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巷道圈的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0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巷道圈的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巷道圈的门。
背景技术
巷道圏是指用于牲畜在免疫接种、驱虫、称重及临时关养等方面的一种基础设施,现有的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以及与临时关养圈连通的巷道,所述巷道由两条道壁组成,巷道一端为巷道进口,另一端为巷道出口,临时关养圈上设置有关养圈进口与关养圈出口,所述临时关养圈的几何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巷道设置在临时关养圈外面,所述关养圈出口为巷道进口,所述巷道的道壁、临时关养圈的圈壁采用围栏制成。现有巷道圈的使用过程如下:先将一整群牲畜关养在临时关养圈内,如要进行免疫驱虫、接种、称重、打标记,再将牲畜赶入巷道内进行免疫驱虫、接种、称重。为了避免巷道内进入过多的牲畜而造成拥挤,在巷道进口与巷道出口处都设置有门,现有的用于巷道圈的门与一般的合页门没有什么区别,这种门一般只有站在门的正前方才方便操作,但是由于巷道的存在,在开关巷道圈的门时都是站在巷道的两侧进行操作,因此,现有的用于巷道 圈的门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用于巷道圈的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巷道圈的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圈门,所述圈门与门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两个圈门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所述两根横杆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上,所述两根横杆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是,所述门框的上横梁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其中一根横杆穿过固定环。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圈门的U形锁卡。进一步的是,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两个圈门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并且所述两根横杆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上,所述两根横杆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在开关圈门时,站在巷道两侧的操作人员只需用手推拉横杆即可使圈门打开或关闭,操作非常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巷道圈的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门框1、圈门2、横杆3、固定环4、U形锁卡5、把手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0013]如图1所示,该用于巷道圈的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I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圈门2,所述圈门2与门框I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两个圈门2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3,所述两根横杆3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2上,所述两根横杆3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通过在两个圈门2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3,并且所述两根横杆3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2上,所述两根横杆3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在开关圈门2时,站在巷道两侧的操作人员只需用手推拉横杆3即可使圈门2打开或关闭,操作非常方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操作起来更加省力,所述门框I的上横梁上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其中一根横杆3穿过固定环4,当推拉横杆3时,横杆3可以以固定环4为轴转动,起到杆杠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固定横杆3的作用,避免两根横杆3锁死。进一步的是,为了避免关闭的圈门2被牲畜撞开,在固定环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圈门2的U形锁卡5,当关闭圈门2时,将U形锁卡5将圈门2卡住,从而避免关闭的圈门2被牲畜撞开。另外,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把手6。
权利要求1.用于巷道圈的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I)的两侦格连接有一个圈门(2),所述圈门(2)与门框(I)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圈门(2)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3),所述两根横杆(3)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2)上,所述两根横杆(3)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圈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I)的上横梁上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其中一根横杆(3)穿过固定环(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巷道圈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圈门(2)的U形锁卡(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巷道圈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把手(6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用于巷道圈的门。该用于巷道圈的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圈门,所述圈门与门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两个圈门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所述两根横杆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上,所述两根横杆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通过在两个圈门的顶端各设置有一根横杆,并且所述两根横杆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铰链固定在圈门上,所述两根横杆的另外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在开关圈门时,站在巷道两侧的操作人员只需用手推拉横杆即可使圈门打开或关闭,操作非常方便。适合在牲畜养殖领域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K1/00GK203136730SQ20132018682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刘刚, 王光辉, 吴伟生, 童琪 申请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