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8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1)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和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在礁体(1)中心处设置有隔板(4),礁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礁体(1)内腔相通的礁体过流孔(5),在隔板(4)上同样设置有隔板过流孔(6),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礁体(1)的轴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顶部(3)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于母藻绑缚和藻类附着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专利说明】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藻礁,特别是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背景技术】
[0002]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它可以作为深加工产品的原材料,也是各种海洋生物的食材,藻类的人工养殖由来已久,传统上利用沉性的藻礁进行藻类的养殖,将母藻绑缚在藻礁的表面,待母藻释放孢子后,会在藻礁上形成自然种群,新生的藻附着在藻礁表面进行生长。但是传统的藻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的藻礁往往采用废弃的混凝土石块等现成的重物,由于其没有专门针对藻类生长的结构,因此在进行母藻的绑缚时十分麻烦,同时其表面相对光滑,不利于藻类的附着。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人工藻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于母藻绑缚和藻类附着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I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和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在礁体I中心处设置有隔板4,礁体I的两侧设置有与礁体I内腔相通的礁体过流孔5,在隔板4上同样设置有隔板过流孔6,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礁体I的轴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顶部3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0005]所述的绑缚沟槽7为多个,且等距、平行设置。
[0006]所述的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相互错开。
[0007]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8]本种结构形式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传统的人工藻礁表面积较小,不利于藻类附着;并且也没有为绑缚母藻设置相应的结构,也给母藻的移植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其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面,并且在顶部上还设置有用于绑缚母藻的沟槽,这些设计都可以便于藻类尽快在藻礁上附着并繁殖。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将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礁体1,这个礁体I包括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在底部2上方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这个顶部3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的表面,在礁体I的中心处,沿着礁体I的轴线方向设置有隔板4,在在礁体I的两侧、具体地说实在底部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礁体I内腔相连通的礁体过流孔5,而在隔板4上则开设有隔板过流孔6,并且所述的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多个,并且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之间交错分布;同时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着礁体I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这个绑缚沟槽7为多个,且平行、等距分布。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由于其顶部3的截面为三角形,并且其外表面为粗糙表面,增大了供藻类附着的面积,利于藻类附着和繁殖,同时在顶部3上设置的多条绑缚沟槽7可以方便地进行母藻的绑缚移植,便于移植的成熟藻类释放孢子,形成自然种群,并且开设在底部2和隔板4上的过流孔相互错开,这样可以改变海水的流速和流态,同样便于藻类在藻礁上的附着和繁殖。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I)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和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在礁体(I)中心处设置有隔板(4),礁体(I)的两侧设置有与礁体(I)内腔相通的礁体过流孔(5),在隔板(4)上同样设置有隔板过流孔(6),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礁体(I)的轴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顶部(3)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缚沟槽(7)为多个,且等距、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相互错开。
【文档编号】A01G33/00GK203416692SQ20132039230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田涛, 陈勇, 刘永虎, 张国胜, 陈雷, 于晓明, 尹增强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