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包括桶体以及安装于桶体开口处的锥形挡圈,挡圈材质为塑料,挡圈内侧表面密布有长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防逃逸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蛭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特性极易逃逸,特别是高温天气时难以控制,水蛭逃逸是养殖水蛭中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包括桶体以及安装于桶体开口处的锥形挡圈,挡圈材质为塑料,挡圈内侧表面密布有长刺。
[0005]进一步地,挡圈与桶体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0006]进一步地,长刺与挡圈平面垂直设置。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防逃逸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桶体,2.挡圈,3.长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0012]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包括桶体I以及安装于桶体I开口处的锥形挡圈2,挡圈2材质为塑料,挡圈2内侧表面密布有长刺3。
[0013]挡圈2与桶体I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20~150°。长刺3与挡圈2平面垂直设置。
[0014]挡圈2光滑的表面使得水蛭的吸盘不容易吸住,同时长刺3的设置能有效减少吸盘的吸附面积,水蛭不容易吸附而掉回桶体I内。
[0015]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桶体(1)以及安装于桶体(1)开口处的锥形挡圈(2),挡圈(2)材质为塑料,挡圈(2)内侧表面密布有长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圈(2)与桶体(1)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防逃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长刺(3)与挡圈(2)平面垂直设置 。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621472SQ20131057726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侯君 申请人:靖江市明星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