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7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植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植物培养装置,主要是在一下座内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纳有培养液,一上盖设置在前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上,在该上盖表面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供容置包覆在植物根部的培养基,前述各栽植孔的底部内周侧设有多数向内凸伸的托部,利用该等托部支撑在各培养基下方,使前述培养基与植物形成有效的定位,防止前述植物或培养基直接由栽植孔落入培养液中而造成污染。
【专利说明】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常见的植物培养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下座I及上盖20 ;前述下座I具有一凹陷的容置空间11,可供容纳适量的培养液3,上盖20是设置在该容置空间11的顶侧开口上,前述上盖20中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201,在各栽植孔201内可供设置包覆植物4种苗根部的培养基40 (可以是棉球、海棉球、发泡材料、或其它可吸水的材质);利用前述培养基40吸汲前述下座I容置空间11中的培养液3,且由植物4根部吸收该培养基40内培养液3,来获取成长所需的养份。
[0003]然而,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上有下列缺失:
[0004]1、由于该栽植孔201是呈贯穿上盖20的孔洞构造,因此,该培养基40与植物4在各栽植孔201中缺乏有效地支撑与固定,仅能依靠培养基40与各栽植孔201内壁间的摩擦力而形成暂时的定位,致使其极易随着植物4逐渐长大而难以支撑该植物4与吸收培养液3的培养基40的重量,同时,该植物4的根部也会随着成长而产生向下的推力,使该培养基40与植物4容易掉落下座I的培养液3中而造成污染。
[0005]2、由于该栽植孔201的植物4落在培养液3中,不但会使植物4坏死而造成损失夕卜,也会因植物4的腐坏而污染培养液3,导致培养液难以长期再次利用,因此前述下座I的容置空间11中必须时常加以清理,极为费时费事。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其可对所栽种的植物与培养基形成稳固的支撑与定位,以避免其落入下座的培养液中造成污染。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其利用防止植物落入培养液中的结构,可减少培养液的污染,减少植物的死亡,降低清理该下座容置空间的次数或无需清理该下座的容置空间,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0008]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有:一下座,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内容纳有培养液;及一上盖,设置在前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上,该上盖表面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在各栽植孔周侧设有多数向内凸伸的托部。
[0010]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多数托部是设置在该栽植孔的底部内周侧。
[0011]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多数托部是在栽植孔内周侧向中央呈放射状延伸。
[0012]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下座的容置空间开口周侧设有一环凹缘,而在前述上盖的相对部位设有与环凹缘相嵌合的环凸缘。
[0013]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0014]本实用新型可对所栽种的植物与培养基形成稳固的支撑与定位,以避免其落入下座的培养液中,因而用其培育的植物存活率高,不易出现因掉入下座的培养液内而死亡,另夕卜,栽植孔上托部的设计也使得培养液不易受到污染,从而降低清理该下座容置空间的次数或无需清理该下座的容置空间,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常见植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及相关组件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0020]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情形剖面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2至图6所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下座I及上盖2等部份;其中所述下座I设有一具开口的凹陷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内容纳有适当量的培养液3,且在容置空间11开口周侧设有一环凹缘12 ;所述上盖2是设置在前述容置空间11的开口上,在其周缘设有可与前述环凹缘12相嵌合的环凸缘23,另在上盖2表面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21,在各栽植孔21底部内周侧设有多数向内凸伸(可为向中央呈放射状延伸)的托部22。
[0025]使用时,在各栽植孔21内可容纳有包覆植物4根部的培养基40 (可为一海棉球、棉花球、发泡材料、或其它可吸水的材质),以前述培养基40吸汲容置空间11中的培养液3,同时可供植物4根部吸收培养基40内的培养液3,藉以获取成长所需的养份;而在实际应用时,可将所述盖合上盖2的下座I置于一具有多层结构的支架5上,以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且在前述支架5的各层空间上方设置光源50,供产生培养植物4所需的光线照射。
[0026]上述结构中,其利用前述栽植孔21内的托部22可对培养基40与植物4形成稳固的支撑,并避免植物4与培养基40直接由栽植孔21落入容置空间11中的培养液3中,除可避免所栽培的植物死亡造成损失外,也可以有效防止对该培养液3的污染,减少清理或更换培养液3的次数,来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在植物4生长的过程中,其根部也会对各托部22形成局部的缠绕,如此,可有利于该植物4培养完成后的折摘或拔除动作进行。
[0027]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养装置,具有稳固定位该培养基及植物、避免植物和培养基落入培养液中造成污染、减少植物死亡的损失、以及清理下座需求的优点。
【权利要求】
1.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 一下座,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纳有培养液;及 一上盖,设置在前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上,该上盖表面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在各栽植孔周侧设有多数向内凸伸的托部; 利用下座内设的容置空间容纳有培养液,且上盖设置在前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上,前述上盖表面均匀布设有多数贯通的栽植孔供容置一培养基,前述各栽植孔底部内周侧多数向内凸伸的托部支撑在各培养基下方,达成使培养基与植物形成定位,防止前述植物或培养基由栽植孔落入培养液中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托部是设置在前述栽植孔的底部内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托部是在栽植孔内周侧向中央呈放射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容置空间开口周侧设有一环凹缘,在前述上盖的相对部位设有与该环凹缘相嵌合的环凸缘。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446319SQ20132053692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林进泳 申请人:泳立(厦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