏共20-30%,其余为木屑;
A、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搅拌后水分 控制在63-64%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菌包;
C、将菌包进行灭菌7-7.5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5.8-6.5 ;
3)接种: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附着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33-35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00-35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2-13天长出菇蕾,对菇蕾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00-250g,留2-3朵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6-7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进行按级包装。进一步,对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组分的要求为: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前2-3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1.5-2.5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6.5-7.0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进一步,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的木条由阔叶树木材成型,木条高12_14cm,横截面积 0.4-0.6X0.4-0.6cm2。进一步,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麦片、玉米粉、豆柏的重量比为1.8-2.2:1:1。进一步,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组分的要求为: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2-0.5cm。
进一步,所述的菌包制作为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所述的菌包质量为1.2-1.25kg,高为18.5-19cm。进一步,所述的接种中的要求为: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2-24 °C,保持冰箱内温度4-7°C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的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进一步,所述的发菌管理要求为:接种完的菌包及时进入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水溶液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1-24°C ;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进一步,所述的疏蕾管理要求为: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进一步,所述的包装为杏鲍菇中心温度为1-4 °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蔗渣是甘蔗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是甘蔗经破碎和提取蔗汁后的甘蔗茎的纤维性残渣,属于农业固体废弃物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蔗渣的成分中纤维素为32-48%、半纤维素19-24%、木质素23_32%、灰分约4%。蔗渣可为杏鲍菇的生长提供碳源。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菌种培养基配方和栽培料配方的改进,以及对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几个步骤的管理,获得了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蔗渣作为主料 之一栽培杏鲍菇,扩展了杏鲍菇栽培料的范围,对于甘蔗生产区有效利用农业下脚料-蔗渣,增加农副废料使用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延伸甘蔗生产产业链起促进作用。2、本发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受自然因素影响小,可现实杏鲍菇的全年生产,延长杏鲍菇栽培时间近7个月,比传统栽培方式效率增加60%以上,按每个菌包培养料2.4斤,产杏鲍菇600克,生物学效率达到60-80% ;每天可生产鲜菇5-6吨。打破了季节的局限,使杏鲍菇常年均衡供应,提高了杏鲍菇的生产效率,更为解决城乡淡季蔬菜紧张的现象提供技术支持。3、采用附着有母菌的木条对菌包进行接种,提高菌包接种效率,菌包接种成功率达到99.9%以上,降低菌包接种污染率,发菌速度加快,比常规方法接种菌丝长满菌包的时间缩短5-10天,缩短菌包发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I)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0-33%,麦皮25-32%,木屑25-32%,碳酸钙1%,其余为麦子;
A、将木条以30-36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0-52%,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4-0.6 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以利于接种和透气;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7.5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6°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5-28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20-30%,蔗渣20-30%,麦片、玉米粉、豆柏共20-30%,其余为木屑;
A、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搅拌后水分控制在63-64%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菌包;
C、将菌包进行灭菌7-7.5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5.8-6.5 ;
3)接种: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附着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33-35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00-35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2-13天长出菇蕾,对菇蕾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00-250g,留2-3朵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6-7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进行按级包装。进一步,对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组分的要求为: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前2-3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1.5-2.5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6.5-7.0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进一步,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的木条由阔叶树木材成型,木条高12_14cm,横截面积 0.4-0.6X0.4-0.6cm2。进一步,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麦片、玉米粉、豆柏的重量比为1.8-2.2:1:1。进一步,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组分的要求为: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2-0.5cm。进一步,所述的菌包制作为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所述的菌包质量为1.2-1.25kg,高为18.5-19cm。 进一步,所述的接种中的要求为: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2-24°C,保持冰箱内温度4-7 °C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的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
进一步,所述的发菌管理要求为:接种完的菌包及时进入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水溶液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1-24°C ;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进一步,所述的疏蕾管理要求为: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进一步,所述的包装为杏鲍菇中心温度为1-4 °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0%,麦皮25%,木屑25%,碳酸钙1%,麦子19% ;
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后2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1.5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6.5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
A、木条由阔叶树木材成型,木条高12cm,横截面积0.4X0.4cm2,将木条以30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0%,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4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以利于接种和透气;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5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20%,蔗渣20%,麦片9.4%,玉米粉5.3%,豆柏共5.3%,木屑40% ;
A、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2cm ;
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 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
搅拌后水分控制在63%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菌包质量为1.2kg,高为18.5cm ;
C、将菌包进行灭菌7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5.8 ;
3)接种: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2°C,保持冰箱内温度4°C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附着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完的菌包及时进入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水溶液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1°C;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接种33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0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2天长出菇蕾,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00g,留2朵菇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6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杏鲍菇中心温度为1°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实施例2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2%,麦皮30%,木屑30%,碳酸钙1%,麦子7% ;
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前2.5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2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
6.8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
A、木条由阔叶树银杏木材成型,木条高13cm,横截面积0.5X0.5cm2,将木条以30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1%,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5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以利于接种和透气;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2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6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25%,蔗渣25%,麦片11.8%,玉米粉6.6%,豆柏共6.6%,木屑25% ;
A、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3cm ;
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
搅拌后水分控制在63.5%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菌包质量为1.22kg,高为18.8cm ;
C、将菌包进行灭菌7.2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6 ;
3)接种: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3°C,保持冰箱内温度5°C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附着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完的菌包及时进入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2°C ;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内,菌包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接种34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2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2.5天长出菇蕾,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20g,留2朵菇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6.5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杏鲍菇中心温度为3°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实施例3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 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2%,麦皮32%,木屑32%,碳酸钙1%,麦子3% ;
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前3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2.5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
7.0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
A、木条由阔叶树银杏木材成型,木条高14cm,横截面积0.6X0.6cm2,将木条以30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2%,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6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以利于接种和透气;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5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6°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8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30%,蔗渣30%,麦片15.7%,玉米粉7.1%,豆柏共7.1%,木屑10% ;
A、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5cm ;
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搅拌后水分控制在64%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菌包质量为1.25kg,高为19cm ;
C、将菌包进行灭菌7.5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6.5 ;
3)接种: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4°C,保持冰箱内温度7V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附着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完的菌包及时进入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4°C ;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菌包要定时通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维持空气新鲜;接种35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5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3天长出菇蕾,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50g,留3朵菇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7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杏鲍菇中心温度 为4°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
权利要求
1.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木条30-33%,麦皮25-32%,木屑25-32%,碳酸钙1%,其余为麦子; A、将木条以30-36根为一组,捆扎后放于瓶子内; B、将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加水搅拌均勻,得麦皮、木屑、碳酸I丐和麦子4种组分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0-52%,将一部分混合物加入到已放入木条的瓶子中,所加入的混合物的高度超过木条0.4-0.6 cm ;在瓶中培养料中央打洞; C、用棉花塞将装好菌种培养基各组分的瓶子塞紧,需用手捏着棉花塞提起瓶子不掉,棉花塞大小适中,塞进瓶子里的部分不超过瓶颈的扩大处,不碰到菌种培养基各组分; D、将步骤C中的瓶子用防水板罩住,放入灭菌锅灭菌7-7.5h,灭菌后的瓶子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 E、将母菌接入到瓶 子内,接种完毕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6°C进行发菌管理,培养25-28 天; 2)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 培养料配方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玉米芯20-30%,蔗渣20-30%,麦片、玉米粉、豆柏共20-30%,其余为木屑; A、将培养料配方中各组分按其配比放进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0min,搅拌后水分控制在63-64% ; B、将搅拌后的各组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菌包; C、将菌包进行灭菌7-7.5h,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室冷却至60°C后,强冷至30°C以下,菌包灭菌后控制其PH为5.8-6.5 ; 3)接种:菌包的包心温度不超过26°C时,将I根生长有母菌的木条插到菌包底部,并将含有母菌的菌种培养基洒在菌包上,完全覆盖菌包上表面; 4)发菌管理:接种33-35天后待菌包长满菌丝300-350g,将菌包移入出菇房出菇; 5)疏蕾管理:继续培养12-13天长出菇蕾,对菇蕾进行疏蕾,修剪掉菇蕾200-250g,留2-3朵菇蕾; 6)采收:疏蕾后继续生长6-7天后采收杏鲍菇; 7)包装:削菇之前洗干净手和削菇刀;削掉菇头的木屑部分,修好菇基部,削掉表面赃物,按级分类,进行按级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组分的要求为:木屑使用前,淋透水2个月以上;蔗渣在使用前2-3天淋透水后存放好;豆柏、麦皮、玉米粉需新鲜、无结块、无霉味;麦子用2%石灰水浸泡1.5-2.5天,捞出麦子后剩余的石灰水PH为6.5-7.0 ;木条用2%石灰水浸泡I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中的木条由阔叶树木材成型,木条高12-14cm,横截面积0.4-0.6X0.4-0.6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麦片、玉米粉、豆柏的重量比为1.8-2.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料配方中组分的要求为:玉米芯使用前I天用水浸泡透;蔗渣用打料机粉碎至颗粒平均粒径为.0.2-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包制作为用打包机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的各组分制成菌包,所述的菌包质量为1.2-1.25kg,高为.18.5_19cm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中的要求为:接菌人员用培养皿每天测试I次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的真菌和细菌数量,监测净化车间空间以及其他必要的地点空间无真菌和细菌生长;保持接种室卫生,温度为22-24°C,保持冰箱内温度4-7°C ;接种前一天,将无污染、无老化现象的附着有母菌的木条用冷却的开水配成的1%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菌管理要求为:接种完的菌包及 时进入 养菌房,每间排满后用40%甲醛水溶液进行消毒灭菌,保持养菌房内温度21-24°C ;养菌房要遮光,维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蕾管理要求为:使用消毒过的专用疏蕾刀进行疏蕾;疏蕾时,不能碰到要留下的菇蕾或相邻菌包的菇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为杏鲍菇中心温度为1-4 °C时对其进行按级真空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菌种培养、培养料配制和菌包制作、接种、发菌管理、疏蕾管理、采收、包装几个步骤。本发明的有效效果为利用蔗渣作为主料之一栽培杏鲍菇,扩展了杏鲍菇栽培料的范围,增加农副废料使用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延伸甘蔗生产产业链起促进作用;本发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受自然因素影响小,可现实杏鲍菇的全年生产,比传统栽培方式效率增加6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到60-80%;采用附着有母菌的木条对菌包进行接种,提高菌包接种效率,菌包接种成功率达到99.9%以上,降低菌包接种污染率,发菌速度加快,缩短菌包发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210788SQ201310144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张秋, 黄大松 申请人:福建顺味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