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药系统,包括行走式喷雾机、供药系统和绕管装置,供药系统包括药罐和药泵,供药系统与行走式喷雾机分离,两者之间通过供药软管连接;行走式喷雾机包括底盘和施药装置,施药装置包括喷药装置;从供药系统药泵引出的供药软管通过绕管装置与喷药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喷药系统中的行走式喷雾机不携带药源,重量轻,可使用较窄的车轮,便于在农田中往返作业,不易损伤作物;行走式喷雾机不需要返回加药,一次下地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喷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喷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喷杆式喷雾机以其高效的作业效率和低负荷的劳动强度,近年来已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0071368.2)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及应用方法,其结构关系是,前轮总成安装在发动机底座的下边,在前轮总成上安装着轮胎护架;柴油机固定在发动机底座的上边,变速箱总成安装在前轮总成的上边;方向盘总成安装在变速箱总成的后边,在方向盘总成的后边固定着座体,在座体上安装着座椅,在座体的下边固定着水栗组件,在水栗组件的后边连接着电瓶总成;在座椅的后边固定着药箱;连接架安装在底架的后端,在连接架的顶端按长着座体,喷杆支架由连接架与药箱连接,在喷杆支架上连接着喷杆;后轮支架位于连接架的后边,在后轮支架的底端安装着后轮支架,在后轮支架上连接着后轮组件。
[0003]传统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底盘低,轮胎宽大;尤其是喷雾车需装载一个300L或更大的药箱,在一些中等高度的作物施药时,传统的喷雾车辆无法下地施药,会对作物造成不可恢复的大面积损伤。这对于农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即便是一些底盘稍高的喷雾车,300L的药箱只能保证喷施十几分钟,就要返回加药,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
[
【发明内容】
]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施药过程中不会对作物造成损害的喷药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喷药系统,包括行走式喷雾机、供药系统和绕管装置,供药系统包括药罐和药栗,供药系统与行走式喷雾机分离,两者之间通过供药软管连接;行走式喷雾机包括底盘和施药装置,施药装置包括喷药装置;从供药系统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通过绕管装置与喷药装置连接。
[0006]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底盘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由发动机或电机驱动的两个行走轮。
[0007]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行走式喷雾机包括可充电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的电机为外转子式电动机;两个行走轮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上,两个行走轮安装一个外转子式电动机,夕卜转子式电动机的转子安装在行走轮的轮毂上,由可充电电池通过控制器驱动。
[0008]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施药装置包括所述的绕管装置,从供药系统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供药软管固定在卷筒中一端与喷药装置连接。
[0009]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绕管装置包括机架、缠绕供药软管的卷筒和排管器,卷筒的两端的支承轴由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座支承,卷筒和排管器各包括驱动轴,卷筒和排管器的驱动轴由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
[0010]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绕管装置包括药管连接器,卷筒的一端的支承轴为空心轴,另一端的支承轴为所述的驱动轴,药管连接器安装在支承轴的内孔中;药管连接器包括空心的转动接头、空心的固定接头和限位销钉;转动接头的外柱面包括密封环槽和定位环槽,密封环槽中嵌有密封胶圈,转动接头插入到固定动接头的内孔中,密封胶圈的外径与转动接头的内孔相适配;限位销钉固定在固定接头上,端部插入定位环槽;供药软管固定在卷筒中的一端与转动接头连接,喷药系统的进药管与固定接头连接。
[0011]以上所述的喷药系统,供药系统包括所述的绕管装置,喷药装置引出的供药软管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通过活动接头与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的供药软管连接;绕管装置的卷筒由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
[0012]本实用新型喷药系统的供药系统与行走式喷雾机分离、行走式喷雾机不携带药源,重量轻,可使用较窄的车轮,便于在农田中往返作业,不易损伤作物;行走式喷雾机不需要返回加药,一次下地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1喷药系统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走式喷杆喷雾机药管连接器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头行走式喷杆喷雾机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走式喷杆喷雾机传动机构的左视图。
[0018]图5是图4中的A向剖视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走式喷杆喷雾机传动机构与行走轮结合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走式喷杆喷雾机传动机构与行走轮分离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喷药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喷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行走式喷杆喷雾机100和供药系统200,供药系统200包括药罐2001和药栗2002,供药系统200与行走式喷雾机100分离,两者之间通过供药软管4连接。施药作业时,把药罐(或药罐车)2001和药栗2002留在农田的地头,行走式喷雾机100进入到田间作业,利用铺管、收管的方式来完成药液的供

ο
[0023]自走式底盘包括车架I和独立安装在车架I上、由电机驱动的两个行走轮2。驱动行走轮2的电机为外转子式电动机。两个行走轮2各安装一个外转子式电动机,外转子式电动机的转子安装在行走轮2的轮毂203上,由可充电的锂电池30通过控制器31驱动。可折叠的喷杆3安装在车架I上。
[0024]施药装置包括绕管装置和喷药装置,喷药装置包括可以折叠的喷杆3和固定在喷杆3上的喷头301。
[0025]绕管装置包括机架5、缠绕供药软管4的卷筒6、排管器7和药管连接器8。
[0026]机架5固定在车架I上,卷筒6的两端的支承轴由固定在机架5上的轴承座502支承,卷筒6和排管器7的驱动轴由行走轮2通过传动机构带动。
[0027]如图2所示,卷筒6的一端的支承轴为空心轴601,卷筒6另一端的支承轴为驱动轴602,空心轴601和驱动轴602由轴承座502支承。药管连接器8安装在空心轴601的内孔中。药管连接器8包括空心的转动接头801、空心的固定接头802和限位销钉803。转动接头801的外柱面有三道密封环槽805和一道定位环槽806,密封环槽805中嵌有密封胶圈804,转动接头801插入到固定接头802的内孔中,密封胶圈804的外径与转动接头801的内孔相适配。限位销钉803安装在固定接头802上,销钉803端部插入到定位环槽806中。供药软管4固定在卷筒6中的一端与转动接头801连接,喷药装置与喷头连接的进药管9与固定接头802连接。为了防止固定接头802转动和轴向移动,固定接头802上有定位销孔808,固定在轴承座502上的定位销807插入定位销孔。
[0028]如图3至图7所示,驱动卷筒6和排管器7的传动机构包括卷筒齿轮11、主动轮
12、主动链轮13、被动轮14、摆杆15和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包括离合手柄16。拉绳17和拉簧18。主动轮12安装在主动轮轴20上,主动链轮13固装在主动轮轴20上,被动轮14通过轴承松套在被动轮轴21上。摆杆15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套在卷筒6的驱动轴602上,被动轮轴21固定在摆杆15的上部,主动轮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摆杆15的下端。被动轮14包括被动链轮1401和主动齿轮1402,主动轮12由行走轮2的外胎201带动,被动链轮1401由主动链轮13通过链子22带动。卷筒齿轮11固装在卷筒6的驱动轴602上,并与主动齿轮1402啮合。拉簧18的一端固定在车架I上,另一端固定在摆杆15的下端。拉绳17的一端固定在摆杆15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离合手柄16的下端,离合手柄16的中部与车架I铰接,拉绳17的拉力方向与拉簧18的拉力方向相反。
[0029]排管器7的驱动链轮706固装在排管器复丝杆702的驱动轴702a上。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排管器的主动链轮19固装在在卷筒6的驱动轴602上。排管器的驱动链轮706由主动链轮19通过链子707带动。
[0030]如图6所示,当行走式喷雾机回行需要卷绕软管4时,松开离合手柄16,在拉簧18拉力作用下,主动轮12的轮缘与行走轮2的外胎201接触,行走轮2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卷筒6和排管器7。
[0031]如图7所示,当行走式喷雾机前行需要放管时,抬起离合手柄16,拉紧拉绳17,摆杆逆时针摆动,主动轮12的轮缘与行走轮2的外胎201脱离接触,由于软管4的远端固定在地头的药罐上,喷雾机行走时,无需动力软管4拉动卷筒6自动放管。
[0032]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利用铺管、收管的方式来完成药液的供给,把药罐(或药罐车)和药栗留在农田的地头,省去喷雾车的许多结构和重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不仅车轮少,而且行走轮可以使用诸如自行车或人力车很窄的轮胎,将作业中对农作物的伤害减小到最低的限度。
[0033]采用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后,无需进地的药罐车不用控制重量,因此可以尽量多的装载药液,用两个药罐车配合使用,可以保证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不需出地,即可完成一天的操作。药罐车即是当前大多数农户已具备的设备,不需要重复投入。
[0034]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可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的大范围施药过程,特别适用于行距很小(如小麦)的作物地块。用来对农作物进行大面积高效作业,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农田中的病、虫、草害;其精确性优于航空喷雾,其高效、均匀的优势又是人工手动喷雾无法比拟的。[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喷药系统的组成如图8所示,包括行走式喷杆喷雾机100和供药系统200,供药系统200包括药罐2001、药栗2002和绕管装置2003。
[0036]实施例2的绕管装置2003与实施例1的绕管装置结构类同,同样包括机架、缠绕供药软管的卷筒、和药管连接器。实施例2行走式喷雾机100的结构与实施例1与行走式喷雾机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差别仅在于实施例2的行走式喷雾机100没有装载实施例1中的绕管装置。实施例2中,绕管装置2003从行走式喷雾机100移到了供药系统200中,绕管装置2003的卷筒可以由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
[0037]实施例2的供药系统200与行走式喷雾机100分离,两者之间通过供药软管4B连接。施药作业时,把药罐(或药罐车)2001、药栗2002和绕管装置2003留在农田的地头,行走式喷雾机100进入到田间作业。与喷药装置喷头连接的进药管4B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药栗2002引出的供药软管4A通过安装在卷筒中活动接头与缠绕到绕卷筒上的进药管4B连接。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喷药系统的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放置在地头的绕管装置2003进行药管的收放,极大地减轻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00的重量,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中对农作物的伤害进一步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喷药系统,包括行走式喷雾机和供药系统,供药系统包括药罐和药栗,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管装置,供药系统与行走式喷雾机分离,两者之间通过供药软管连接;行走式喷雾机包括底盘和施药装置,施药装置包括喷药装置;从供药系统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通过绕管装置与喷药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底盘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由发动机或电机驱动的两个行走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式喷雾机包括可充电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的电机为外转子式电动机;两个行走轮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上,两个行走轮安装一个外转子式电动机,外转子式电动机的转子安装在行走轮的轮毂上,由可充电电池通过控制器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施药装置包括所述的绕管装置,从供药系统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供药软管固定在卷筒中一端与喷药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绕管装置包括机架、缠绕供药软管的卷筒和排管器,卷筒的两端的支承轴由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座支承,卷筒和排管器各包括驱动轴,卷筒和排管器的驱动轴由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绕管装置包括药管连接器,卷筒的一端的支承轴为空心轴,另一端的支承轴为所述的驱动轴,药管连接器安装在支承轴的内孔中;药管连接器包括空心的转动接头、空心的固定接头和限位销钉;转动接头的外柱面包括密封环槽和定位环槽,密封环槽中嵌有密封胶圈,转动接头插入到固定动接头的内孔中,密封胶圈的外径与转动接头的内孔相适配;限位销钉固定在固定接头上,端部插入定位环槽;供药软管固定在卷筒中的一端与转动接头连接,喷药系统的进药管与固定接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药系统包括所述的绕管装置,喷药装置引出的供药软管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药栗引出的供药软管通过活动接头与缠绕到绕管装置的卷筒上的供药软管连接;绕管装置的卷筒由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
【文档编号】A01M7/00GK203597276SQ20132080715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沈春华 申请人: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