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球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球磨机,是由第一静压轴承、第二静压轴承、回转体、静压轴承密封罩、局部除尘器、小齿轮和传动系统构成;回转体两端的中空轴分别置于第一静压轴承和第二静压轴承上,并以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分别罩设;回转体的外周设置有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高压油在第一静压轴承、第二静压轴承和回转体中空轴轴颈之间形成有润滑油膜,能将回转体浮起,能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承载能力大;当回转体产生较小的弯曲弹性变形时,第一静压轴承和第二静压轴承的轴承体绕各自第一销轴相对转动一个较小角度,使油膜厚度沿轴向基本不变;回转体内波纹形衬板使磨介与矿料、矿料与矿料间的磨剥作用增强;密封罩和局部除尘器能高效避免球磨机工作环境中的尘埃颗粒进入到静压轴承工作空间内。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节能球磨机【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磨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球磨机。
【背景技术】
[0002]球磨机的规格不断增大,对其生产率和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大型球磨机,生产率有待提高,运行可靠性较低,故障时有发生,运行能耗和使用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球磨机。
[0004]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静压轴承、第二静压轴承、回转体、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第一局部除尘器、第二局部除尘器、小齿轮和传动系统构成;回转体两端的中空轴的两个轴颈分别置于第一静压轴承和第二静压轴承上,并以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分别罩设;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输出轴联接,筒体左端穿设有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0005]所述的第一静压轴承是由轴承体、轴承座、第一轴向定位板、第二轴向定位板、转动限位板、销轴、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组成;轴承体上具有油腔、两条集束油沟、小于半圆柱面凹槽,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和一个补油腔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的矩形油腔,轴承体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垂直进油道,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轴承座上用于支撑轴承体的半外圆柱面支座的两侧具有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和用于定位轴承体的双向定位板;轴承体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置于轴承座上半外圆柱面支座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与半外圆柱面支座形成转动副;销轴穿设于轴承座上的双耳环和转动限位板`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与轴承座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球头螺栓穿设于转动限位板、轴承体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孔中,拧紧球头螺母,使轴承体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至轴承体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第一轴向定位板和第二轴向定位板通过螺钉组分别固连于轴承体的两个端面上,构成回转体的轴向定位;
[0006]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是由轴承体、轴承座、转动限位板、销轴、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组成,轴承体上具有油腔、两条集束油沟、小于半圆柱面凹槽,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和一个补油腔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的矩形油腔;轴承体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垂直进油道,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轴承座上用于支撑轴承体的半外圆柱面支座的两侧具有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和用于定位轴承体的双向定位板;轴承体的小于半圆柱面凹槽置于轴承座的半外圆柱面支座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与半外圆柱面支座形成转动副;销轴穿设于轴承座上的双耳环和转动限位板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与轴承座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球头螺栓穿设于转动限位板、轴承体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孔中,拧紧球头螺母,使轴承体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至轴承体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
[0007]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与第一静压轴承区别是:第二静压轴承无第一轴向定位板和第二轴向定位板。
[0008]所述的回转体是由两个中空轴及端盖、大齿轮、筒体和波纹形衬板组成,中空轴及端盖具有中空轴、轴颈、端盖和多头螺旋导棱,中空轴的外表面为圆柱面,其中凸起的圆柱面为轴颈,中空轴内表面为截锥面,中空轴内壁具有多头螺旋导棱;端盖内外表面均为截锥面,外表面锥角小于内表面锥角,中空轴与端盖大圆角过度连接成一体结构,筒体是由外圆柱面上均布变截面筋板的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组成,波纹形衬板上具有曲线提升棱、多个沉头螺栓孔和减重槽;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由法兰盘通过螺栓组连接,其中一个中空轴及端盖通过贯穿于大齿轮轮毂的螺栓组和第一圆筒的法兰盘连接,另一个中空轴及端盖和第二圆筒由法兰盘通过螺栓组连接,波纹形衬板通过楔紧和螺栓组交错安装于筒体内部。
[0009]所述静压轴承密封罩由两对对开式套筒、左下密封罩、右下密封罩和上密封罩组成;两对对开式套筒分别空套于二个中空轴轴颈左右,左下密封罩和右下密封罩通过地脚螺栓组安装于地基上,通过螺栓组将左下密封罩和右下密封罩密封连接,上密封罩安装于左下密封罩和右下密封罩上并通过螺栓组密封连接,将空套于二个中空轴上的两对对开式套筒分别向两侧拉至适当位置,拧紧对开式套筒连接处螺栓组,使对开式套筒固连于中空轴上,对开式套筒与密封罩形成具有曲路密封结构。
[0010]第一局部除尘器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的铰支座、摇臂轴、轴承、右旋扭簧和具有多头右旋螺旋槽的滚刷组成,滚刷通过轴承套设于摇臂轴上,右旋扭簧套设于摇臂轴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右旋扭簧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上。
[0011]第二局部除尘器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的铰支座、摇臂轴、轴承、左旋扭簧和具有多头左旋螺旋槽的滚刷组成,滚刷通过轴承套设于摇臂轴上,左旋扭簧套设于摇臂轴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左旋扭簧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1、外表面为圆柱面和内表面为截锥面的中空轴与内外表面均为截锥面的端盖一体结构,以及均布于筒体外圆柱面上的变截面筋板,使回转体截面具有相同的强度,强重比大;
[0014]2、油腔结构使静压轴承的油膜压力沿轴向分布均匀、轴颈最低处附近油膜压力大,从主油腔周向边缘开始,沿轴颈周向油膜压力衰减较大,液压泵站的能耗小,轴承的承载能力大;
[0015]3、当回转体将产生较小的弯曲弹性变形时,第一静压轴承和第二静压轴承分别绕各自第一销轴相对转动一个较小角度,轴承体调心性能好,使油膜厚度沿轴向基本不变,能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
[0016]4、波纹形衬板的结构使磨介与矿料、矿料与矿料间的磨剥作用增强,还能有效避免了抛起的磨介与混合物楔形面上的磨介发生撞击;
[0017]5、轴承罩结构和局部除尘器的作用,能高效避免球磨机工作环境中的尘埃颗粒进入到静压轴承工作空间内。
[0018]6、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性高,故障少,生产率高,运行能耗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回转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回转体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回转体的波纹形衬板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主视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左视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俯视图。
[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的立体剖视图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呈直立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呈直立状态时的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位置示意图。
[00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呈倾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静压轴承呈倾斜状态时的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位置示意图。
[0034]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5]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的侧视图。
[0037]图1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的立体剖视图。
[0038]图2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呈直立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9]图2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呈直立状态时的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位置示意图。
[0040]图2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呈倾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41]图2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静压轴承呈倾斜状态时的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位置示意图。
[0042]图24是本实用新型之静压轴承密封罩的立体示意图。
[0043]图25是本实用新型之静压轴承密封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4]图26是本实用新型之静压轴承密封罩的侧视图。
[0045]图27是图26中的4处放大示意图。
[0046]图28是图26中的8处放大示意图。[0047]图2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局部除尘器和第二局部除尘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0048]图3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局部除尘器安装位置放大示意图。
[0049]图3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局部除尘器立体剖视图。
[0050]图3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局部除尘器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静压轴承1、第二静压轴承2、回转体3、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4、第一局部除尘器5、第二局部除尘器6、小齿轮7和传动系统8构成;回转体3两端的中空轴301的轴颈302分别置于第一静压轴承1和第二静压轴承2上,并以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4分别罩设;小齿轮7与传动系统8的输出轴联接,筒体32左端穿设有大齿轮31,小齿轮7与大齿轮31啮合;
[0052]请参阅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的第一静压轴承1是由轴承体10、轴承座11、第一轴向定位板12、第二轴向定位板13、转动限位板14、销轴16、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组成,轴承体10上具有油腔101、两条集束油沟105、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和一个补油腔104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9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9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109的矩形油腔,轴承体10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如图10和图11所示;轴承座11上用于支撑轴承体10的半外圆柱面支座113的两侧具有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112、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14的双耳环115和用于定位轴承体10的双向定位板114 ;轴承体10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置于轴承座11上半外圆柱面支座113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与半外圆柱面支座113形成转动副;销轴16穿设于轴承座11上的双耳环115和转动限位板14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14与轴承座11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10,球头螺栓17穿设于转动限位板14、轴承体10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孔中,拧紧球头螺母18,使轴承体10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17、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如图12和图13所示;旋松球头螺母18至轴承体10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轴向定位板12和第二轴向定位板13通过螺钉组分别固连于轴承体10的两个端面上,构成回转体3的轴向定位。
[0053]请参阅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2是由轴承体10、轴承座11、转动限位板14、销轴16、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组成,轴承体10上具有油腔101、两条集束油沟105、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和一个补油腔104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109的矩形油腔;轴承体10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沿轴向的油道107与铅垂向的油道108连通;轴承座11上用于支撑轴承体10的半外圆柱面支座113的两侧具有轴承体10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112、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115和用于定位轴承体10的双向定位板114,轴承体10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置于轴承座11上半外圆柱面支座113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与半外圆柱面支座113形成转动副;;销轴16穿设于轴承座11上的双耳环115和转动限位板14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14与轴承座11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10,球头螺栓17穿设于转动限位板14、轴承体10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孔中,拧紧球头螺母18,使轴承体10处于直立状态,如图20和图21所示;球头螺栓17、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18至轴承体10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如图22和图23所示,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
[0054]请参阅图10和图16所示,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2与第一静压轴承1区别是:第二静压轴承2无第一轴向定位板12和第二轴向定位板13。
[0055]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回转体3是由两个中空轴及端盖30、大齿轮31、筒体32和波纹形衬板33组成,中空轴及端盖30具有中空轴301、轴颈302、端盖303和多头螺旋导棱304,中空轴301的外表面为圆柱面,其中凸起的圆柱面为轴颈302,中空轴301内表面为截锥面,中空轴301内壁具有多头螺旋导棱304 ;端盖303内外表面均为截锥面,外表面锥角小于内表面锥角,中空轴301与端盖303大圆角过度连接成一体结构,筒体32是由外圆柱面上均布变截面筋板320的第一圆筒321和第二圆筒322组成,如图3所示,波纹形衬板33上具有曲线提升棱332、多个沉头螺栓孔331和减重槽333 ;第一圆筒321和第二圆筒322由法兰盘323通过螺栓组连接,其中一个中空轴及端盖30通过贯穿于大齿轮31轮毂的螺栓组和第一圆筒321的法兰盘324连接,另一个中空轴及端盖30和第二圆筒322由法兰盘325通过螺栓组连接,波纹形衬板33通过楔紧和螺栓组交错安装于筒体32内部。
[0056]请参阅图24、图25、图26、图27和图28所示,所述静压轴承密封罩4由两对对开式套筒40、左下密封罩41、右下密封罩42和上密封罩43组成;两对对开式套筒40分别空套于二个中空轴301轴颈302左右,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通过地脚螺栓组安装于地基上,通过螺栓组将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密封连接,上密封罩43安装于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上并通过螺栓组密封连接,将空套于二个中空轴301上的两对对开式套筒40分别向两侧拉至适当位置,拧紧对开式套筒40连接处螺栓组,使对开式套筒40固连于中空轴301上,对开式套筒40与密封罩4形成具有曲路密封结构44。
[0057]请参阅图29、图30和图31所示,第一局部除尘器5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43的铰支座431、摇臂轴50、轴承51、右旋扭簧52和具有多头右旋螺旋槽531的滚刷53组成,滚刷53通过轴承51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右旋扭簧52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右旋扭簧52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431上;
[0058]请参阅图28和图31所示,第二局部除尘器6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43的铰支座431、摇臂轴50、轴承51、左旋扭簧62和具有多头左旋螺旋槽631的滚刷53组成,滚刷53通过轴承51套设于摇臂轴50上,左旋扭簧62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左旋扭簧62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431上。
[005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0060]球磨机满载启动及正常工作时,液压泵站的高压油经主油腔102和辅助油腔103的多个油孔压入到中空轴两个轴颈302与两个轴承体10间,将回转体3浮起,形成完整的润滑油膜,传动系8的动力和运动经小齿轮7驱动大齿轮31,使回转体3转动,中空轴301旋转使吸附于轴颈302外圆柱面上的液压油随之运动,使中空轴301的轴颈302旋入轴承体10 一侧的润滑油膜减薄,甚至出现润滑油膜不完整,此时液压泵站的低压油经补油腔104串联的两个油孔流出,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
[0061]待磨矿料按一定填充率从右端进料口,经中空轴301内多头螺旋导棱304推入到筒体32内,与研磨介质混合,筒体32旋转的离心作用和波纹形衬板33的托带作用,使筒体32内形成磨介与矿料的混合物楔形体,在重力作用下楔形体中的混合物下泄,磨介与矿料、矿料与矿料间发生磨剥,部分磨介随筒体32转动至某一高度产生斜抛,具有较高机械能的斜抛磨介撞击到矿料中,使部分矿料击碎,随筒体32转动的筒体内峰谷相对的曲线提升棱332托带,使曲线提升棱332凸峰两侧面附近的混合物交替滑动,不仅衬板与矿料、矿料与矿料间的磨剥作用增强,而且使磨介与矿料的混合物楔形体表面上的磨介快速沉侵到的混合物楔形体内,混合物楔形体内的磨介,快速沉侵至波纹形衬板33的内表面上,有效避免抛起的磨介与混合物楔形体表面上的磨介发生撞击;矿料经数次撞击及磨剥达到所需粒径后,矿料经左端中空轴301的螺旋导棱304排出;
[0062]球磨机满载运行时,由于回转体3自重、磨介与矿料混合物的自重及离心力的作用,当回转体将产生较小的弯曲弹性变形时,轴承体10的转动角度可由转动限位板14通过球头螺母18控制,旋松球头螺母18转动限位板14可相对第二销轴16转一个小角度,轴承体10的最大转角由转动限位板14最大转角的固定限位板112限制,两个轴承体10便可在转动限位板14限制的角度内分别绕各自第一销轴15相对转动一个较小角度,使油膜厚度沿轴向基本不变,能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
[0063]球磨机满载静止时,由于主油腔102的宽度小于中空轴301轴颈302与轴承体10接触弹性变形宽度,借助具有背压功能的三列并联油路,形成主油腔102封闭空间,其内压力升高的液压油与轴承体10结构共同承担回转体及混合物的重量;
[0064]固连于中空轴301上的两对对开式套筒40随中空轴同步转动,对开式套筒40与密封罩4形成的曲路密封间隙,能高效防止尘埃颗粒进入到静压轴承密封罩内;
[0065]在右旋扭簧52和左旋扭簧62的分别作用下,第一局部除尘器5和第二局部除尘器6中的摇臂轴50,将各自的滚刷53分别压紧在随中空轴转动的对开式套筒40与密封罩4形成的曲路密封结构44附近的对开式套筒40外圆柱面上,摩擦力使二个滚刷53快速滚动,将随中空轴转动的对开式套筒40外圆柱面上的积尘刷掉,并由第一局部除尘器5和第二局部除尘器6上的滚刷53表面上的多头右旋螺旋槽531和多头左旋螺旋槽631,将刷入槽内的灰尘颗粒旋离曲路密封结构44,使曲路密封结构44附近的积尘除净,减少可能通过曲路密封间隙进入密封罩4的灰尘源,实现静压轴承在无尘空间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是由第一静压轴承(I)、第二静压轴承(2)、回转体(3)、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4)、第一局部除尘器(5)、第二局部除尘器(6)、小齿轮(7)和传动系统(8)构成;回转体(3)两端的中空轴(301)的轴颈(302)分别置于第一静压轴承(I)和第二静压轴承(2)上,并以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4)分别罩设;小齿轮(7)与传动系统(8)的输出轴联接,筒体(32)左端穿设有大齿轮(31 ),小齿轮(7)与大齿轮(31)啮合;所述的第一静压轴承(I)是由轴承体(10)、轴承座(11 )、第一轴向定位板(12)、第二轴向定位板(13)、转动限位板(14)、销轴(16)、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组成,轴承体(10)上具有油腔(101)、两条集束油沟(105)、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和一个补油腔(104)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9)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9)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109)的矩形油腔,轴承体(10)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轴承座(11)上用于支撑轴承体(10)的半外圆柱面支座(113)的两侧具有轴承体(10)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112)、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115)和用于定位轴承体10的双向定位板114 ;轴承体(10)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置于轴承座(11)上半外圆柱面支座(113)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与半外圆柱面支座(113)形成转动副;销轴(16)穿设于轴承座(11)上的双耳环(115)和转动限位板(14)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14)与轴承座(11)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10 ),球头螺栓(17 )穿设于转动限位板(14 )、轴承体(10 )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孔中,拧紧球头螺母(18),使轴承体(10)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17)、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18)至轴承体(10)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第一轴向定位板(12)和第二轴向定位板(13)通过螺钉组分别固连于轴承体(10)的两个端面上,构成回转体(3)的轴向定位;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2)是由轴承体(10)、轴承座(11)、转动限位板(14)、销轴(16)、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组成,轴承体(10)上具有油腔(101)、两条集束油沟(105)、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和一个补油腔(104)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109)的矩形油腔;轴承体(10)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轴承座(11)上用于支撑轴承体(10)的半外圆柱面支座(113)的两侧具有轴承体(10)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112)、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115)和用于定位轴承体(10)的双向定位板(114),轴承体(10)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置于轴承座(11)上半外圆柱面支座(113)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106)与半外圆柱面支座(113)形成转动副;销轴(16)穿设于轴承座(11)上的双耳环(115)和转动限位板(14)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14)与轴承座(11)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10),球头螺栓(17)穿设于转动限位板(14)、轴承体(10)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111)孔中,拧紧球头螺母(18),使轴承体(10)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17)、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18)至轴承体(10)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17)和球头螺母(18)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14)和固定限位板(112)螺栓孔球面接触; 所述的回转体(3)是由两个中空轴及端盖(30)、大齿轮(31)、筒体(32)和波纹形衬板(33 )组成,中空轴及端盖(30 )具有中空轴(301)、轴颈(302 )、端盖(303 )和多头螺旋导棱(304),中空轴(301)的外表面为圆柱面,其中凸起的圆柱面为轴颈(302),中空轴(301)内表面为截锥面,中空轴(301)内壁具有多头螺旋导棱(304);端盖(303)内外表面均为截锥面,外表面锥角小于内表面锥角,中空轴(301)与端盖(303)大圆角过度连接成一体结构,筒体(32)是由外圆柱面上均布变截面筋板(320)的第一圆筒(321)和第二圆筒(322)组成,波纹形衬板(33)上具有曲线提升棱(332)、多个沉头螺栓孔(331)和减重槽(333);第一圆筒(321)和第二圆筒(322)由法兰盘(323)通过螺栓组连接,其中一个中空轴及端盖(30)通过贯穿于大齿轮(31)轮毂的螺栓组和第一圆筒(321)的法兰盘(324)连接,另一个中空轴及端盖(30 )和第二圆筒(322 )由法兰盘(325 )通过螺栓组连接,波纹形衬板(33 )通过楔紧和螺栓组交错安装于筒体(32)内部; 所述静压轴承密封罩(4)由两对对开式套筒(40)、左下密封罩(41)、右下密封罩(42)和上密封罩(43)组成;两对对开式套筒(40)分别空套于二个中空轴(301)轴颈(302)左右,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通过地脚螺栓组安装于地基上,通过螺栓组将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 )密封连接,上密封罩(43 )安装于左下密封罩(41)和右下密封罩(42)上并通过螺栓组密封连接,将空套于二个中空轴(301)上的两对对开式套筒(40)分别向两侧拉至适当位置,拧紧对开式套筒(40)连接处螺栓组,使对开式套筒(40)固连于中空轴(301)上,对开式套筒(40)与密封罩(4)形成具有曲路密封结构(44); 所述的第一局部除尘器(5)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43)的铰支座(431)、摇臂轴(50)、轴承(51)、右旋扭簧(52 )和具有多头右旋螺旋槽(531)的滚刷(53 )组成,滚刷(53 )通过轴承(51)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右旋扭簧(52)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右旋扭簧(52)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431)上; 所述的第二局部除尘器(6)是由固连于上密封罩(43)的铰支座(431)、摇臂轴(50)、轴承(51)、左旋扭 簧(62 )和具有多头左旋螺旋槽(631)的滚刷(53 )组成,滚刷(53 )通过轴承(51)套设于摇臂轴(50)上,左旋扭簧(62)套设于摇臂轴(50)上另一端,并将该端及左旋扭簧(62)自由端套设于铰支座(431)上。
【文档编号】B02C17/10GK203620705SQ20132022382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于向军, 杨永梅 申请人:昆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