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养殖池、气泵,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位置安装有微孔曝气管,气泵通过主管连接支管,支管连接微孔曝气管,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下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可促进养殖池与水处理之间形成河道式水体流动,源源不断的向水体中补充氧气,较现有的增氧技术提升30%以上。且由于提高了养殖水体溶氧量,从而提高养殖产量、提高综合效益。
【专利说明】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是一种渔业养殖中的辅助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渔业养殖中,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的生存、生长和生活,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传统的做法是:架设增氧机和添加纯氧,存在的问题是养殖成本太高。现技术一台8.5KW的气泵,可将1540 m3养殖水体、52.5T养殖鱼类溶氧量稳定在6.0mg/L以上,每吨鱼每天耗电成本3.60元。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适用于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能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溶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养殖池、气泵,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位置安装有微孔曝气管,气泵通过主管连接支管,支管连接微孔曝气管,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下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
[0005]所述主管开设有多个进气口,进气口位置连接支管。所述气泵供应空气压力在30Kpa ?40Kpa。
[0006]本实用新型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促进水体间的循环,运行过程中氧气充分溶入水中,由于气泡小在水中停留时间长,从而达到高效增氧的目的。
[000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可促进养殖池与水处理之间形成河道式水体流动,源源不断的向水体中补充氧气,较现有的增氧技术提升30%以上。且由于提高了养殖水体溶氧量,从而提闻养殖广量、提闻综合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养殖池8、安置在室外的气泵3,所述养殖池8的进水口 I位置安装有微孔曝气管2,气泵3通过主管4连接支管5,支管5连接微孔曝气管2,所述养殖池8的进水口 I下方设有出水口 7,出水口 7与进水口 I连通。
[0011]所述主管4开设有多个进气口 6,进气口 6位置连接支管5。所述气泵3供应空气压力在3OKpa?40Kpa。
[0012]使用时,开启气泵3,,利用气泵3以30Kpa?40Kpa的工作压力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主管4、支管5输送到微孔曝气管2挤出,在水中生成无数个直径为0.5mm?2mm的微型雾状气泡,产生的气泡扩散于水中由下向上以螺旋状上升,并带动水体流动。其水平扩散距离约2m?3m左右,养殖池8底部设有进水口 1,进水口 I与出水口 7连通,促进水体间的循环,运行过程中氧气充分溶入水中,由于气泡小在水中停留时间长,从而达到高效增氧的目的。
【权利要求】
1.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养殖池(8)、气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8)的进水口(I)位置安装有微孔曝气管(2),气泵(3)通过主管(4)连接支管(5),支管(5)连接微孔曝气管(2 ),所述养殖池8的进水口( I)下方设有出水口( 7 ),出水口( 7 )与进水口( I)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开设有多个进气口(6),进气口(6)位置连接支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泵提水循环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3)供应空气压力在 3OKpa ?40Kpa。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575374SQ20132072233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7日
【发明者】蓝泽桥, 任华, 兰大华, 万年春, 徐元宽 申请人: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