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831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包括水处理模块和养殖模块;水处理模块包括水处理槽和不锈钢槽,不锈钢槽设于水处理槽的腔体内;不锈钢槽内设有生物过滤装置和潜水泵,生物过滤装置的上部设有进水管接口;养殖模块包括一养殖槽;养殖槽内设有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供水管路的进水口端与潜水泵相连接,其出水口端与一T型管相连接,T型管从养殖槽的顶部延伸至养殖槽的底部;排水管路设于养殖槽的底部,且与进水管接口相连接。本装置可通过更换装置内部模块转变功能,以适应水栖/半水栖动物的饲养需要,且转变过程简便、快捷;可根据实验动物的规模选择不同的养殖单元组合,一个水处理模块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养殖模块;整体组合灵活、适应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属于动物生理生态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实验室内水生生物的饲养装置多采用玻璃粘接、玻璃钢冲压成型或者水泥筑池等方法制造,其不足主要在于玻璃水槽安全系数较低且结构强度差;玻璃钢冲压成型的水槽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是小规模制造时成本太高,且冲压后需多步继续加工才能使粗糙的外型得以改观;而水泥筑池则占地面积太大,对于空间有限的实验室来说很不实用。针对半水栖动物的饲养装置则多采用不锈钢造池、户外塑料大棚温室以及水泥筑造缓坡池塘等方法实现,其主要目标为经济养殖,占地面积较大,并不适合以研究为目的的实验室采用。此外,目前还没有装置能够较好的兼顾这两类动物的饲养,使得相关研究的开展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现有实验室动物养殖装置占地较大且不能兼顾多类动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紧凑,占地小;而且可以通过更换内构模块,迅速适应水栖或半水栖实验动物饲养的需要。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其主体为一标准化方形水槽,可通过更换内部结构后转换为水处理模块和养殖模块;
[0005]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一水处理槽和一不锈钢槽,所述不锈钢槽设于所述水处理槽的腔体内;所述不锈钢槽内设有生物过滤装置和潜水泵,所述生物过滤装置的上部设有进水管接口 ;
[0006]所述养殖模块包括一养殖槽;所述养殖槽内设有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的进水口端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接,其出水口端与一 T型管相连接,所述T型管从所述养殖槽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养殖槽的底部;所述排水管路设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且与所述进水管接口相连接。
[0007]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生物过滤装置与所述潜水泵之间设有一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不锈钢槽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上述设置使得在有限的体积内,水路的流程可增加一倍多,延长水处理时间,并提高水处理效率;且所述水处理槽与所述不锈钢槽之间的环腔可用于控温,冷水机可直接吸取干净的水源进行控温,循环;当所述不锈钢槽的厚度小于5_时,会具备较好的热传递效率。
[0008]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挡板的一侧面上设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设有若干个孔,所述孔内设有潜水紫外灯;所述金属板设于靠近所述潜水泵的一端,可避免紫外线对另一侧设置的所述生物过滤装置的杀伤。
[0009]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T型管的横向管路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以方便水流更均匀地流出,这样由于水流直接进入水所述养殖槽的底部,从而减小了噪音,而且同时减少水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进而使得控温更加精确。
[0010]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养殖槽的底部通过一开孔与一龙头开关相连接,日常维护时,可直接打开所述龙头开关,将冲积至所述养殖槽边缘的代谢杂质直接排出,进而减小了工作量。
[0011]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养殖槽内设有若干个隔间I,所述隔间I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养殖槽的顶部,所述隔间I的数量可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数量实验动物的养殖需求;
[0012]所述T型管路的横向管路与若干个支路相连通;所述支路沿所述隔间I的方向延伸;所述支路上设有若干个喷孔。
[0013]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养殖槽的底部上设有纱网基底,用于过滤粪便、杂质
坐寸ο
[0014]所述纱网基底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隔间I相对应的单元格。
[0015]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养殖槽内设有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养殖槽的侧壁上,如固定于插槽内。
[0016]所述斜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相平行的平台,所述斜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所述养殖槽内同时具备了水和陆地两种环境,适宜半水栖实验动物的养殖。
[0017]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斜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插板,所述插板沿所述斜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将所述养殖槽分成若干个隔间II,可实现半水栖动物单养功能。
[0018]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隔间I可由隔板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养殖槽上而形成。
[0019]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斜支撑板可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养殖槽的侧壁上。
[0020]上述的动物饲养装置中,所述插板可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斜支撑板上。
[0021]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装置可通过更换装置内部模块转变功能,以适应水栖/半水栖动物的饲养需要,且转变过程简便、快捷;
[0023]2、可根据实验动物的规模选择不同的养殖单元组合,一个水处理模块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养殖模块;整体组合灵活、适应性强;
[0024]3、本装置占地小、结构紧凑、标准化生产成本低;制造、组装简单,仅需常规塑料焊接、粘接及拼插即可实现全部功能。
[0025]4、在水处理槽内设置了较小尺寸的不锈钢内水槽,使得养殖结束后的清理工作量大大减轻。
[0026]5、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管路与T型管路相连接的设置,可使水流直接进入养殖槽的底部,减小了噪音;而且减少了空气暴露时间,使得控温更加精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水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实现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实现水栖动物单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实现半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实现半水栖动物单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各标记如下:1水处理槽、2不锈钢槽、3挡板、4生物过滤装置、5潜水泵、6金属管、7养殖槽、8活接头、9龙头开关、10供水管路、11排水管路、12隔间1、13隔板、14斜支撑板、15插板、16隔间II。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5]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包括水处理模块和养殖模块;
[0036]如图1所示,水处理模块包括一水处理槽I和不锈钢槽2,其中不锈钢槽2设于水处理槽I的腔体内。在不锈钢槽2内设有生物过滤装置4和潜水泵5,且在生物过滤装置4的上部设有进水管接口(图中未标),待处理的水从此处进入水处理槽I内。其中,生物过滤装置4内可上下依次放置过滤棉和生化棉,在其下方还可放置生物包,用于培养硝化细菌。该生物过滤装置4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水处理槽I的侧壁上。
[0037]在不锈钢槽2内,在生物过滤装置4与潜水泵5之间设有一挡板3,且该挡板3与不锈钢槽2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这样使得在有限的体积内,水路的流程可增加一倍多,延长水处理时间,并提高水处理效率。且水处理槽I与不锈钢槽I之间的环腔可用于控温,冷水机可直接吸取干净的水源进行控温,循环;当不锈钢槽2的厚度小于5mm时,会具备较好的热传递效率。
[0038]在不锈钢槽2内,在挡板3的一侧面上设有金属管6,且在该金属管6上设有若干个孔(图中未示),这些孔内均设有潜水紫外灯,金属板6设于靠近潜水泵5的一端,可避免紫外线对另一侧设置的生物过滤装置4的杀伤。
[0039]如图2所示,用于实现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包括养殖槽7 ;该养殖槽7内设有供水管路10和排水管路11,其中供水管路10的进水口端与潜水泵5相连接,其出水口端通过一活接头8与一 T型管(图中未标)相连接,该T型管从养殖槽7的顶部延伸至养殖槽7的底部,且在T型管的横向管路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图中未示),以方便水流更均匀地流出,这样由于水流直接进入水养殖槽7的底部,从而减小了噪音,而且同时减少水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进而使得控温更加精确。排水管路11设于养殖槽7的底部,且与进水管接口相连接。在养殖槽7的底部通过一开孔与一龙头开关9相连接,日常维护时,可直接打开该龙头开关9,将冲积至养殖槽7边缘的代谢杂质直接排出,进而减小了工作量。
[0040]如图3所示,为实现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在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在养殖槽7内设置多个隔间I 12,隔间I 12由隔板13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养殖槽7上而形成。该隔间I 12从养殖槽7的底部延伸至养殖槽7的顶部,其隔间I 12的数量可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数量实验动物的养殖需求。其中T型管路的横向管路与多个支路相连通,这些支路沿隔间I 12的方向延伸,且在支路上设有多个喷孔,可实现喷淋的作用。在该养殖槽8的底部上设有纱网基底(图中未示),用于过滤粪便、杂质等,在该纱网基底上设有多个与隔间I 12相对应的单元格。
[0041]如图4所示,为实现半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在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在养殖槽7内设有斜支撑板14,该斜支撑板14固定于养殖槽7的侧壁上,且通过拼插方式进行固定。在斜支撑板14上等间距设有多处通孔,用于透水(图中未示);在斜支撑板14上设有与养殖槽8的底部相平行的平台(图中未示),该斜支撑板14的设置使得养殖槽内同时具备了水和陆地两种环境,从而适宜半水栖实验动物的养殖。
[0042]如图5所示,为实现半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单养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在半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养殖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在斜支撑板14上以拼插方式固定多个插板15,插板15沿斜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将养殖槽8分成多个隔间II 16,以实现半水栖动物单养功能。
[0043]上述的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中,隔间I和隔间II设置的个数和空间大小可根据实际的饲养要求进行调整;生物过滤装置和紫外灯挡板与水槽之间的连接还可选择其它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隔板和插板与养殖槽之间的连接还可选择其它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0044]当实验动物种类和规模确定后,选择适量的养殖槽并配合水处理槽,如图6为具有水栖动物群养功能和半水栖动物群养功能的动物饲养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养殖槽和水处理槽之间可用软管连接,再给各配属部件通电(紫外灯、水泵等)、向水处理槽内注水后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实验室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装置包括水处理模块和养殖丰吴块; 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一水处理槽和一不锈钢槽,所述不锈钢槽设于所述水处理槽的腔体内;所述不锈钢槽内设有生物过滤装置和潜水泵,所述生物过滤装置的上部设有进水管接口 ; 所述生物过滤装置与所述潜水泵之间设有一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不锈钢槽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养殖模块包括一养殖槽;所述养殖槽内设有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的进水口端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接,其出水口端与一 T型管相连接,所述T型管从所述养殖槽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养殖槽的底部;所述排水管路设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且与所述进水管接口相连接; 所述养殖槽的底部通过一开孔与一龙头开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一侧面上设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设有若干个孔,所述孔内设有潜水紫外灯;所述金属板设于靠近所述潜水泵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管的横向管路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内设有若干个隔间I,所述隔间I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养殖槽的顶部; 所述T型管路的横向管路与若干个支路相连通;所述支路沿所述隔间I的方向延伸;所述支路上设有若干个喷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上设有纱网基底; 所述纱网基底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隔间I相对应的单元格。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内设有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养殖槽的侧壁上; 所述斜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养殖槽的底部相平行的平台。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插板,所述插板沿所述斜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将所述养殖槽分成若干个隔间II。
8.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I由隔板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养殖槽上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养殖槽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动物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通过拼插方式固定于所述斜支撑板上。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575383SQ20132065996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陈波见, 牛翠娟 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