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

文档序号:22463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是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布局增设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有效预防与控制出菇房空气杂菌对食用菌形成的落菌性污染,能够对空气放电促成空气的氮肥化、臭氧化和负离子化,为食用菌的安全快速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可显著减少空气杂菌在接种过程中的落菌污染,出菇房空气真菌孢子数除去率大于74%;能够对食用菌生产各环节的空气实施有效的静态净化,促进菌丝扭结成蕾并保持菌丝、菌盖生长表面气层的高湿度而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第一潮产量提高13~34%,菌菇平均总产量提高28%。实施本发明时十分安全,因为是高电压、低电流、误触时不会造成直接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栽培管理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设施食用菌病害也愈来愈严重,已使得设施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些原本季节性很强的病害也随着食用菌生产设施化的发展而成为非季节性病害,比如现在北方普遍发生的托兰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平菇褐斑病原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可是在近些年来北方地区秋冬低温季节的设施栽培的平菇也连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给平菇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轻者减产30%,重者减产50%以上。
[0003]目前,为了防治这些病害的发生,生产者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使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大幅度降低。不但使生产管理上变得复杂及繁琐,同时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具体是: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布局增设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
[0005]所述的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是通过绝缘子挂在接种房、菇房棚顶的电极线为负极、地面、墙壁、棚梁等接地设施和菌垛为正极,当电极线带有高电压时,空间电场就在正负极之间的空间中产生了,臭氧、氮氧化物、高能带电粒子也就通过电极的尖端放电产生了。
[0006]其空间电场防病原理是:在空间电场中的雾汽、粉尘、孢子会立刻荷电并受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定向脱除运动,并迅速吸附于地面、菇房内结构表面,而附着在雾汽、粉尘上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孢子也会在做定向脱除运动的过程中被高能带电粒子和臭氧的杀死、灭活。在随后的自动循环间歇工作中,空间电场抑制了雾汽的升腾和粉尘、孢子的飞扬,菇房空间持续保持清亮状态,隔绝了气传病害的气流传播渠道。由于空间电场的作用,基质一食用菌生活体系中形成了微弱的直流电,该电流与空间电场、臭氧、高能带电粒子一同作用,防治了基质传病害。
[0007]其空间电场促生长原理是:在空间电场作用下,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强度加强,食用菌与基质之间HC03_的强烈交换促进了食用菌对基质营养的吸收,进而加快了食用菌生长速度,而且菌丝内Ca2+离子浓度的变化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变化又会促进菇蕾的发生。带有4~5万伏直流高压的电极线会对空气产生电离作用并使空气中的大量氮气转化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空气氮肥,相当于为菇蕾施加了叶面氮肥,可减少氮肥施用量15~30%。
[0008]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9]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技术方案中是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布局增设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
[001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布置方案: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采用电场促蕾防病系统的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是否需要改造和增设附件。
[0012]2、主电源安装:同样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安装主电源,并要做到防止生产管理时碰触电极线,同时主电源及其控制器必须安装在干燥的地方,并应进行防水处理。
[0013]3、主电源的地线安装:选择一个不易被移动物体碰断的位置布设接地线。
[0014]4、绝缘子安装位置与电极线的挂接:绝缘子的布设是按照菇房长度方向进行的,每套系统独立成组,每套系统之间的电极线不得连接在一起,且电极线相距应大于5~6m。
[0015]5、工作时间:自动循环间歇工作时间的设定为每工作15~20分钟便停歇45~60分钟。
[0016]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0017]1、本发明所提出的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措施独特,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0018]2、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有效预防与控制接种室、发菌室、出菇房空气杂菌对食用菌形成的落菌性污染。
[0019]3、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对空气放电促成空气的氮肥化、臭氧化和负离子化,为食用菌的安全快速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0020]4、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在栽培空间产生空间电场,促进菌丝扭结成蕾。
[0021]5、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对食用菌生产各环节的空气实施有效的静态净化。
[0022]6、通过实施本发明,可形成并保持菌丝、菌盖生长表面气层的高湿度而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0023]7、通过实施本发明,可显著减少空气杂菌在接种过程中的落菌污染,标准接种室杂菌污染率小于0.3%。
[0024]8、通过实施本发明,空气洁净无异味,出菇房空气真菌孢子数除去率大于74%。
[0025]9、通过实施本发明,食用菌第一潮产量提高13~34%,一般菌菇平均总产量提高28%。
[0026]10、实施本发明时十分安全,因为是高电压、低电流、误触时不会造成直接损伤。
[0027]11、实施本发明时,极其省电,一套300型系统10天耗电不足1度电。
[0028]12、本发明运行可靠、耐用,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0030]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技术方案中是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布局增设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
[0031]【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2]1、布置方案: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采用电场促蕾防病系统的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是否需要改造和增设附件。[0033]2、主电源安装:同样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安装主电源,并要做到防止生产管理时碰触电极线,同时主电源及其控制器必须安装在干燥的地方,并应进行防水处理。
[0034]3、主电源的地线安装:选择一个不易被移动物体碰断的位置布设接地线。
[0035]4、绝缘子安装位置与电极线的挂接:绝缘子的布设是按照菇房长度方向进行的,每套系统独立成组,每套系统之间的电极线不得连接在一起,且电极线相距应大于5~6m。
[0036]5、工作时间:自动循环间歇工作时间的设定为每工作15~20分钟便停歇45~60分钟。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应用电场促蕾及防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空间布局增设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布置方案: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采用电场促蕾防病系统的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是否需要改造和增设附件; (2)主电源安装:同样根据菇房的面积、结构、高度来确定安装主电源,并要做到防止生产管理时碰触电极线,同时主电源及其控制器必须安装在干燥的地方,并应进行防水处理; (3)主电源的地线安装:选择一个不易被移动物体碰断的位置布设接地线; (4)绝缘子安装位置与电极线的挂接:绝 缘子的布设是按照菇房长度方向进行的,每套系统独立成组,每套系统之间的电极线不得连接在一起,且电极线相距应大于5~6m ; (5)工作时间:自动循环间歇工作时间的设定为每工作15~20分钟便停歇45~60分钟。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83241SQ20131059771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4日
【发明者】何寒 申请人:何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