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属于农业机械;在右侧传动轴内侧端部上固装内锥孔式法兰,外锥体式法兰插配在内锥孔式法兰上,通过紧固件组将外锥体式法兰与内锥孔式法兰固接成一体,左侧传动轴内侧端部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外锥体式法兰上,在左侧传动轴和右侧传动轴的外侧端部上分别固装左驱动链轮和右驱动链轮;本轴实现了大型宽幅旋耕机上左与右侧传动轴在同步传动时的差速转动,消除了由于左、右侧传动轴传动累积误差对机具的损坏,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作业可靠、故障少的特点。
【专利说明】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宽幅双侧驱动旋耕机具上的旋耕刀轴。【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旋耕机上的旋耕刀轴均采用单侧驱动或中间驱动结构。其中,中间驱动结构由于传动箱占据幅宽空间位置,造成漏耕,作业质量差,单侧驱动易造成旋耕刀轴的扭曲变形,造成损坏,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型宽幅作业的旋耕机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并采用了双侧同步驱动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宽幅作业的旋耕刀轴采用一根刚性轴,作业中两侧传动的运动误差仍然会造成刚性旋耕刀轴的扭曲和损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达到避免旋耕刀轴因两侧动力传动运动误差造成扭曲和损坏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右侧传动轴内侧端部上固装内锥孔式法兰,外锥体式法兰插配在内锥孔式法兰上,通过紧固件组将外锥体式法兰与内锥孔式法兰固接成一体,左侧传动轴内侧端部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外锥体式法兰上;在左侧传动轴和右侧传动轴的外侧端部上分别固装左驱动链轮和右驱动链轮,至此构成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
[0005]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大型宽幅旋耕机上左侧传动轴与右侧传动轴在同步传动时的差速转动,有效消除和避免了由于左、右传动累积误差对旋耕刀轴损坏,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作业可靠、故障少、便于安装调节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0008]图3是图1中外锥体式法兰与内锥孔式法兰装配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件号说明:
[0010]1、左驱动链轮、2、刀座A、3、刀座B、4、刀座C、5、刀座D、6、左侧传动轴、7、外锥体式
法兰、8、内锥孔式法兰、9、紧固件组、10、右侧传动轴、11、右驱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在右侧传动轴10内侧端部上固装内锥孔式法兰8,外锥体式法兰7插配在内锥孔式法兰8上,通过紧固件组9将外锥体式法兰7与内锥孔式法兰8固接成一体,左侧传动轴6内侧端部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外锥体式法兰7上;在左侧传动轴6和右侧传动轴10的外侧端部上分别固装左驱动链轮I和右驱动链轮11。在左侧传动轴6和右侧传动轴10上、在位于与其轴心线垂直的平面处依次固装刀座A2、刀座B3、刀座C4和刀座D5,所述刀座A、B、C、D2、3、4、5相对于左或右侧传动轴6、10轴心线之间的倾斜螺旋线夹角方向相同,且均为30°,在圆周方向上所述刀座A2与刀座B3之间夹角Ci1、刀座B3与刀座C4之间夹角α2、刀座C4与刀座D5之间夹角α 3、刀座D5与刀座Α2之间夹角%依次分别为 60-75。,105-120° ,60-75° 和 105-120。。
[0012]作业时,当左、右侧传动轴6、10之间在同步传动时产生误差时,左侧传动轴6相对于外锥体式法兰7进行周向转动调节,即差速调节,自动消除了传动误差,避免了机具传动系统和刀轴的损坏。本机旋耕刀轴上四个刀座的配置结构,减少了作业时缠草故障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机具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其特征在于在右侧传动轴(10)内侧端部上固装内锥孔式法兰(8),外锥体式法兰(7)插配在内锥孔式法兰⑶上,通过紧固件组(9)将外锥体式法兰(7)与内锥孔式法兰⑶固接成一体,左侧传动轴(6)内侧端部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外锥体式法兰(X)上;在左侧传动轴(6)和右侧传动轴(10)的外侧端部上分别固装左驱动链轮(I)和右驱动链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差速功能的双侧同步传动旋耕刀轴,其特征在于在左侧传动轴(6)和右侧传动轴(10)上、在位于与其轴心线垂直的平面处依次固装刀座A(2)、刀座B(3)、刀座C(4)和刀座D(5),所述刀座A、B、C、D(2、3、4、5)相对于左、右侧传动轴(6、10)轴心线之间的倾斜螺旋线夹角方向相同,且均为30°,在圆周方向上所述刀座A(2)与刀座B (3)之间夹角Ci1、刀座B (3)与刀座C(4)之间夹角α2、刀座C(4)与刀座D (5)之间夹角α3、刀座D(5)与刀座A(2)之间夹角α4依次分别为60-75° >105-120° >60-75°和105-120。。
【文档编号】A01B33/08GK203537760SQ20132071726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关立群 申请人:关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