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包括蘑菇栽培种培养料配伍,及该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迅猛发展,养殖场通过大力发展沼气工程来解决畜禽的粪污问题。在沼气工程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直接导致沼渣的大量增加,沼渣作为一种新资源,目前条件下利用率非常低,并形成事实上的二次污染。沼渣含有较丰富的养分,其中有机质含量36% -49%、腐殖酸10.1% -24.6%、粗蛋白 5% -9*%、全氮 0.8-17.9g/kg、全磷 0.1-8.2g/kg、全钾 0.05-7.9g/kg。此外,还含有钙、镁、钠、氯、硫、硅、铜、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是一种迟、速兼备的肥料。沼渣营养丰富,氮源充足,结构松散,是制作蘑菇栽培种较为理想的原料,但在以沼渣作为主要原料时,必须选用合适的碳源配料。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蘑菇菌丝对淀粉的同化利用能力强,且以可溶性淀粉为最佳,最适合蘑菇菌丝的生长。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添加一定量的麦粒、面粉作为碳源营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利用沼渣制作蘑菇栽培种,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如下三方面内容:
1、一种蘑菇栽培种基础培养料配伍(拌入面粉之前)2、一种蘑菇栽培种成品培养料3、培养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蘑菇栽培种基础培养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2% -95%、麦粒(大麦或小麦)5% _8%,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一种蘑菇栽培种成品培养料,在基础配伍中,添加面粉,添加的量是基础配料总质量的 0.5% -0.8% ;沼渣:在正常产气的大型沼气池,弃去泛渣,取出充分发酵腐熟的沼渣,堆放在硬化地面上自然浙水、曝气(好氧处理),然后将沼渣摊薄晒干,捣碎成小粒状,含水量15%以下,储存备用;面粉:由小麦去掉麦皮后磨成的粉末,为市售品;大麦或小麦均为普通市售品。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先将麦粒浸泡在水溶液中,以麦粒无白心又不破种皮为宜(约12h),然后捞出浙干水分,晾至表面无水迹;
②将沼渣、麦粒按配比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加入面粉溶液(面粉溶解在水里),边加边拌,充分混合,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0% -62% ;③装瓶、打植菌孔:将培养料装入1100ml X 78mmPP培养瓶,打上植菌孔,植菌孔孔径为12_-16_,植菌孔数量为5个,然后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④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进行高压灭菌,先作100°C灭菌lh,然后作121°C高压灭菌1.5h ;冷却方式是:自然冷却至25°C以下;培养瓶在接入原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22 °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5% ;经过20d-2 2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然后后熟培养3d_5d,就可用于生产。本发明以沼渣、麦粒为原料,将可溶性淀粉-面粉,拌入培养料中,制作蘑菇栽培种。与现有麦粒培养料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在以高温灭菌的麦粒、面粉作为碳源的培养料上,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比麦粒培养料快,菌丝生长前段整齐,而且洁白、浓密、健壮;二是用沼渣作为氮源营养,沼渣在含有较高氮素的同时,还含有较高的K2O,而钾对蘑菇菌丝的老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菌种的保存期;三是对沼渣的再利用,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方式1:本实施例中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2%、大麦粒8%,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再添加以上这些物料总质量0.5%的面粉。制作方法:①先将麦粒浸泡在水溶液中,以麦粒无白心又不破种皮为宜(约12h),然后捞出浙干水分,晾至表面无水迹;②将沼渣、麦粒按配比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加入面粉溶液(面粉溶解在水里),边加边拌,充分混合,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0% -62% ;③装瓶、打植菌孔:将培养料装入1100ml X 78mmPP培养瓶,打上植菌孔,植菌孔孔径为12_-16_,植菌孔数量为5个,然后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④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进行高压灭菌,先作100°C灭菌lh,然后作121°C高压灭菌
1.5h ;冷却方式是:自然冷却至25°C以下;培养瓶在接入原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_2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5% ;经过22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然后后熟培养3d,就可用于生产。方式2:本实施例中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3%、大麦粒7%,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再添加以上这些物料总质量0.6%的面粉。制作方法参考实施例1。方式3:本实施例中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4%、大麦粒6%,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再添加以上这些物料总质量0.7%的面粉。制作方法参考实施例1。方式4:本实施例中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5%、大麦粒5%,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再添加以上这些物料总质量0.8%的面粉。制作方法参考实施例1。方式5 (对照组):蘑菇栽培种麦粒培养料:大麦粒80 %,棉籽壳20 %。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方式的沼渣培养料蘑菇菌丝满瓶天数普遍缩短;观察菌种老化指标(菌丝颜色、黄水量、气味等),所有方式的沼渣培养料在发菌60d时,菌丝颜色依然洁白,且无黄水,也无酸腐气味。表不同配方蘑菇菌丝的生长及老化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蘑菇栽培种基础培养料配伍,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沼渣92%-95%、麦粒(大麦或小麦)5%-8%,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2.一种蘑菇栽培种成品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在基础配伍中添加面粉,添加的量是基础配料总质量的0.5% -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渣是正常产气的大型沼气池的沼气废渣(充分发酵腐熟),经好氧处理,自然晒干,含水量1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粉是小麦去掉麦皮后磨成的粉末。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先将麦粒浸泡在水溶液中,以麦粒无白心又不破种皮为宜(约12h),然后捞出浙干水分,晾至表面无水迹; ②将沼渣、麦粒按配比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加入面粉溶液(面粉溶解在水里),边加边拌,充分混合,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0% -62% ; ③装瓶、打植菌孔:将培养料装入1100mlX 78mmPP培养瓶,打上植菌孔,植菌孔孔径为12mm-16mm,植菌孔数量为5个,然后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④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进行高压灭菌,先作100°C灭菌lh,然后作121°C高压灭菌1.5h ;冷却方式是:自然冷却至25°C以下。
6.用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蘑菇培养料制作栽培种,其特征在于接入原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2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5% ;经过20d_22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然后后熟培养3d-5d,就可用于生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蘑菇栽培种培养料,其特征在于以沼渣、麦粒为原料,将可溶性淀粉-面粉,拌入培养料中,制作蘑菇栽培种。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2%。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培养料的制作方法。与现有麦粒培养料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在以高温灭菌的麦粒、面粉作为碳源的培养料上,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比麦粒培养料快,菌丝生长前段整齐,而且洁白、浓密、健壮;二是用沼渣作为氮源营养,沼渣在含有较高氮素的同时,还含有较高的K2O,而钾对蘑菇菌丝的老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菌种的保存期;三是对沼渣的再利用,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5G1/00GK103204723SQ2013101436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邬金飞, 王仕伦 申请人:邬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