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混合研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8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卧式混合研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混合研磨系统,还包括电机控制装置以及研磨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时间检测模块、微处理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时间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时间检测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电机、搅拌器、研磨釜和镐珠,所述研磨釜内固定有一个上端有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镐珠装在桶体内。本发明能对粘性或有凝聚性的粉粒体物料进行快速混合,且系统中的研磨釜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说明】卧式混合研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物料混合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混合研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多数用户的混料设备主要使用绞龙。绞龙在使用中普遍存在几个问题:1、单项进料,即同一时刻只能投入一种物料。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必须交叉投入不同的物料,已达到混料的目的。这样势必造成物料的分段,无法均匀混合。2、物料单项运动,绞龙中的物料只能一个方向旋转向前输送,混合程度有限。高品质的生产对物料的均匀混合要求高,例如,对于粘性或有凝聚性的粉粒体的混合,以及粉粒体中添加液体及糊状物料的混合,同时由于粘性物料清洗困难,单纯绞龙就难以达到要求。
[0003]另外,通过混料设备将物料混合后,通常还需要将混合物料输送到研磨装置中进行进一步研磨,以得到质量更好的涂料。研磨釜是构成研磨设备必不可少的部件,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研磨釜而言,研磨介质对研磨釜内壁产生摩擦,所以研磨釜内壁容易被磨损,导致研磨釜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混合研磨系统,本发明能对粘性或有凝聚性的粉粒体物料进行快速混合,且系统中的研磨釜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包括料筒、转轴、支架、驱动电机,料筒上设有物料入口和混合料输出口,转轴的一端从料筒穿过,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架上,转轴位于料筒中的轴身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旋搅拌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还包括电机控制装置以及研磨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时间检测模块、微处理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时间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时间检测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电机、搅拌器、研磨釜和镐珠,所述研磨釜内固定有一个上端有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镐珠装在桶体内。
[0007]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当电机在上一个时刻为正转,通过时间检测模块检测到正转时间完毕时,微处理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使得电机反转,从而与改变转轴的转动方向,这时,由于被搅动的物料在惯性的作用下,来不及改变运动方向,与改变转动方向的转轴上的螺旋搅拌体形成碰撞,使得物料与螺旋刀片撞击以及产生摩擦,从而使得物料被分散得更为精细,最终使得物料在混合时也就更加均匀。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在研磨过程中,先由耐磨层与研磨的物料以及镐珠进行接触,当桶体磨损可更换桶体,因此通过桶体以及耐磨层可以延长研磨釜的使用寿命,降低研磨成本。
[0008]进一步地,螺旋搅拌体至少由内层螺旋搅拌叶片和外层螺旋搅拌叶片组成,内层螺旋搅拌叶片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小于外层螺旋搅拌叶片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外层螺旋搅拌叶片将物料从两侧向中央汇集,内层螺旋搅拌叶片将物料从中央向两侧输送,这样使得物料形成对流混合,使得物料的混合快速并均匀。
[0009]通过冷却水入口向冷却夹腔中通入冷却水,使得研磨釜得到冷却,通过热传递,使桶体内的温度得到降低,从而使被研磨的物料具有一个合适的研磨温度。
[0010]所述耐磨层为纳米陶瓷的耐磨层。纳米陶瓷的耐磨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对延长装置的寿命具有很大帮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电机控制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0013]I为料筒,2为转轴,3为支架,4为驱动电机,5为物料入口,6为混合料输出口,7为支撑杆,8为内层螺旋搅拌叶片,9为外层螺旋搅拌叶片,10为电机控制装置,11为时间检测模块,12为微处理控制模块,13为电机驱动模块,14为电源模块,15为固定支架,16为电机,17为搅拌器,18为研磨爸,19为镐珠。20为冷却水入口,21为冷却水出口,22为桶体,23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本发明的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包括料筒1、转轴2、支架3、驱动电机4。料筒I上设有物料入口 5和混合料输出口 6。转轴2的一端从料筒I穿过,转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6支承在支架3上。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驱动电机4为减速电机。转轴2位于料筒I中的轴身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旋搅拌体,该螺旋搅拌体与固定在转轴上的支撑杆7固定连接。螺旋搅拌体至少由内层螺旋搅拌叶片8和外层螺旋搅拌叶片9组成,内层螺旋搅拌叶片8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小于外层螺旋搅拌叶片9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还包括一个电机控制装置10,该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时间检测模块11、微处理控制模块12、电机驱动模块13以及电源模块14。时间检测模块1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控制模块12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处理控制模块12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13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3与时间检测模块11电连接,电源模块14分别与微处理控制模块12和电机驱动模块13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3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4电连接。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5、电机16、搅拌器17、研磨釜18和镐珠19。所述研磨釜18为设有冷却夹腔18a的研磨釜,所述研磨釜的外壁上设有与冷却夹腔相通的冷却水入口 20和冷却水出口 21。所述研磨釜18内固定有一个上端有开口的桶体22,镐珠19装在桶体22内。所述桶体22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23,所述耐磨层23为纳米陶瓷的耐磨层。
【权利要求】
1.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包括料筒、转轴、支架、驱动电机,料筒上设有物料入口和混合料输出口,转轴的一端从料筒穿过,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架上,转轴位于料筒中的轴身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旋搅拌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控制装置以及研磨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时间检测模块、微处理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时间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时间检测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电机、搅拌器、研磨釜和镐珠,所述研磨釜内固定有一个上端有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镐珠装在桶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搅拌体与固定在转轴上的支撑杆固定连接,螺旋搅拌体至少由内层螺旋搅拌叶片和外层螺旋搅拌叶片组成,内层螺旋搅拌叶片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小于外层螺旋搅拌叶片的顶点距转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釜为设有冷却夹腔的研磨釜,所述研磨釜的外壁上设有与冷却夹腔相通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合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纳米陶瓷的耐磨层。
【文档编号】B02C17/10GK104338588SQ20131031720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卫红明 申请人:常州豪邦纳米科技涂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