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85737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杏鲍燕(Pleurotus eryngii Quel),又名剌序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棉籽壳作为培养基质原料,口感一般,因为棉籽壳上带有棉绒,在对培养料进行搅拌时,带来不便,在装袋时也给工作带来不便。用棉籽壳培养的杏鲍菇质地松软,杏仁味淡。在栽培杏鲍菇的过程中,杏鲍菇的培养料配制,接种前的灭菌,以及生长过程中温湿度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0003]因此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如何合理的配制杏鲍菇培养料以及在杏鲍菇生长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提高杏鲍菇的品质是杏鲍菇栽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栽培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杏鲍菇的营养价值和改善杏鲍菇的口感。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根据杏鲍菇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培养基,还公开了使用该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0006]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
[0007]马铃薯渣23?31份、松子壳13?23份、鱼鳞粉10?17份、啤酒渣8?12份、玉米粉8?12份、花生秧8?11份、花椒6?8份、萘乙酸钠2?4份。
[0008]优选的是:马铃薯渣26份、松子壳17份、鱼鳞粉13份、啤酒渣11份、玉米粉9份、花生秧9份、花椒7份、萘乙酸钠3份。
[0009]所述马铃薯渣为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副产物,以质量分数计,马铃薯渣含淀粉量为25?30%。
[0010]使用上述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 I)取配方量原料,将松子壳、花生秧、花椒粉碎,与马铃薯渣、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萘乙酸钠混合,加水,直至培养基含水量占70?75%培养基重量;
[0012]2)将培养基装袋后灭菌;
[0013]3)向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杏鲍菇菌种,培养31?36天进行发菌;
[0014]4)进行常规的出菇管理,及时采收。
[0015]其中,步骤2)中将培养基装入直径为20?25cm、长为25?30cm的薄膜料筒袋。
[0016]其中,步骤2)所述灭菌温度为100°C,灭菌时间为11?14小时。
[0017]其中,步骤3)所述发菌温度为18?25°C。
[0018]其中,步骤4)所述出菇管理时,空气湿度为80?85%。
[0019]本发明根据杏鲍菇特性,调节培养基碳氮源、矿物元素、生长素的等含量,使所得培养基更适宜于杏鲍菇的生长,使得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口感更好。另外,培养基中加入的花椒含有抑制细菌生长的成分,给杏鲍菇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再配合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使得杏鲍菇的品质以及产量都有所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阅读本发明的内容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这些等价变化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按如下重量(千克)称取如下原料:
[0023]马铃薯渣23松子壳13鱼鳞粉10啤酒渣8玉米粉8花生秧8花椒6萘乙酸钠2
[0024]所述马铃薯渣为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副产物,以质量分数计,马铃薯渣含淀粉量为25%,所述啤酒渣是指制造啤酒所剩的副产物。将松子壳、花生秧、花椒粉碎,与马铃薯渣、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萘乙酸钠混合,加水,直至培养基含水量占70 %培养基重量;将培养基装入直径为20cm、长为25cm薄膜料筒袋中,每袋湿重为I千克,装袋要迅速,时间为2小时,以防料袋内料变质;装袋后放入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时升温至100 °C保持11个小时,降温后取出培养基袋。用消毒剂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述消毒剂为重量比为2:1的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物或食用菌专用的灭菌烟雾剂。按照常规技术向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杏鲍菇菌种,接种完成后套上直径5厘米的环圈,并用报纸封口,培养31天进行发菌,控制温度在18°C,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对菌筒喷水。出菇管理,将培养室的菌筒移入菇棚,直立排放在菇棚中,继续栽培,在出菇前要进行催蕾处理,加强通风拉大温湿差,刺激原基形成,待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料面2cm。出菇期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给菌筒加水时,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
[0025]实施例2
[0026]按如下重量(千克)称取如下原料:
[0027]马铃薯渣26松子壳17鱼鳞粉13啤酒渣11玉米粉9花生秧9花椒7萘乙酸钠3
[0028]所述马铃薯渣为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副产物,以质量分数计,马铃薯渣含淀粉量为28%,所述啤酒渣是指制造啤酒所剩的副产物。将松子壳、花生秧、花椒粉碎,与马铃薯渣、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萘乙酸钠混合,加水,直至培养基含水量占72 %培养基重量;将培养基装入直径为22cm、长为28cm薄膜料筒袋中,每袋湿重为I千克,装袋要迅速,时间为2小时,以防料袋内料变质;装袋后放入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时升温至100 °C保持12个小时,降温后取出培养基袋。用消毒剂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述消毒剂为重量比为2:1的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物或食用菌专用的灭菌烟雾剂。按照常规技术向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杏鲍菇菌种,接种完成后套上直径5厘米的环圈,并用报纸封口,培养32天进行发菌,控制温度在20°C,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对菌筒喷水。出菇管理,将培养室的菌筒移入菇棚,直立排放在菇棚中,继续栽培,在出菇前要进行催蕾处理,加强通风拉大温湿差,刺激原基形成,待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料面2cm。出菇期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2%,给菌筒加水时,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
[0029]实施例3
[0030]按如下重量(千克)称取如下原料:
[0031]马铃薯渣31松子壳23鱼鳞粉17啤酒渣12玉米粉12花生秧11花椒8萘乙酸钠4
[0032]所述马铃薯渣为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副产物,以质量分数计,马铃薯渣含淀粉量为30%,所述啤酒渣是指制造啤酒所剩的副产物。将松子壳、花生秧、花椒粉碎,与马铃薯渣、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萘乙酸钠混合,加水,直至培养基含水量占75 %培养基重量;将培养基装入直径为25cm、长为30cm薄膜料筒袋中,每袋湿重为I千克,装袋要迅速,时间为2小时,以防料袋内料变质;装袋后放入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时升温至100 °C保持14个小时,降温后取出培养基袋。用消毒剂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述消毒剂为重量比为2:1的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物或食用菌专用的灭菌烟雾剂。按照常规技术向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杏鲍菇菌种,接种完成后套上直径5厘米的环圈,并用报纸封口,培养36天进行发菌,控制温度在25°C,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对菌筒喷水。出菇管理,将培养室的菌筒移入菇棚,直立排放在菇棚中,继续栽培,在出菇前要进行催蕾处理,加强通风拉大温湿差,刺激原基形成,待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料面2cm。出菇期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给菌筒加水时,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
【主权项】
1.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 马铃薯渣23?31份、松子壳13?23份、鱼鳞粉10?17份、啤酒渣8?12份、玉米粉8?12份、花生秧8?11份、花椒6?8份、萘乙酸钠2?4份。2.根据权利要去I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 马铃薯渣26份、松子壳17份、鱼鳞粉13份、啤酒渣11份、玉米粉9份、花生秧9份、花椒7份、萘乙酸钠3份。3.根据权利要去I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渣为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副产物,以质量分数计,马铃薯渣含淀粉量为25?30 %。4.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原料,将松子壳、花生秧、花椒粉碎,与马铃薯渣、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萘乙酸钠混合,加水,直至培养基含水量占70?75 %培养基重量; 2)将培养基装袋后灭菌; 3)向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杏鲍菇菌种,培养31?36天进行发菌; 4)进行常规的出菇管理,及时采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栽培杏鲍菇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培养基装入直径为20?25cm、长为25?30cm的薄膜料筒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栽培杏鲍菇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灭菌温度为100°C,灭菌时间为11?14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栽培杏鲍菇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发菌温度为18?25Γ。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栽培杏鲍菇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出菇管理时,空气湿度为80?85 %。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栽培方法。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由马铃薯渣、松子壳、鱼鳞粉、啤酒渣、玉米粉、花生秧、花椒、萘乙酸钠制成。本发明根据杏鲍菇特性,调节培养基碳氮源、矿物元素、生长素的等含量,使所得培养基更适宜于杏鲍菇的生长,使得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口感更好。
【IPC分类】A01G1/04, C05G3/00
【公开号】CN105622262
【申请号】CN201510991195
【发明人】王明华
【申请人】遵义市明华福食用菌种植场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