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187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残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膜回收装置,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悬挂架(1)、主机架(9)、传动机构(2)和收集箱(8),其特点是主机架(9)上设有捡拾滚,该捡拾滚包含一圆柱形滚体(4),在滚体(4)的一周上设有锯齿状或刺状的捡拾齿(5),在捡拾滚的后方设有残膜收取机构,该残膜收取机构包含一圆筒形的滚筒筛(7),滚筒筛(7)的内侧设有负压吸管(6),该负压吸管(6)的吸口覆盖滚筒筛(7)内壁的一个弧形的扇面,使得滚筒筛(7)的筒壁形成负压区和非负压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捡拾效率高,捡拾效果好,对大小不同的残膜碎片都能较好的拾取,特别在各种土地状况下均能正常使用。
【专利说明】残膜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膜种植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残膜在土地中残存也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0003]目前残膜的回收一是采用人工回收,主要对较大片和浮于土地表面的残膜进行捡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二是机械回收,但目前的回收机械主要采用勾耙式或筛子式。勾耙式捡拾效果差,特别是对细小的残膜碎片难以起作用。筛子式收取效果较好,但效率很低,难以大面积应用,特别是土地湿度较大时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残膜回收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包括悬挂架(I)、主机架(9)、传动机构(2 )和收集箱(8 ),其特点是主机架(9 )上设有捡拾滚,该捡拾滚包含一圆柱形滚体(4 ),在滚体(4)的一周上设有锯齿状或刺状的捡拾齿(5),在捡拾滚的后方设有残膜收取机构,该残膜收取机构包含一圆筒形的滚筒筛(7),滚筒筛(7)的内侧设有负压吸管(6),该负压吸管(6)的吸口覆盖滚筒筛(7)内壁的一个弧形的扇面,使得滚筒筛(7)的筒壁形成负压区和非负压区。
[0006]上述捡拾滚滚体(4)的一周上捡拾齿(5)优选为锯齿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捡拾效率高,捡拾效果好,对大小不同的残膜碎片都能较好的拾取,特别在各种土地状况下均能正常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残膜收取机构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残膜收取机构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所不:I是悬挂架,2是传动机构,3是风机,4是圆柱形滚体,5是检拾齿,6是压吸管,7是滚筒筛,8是收集箱,9是主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悬挂架1、主机架9、传动机构2和收集箱8,悬挂架I为全悬挂式,主机架9上设有捡拾滚,该捡拾滚包含一圆柱形滚体4,在滚体4的一周上设有锯齿状的捡拾齿5,在捡拾滚的后方设有残膜收取机构,该残膜收取机构包含一圆筒形的滚筒筛7,滚筒筛7的内侧设有负压吸管6,该负压吸管6的吸口覆盖滚筒筛7内壁的一个弧形的扇面,使得滚筒筛7的筒壁形成负压区和非负压区。
[0013]实施例3: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捡拾滚滚体4的一周上的捡拾齿5为刺状或指状。
[0014]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悬挂架I为牵引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悬挂架(I)、主机架(9)、传动机构(2)和收集箱(8),其特征在于:主机架(9)上设有捡拾滚,该捡拾滚包含一圆柱形滚体(4),在滚体(4)的一周上设有锯齿状或刺状的捡拾齿(5),在捡拾滚的后方设有残膜收取机构,该残膜收取机构包含一圆筒形的滚筒筛(7),滚筒筛(7)的内侧设有负压吸管(6),该负压吸管(6)的吸口覆盖滚筒筛(7)内壁的一个弧形的扇面,使得滚筒筛(7)的筒壁形成负压区和非负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滚滚体(4)一周上的捡拾齿(5)为锯齿状。
【文档编号】A01B43/00GK203378226SQ20132042642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
【发明者】冯锦祥 申请人:冯锦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