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

文档序号:246577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主要步骤为:结合当地生产气候条件,研究适合当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新的种植模式,并在模式下进行小麦和玉米配套品种的筛选,并进行套种玉米密度和玉米播种期的实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找到玉米套种在小麦中的最佳密度,以及玉米的最佳播种期;筛选出适合模式下促进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生长调节剂;推广到适宜区农田种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此模式下,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形成该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单位面积小麦、玉米同时增收,和传统模式小麦复播大豆相比较,在不增加农民劳动量的基础上,达到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专利说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山西中部地区土壤肥沃,地平水浅,光热资源充足,历来是我省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更是该区域最主要栽培作物。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面积下滑,而且还有扩大趋势,严重威胁着我省粮食安全。研究适合我省中部自然生产条件下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无疑对稳定或增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农民单位面积产值具有现实意义。
[0003]目前,由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广泛应用,单产水平已在高位运行,依靠单一技术进一步提高单产难度越来越大。实践证明,把多项技术集成组装,在该区域进行小麦套玉米一年两熟制,是农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随着气候变暖,高产优质早熟的小麦玉米系列新品种育成,为这项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通过采用科学的种植模式,培育筛选优良品种,集成组装,探索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超吨粮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06](I)采用4种种植模式:等行距播种小麦套种玉米、小麦玉米3: I带状套种,小麦玉米6: 2带状套种、小麦玉米7: 2带状套种,种植小区面积21m2,长5m、宽4.2m,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收实打,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0007](2)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配套小麦和玉米优良品种的筛选,并进行套种玉米密度和玉米播种期的实验,挑选出适合模式下当地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找到玉米套种在小麦中的最佳密度,以及套种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并筛选出模式下促进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生长调节剂;
[0008](3)步骤⑵中筛选的优良小麦、玉米品种和生长调节剂,配合步骤(2)中得到的玉米品种及播种密度、播种期的数据进行推广种植;
[0009](4)收割:`
[0010]小麦成熟后采用通用小麦收割机及时留高茬收割,留茬高度25-30cm为宜,以既能收干净小麦又不伤玉米苗为准;当玉米苗高与麦茬高度等高或略高于麦茬高度时,要进行小麦粉碎覆盖,覆盖的标准是秸杆粉碎细碎完全、覆盖均匀;玉米收获使用通用玉米收获机。
[0011]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所述玉米品种的筛选方法,主要包括:试验周期为3年,供试品种为:长单525、先玉335、晋阳I号、郑单958、谷丰902、kxwll6,实验场地为步骤(1)所述种植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实收实打,晒干后进行分析,选取产量较高的的玉米品种为优质玉米品种。
[0012]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密度试验,主要方法为:试验周期为3年,密度设每亩 3000 株、3500 株、4000 株、4500 株、5000 株、5500 株、6000 株、6500 株、7000 株 9
个处理进行试验,实验场地为步骤(1)所述种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挑选产量较高的种植密度。
[0013]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播种期选取,主要方法为:试验周期为3年,进行二品种三播种期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郑单958 (中早熟)、长单525 (早熟),播种期分5月25日、6月5日和6月15日三期播种;实验场地为步骤(1)所述种植小区,采用3个播期、2品种裂区设计,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不同类型品种的最适宜播种期。
[0014]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所述生长调节剂试验,主要方法为:试验周期为3年,实验场地为步骤(1)所述种植小区,供试药剂2种;
[0015]力克矮大穗水剂: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 667m2,40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小区实收实打后统计分析;
[0016]灌浆宝: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667m2,40ml / 667m2,65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筛选效果较好的生长调节剂和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喷施次数进行推广使用。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在此模式下,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形成该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单位面积上小麦、玉米同时增收,在不增加农民劳动量的基础上,达到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涉及等行距播种小麦玉米套种模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涉及小麦玉米3: I带状套种模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涉及小麦玉米6: 2带状套种模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涉及小麦玉米7: 2带状套种套种模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2010和2011年不同套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走势图;
[0024]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以在山西省进行推广应用本方法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7](I)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小麦玉采用4种种植模式:等行距播种小麦套种玉米、小麦玉米3: I带状套种,小麦玉米6: 2带状套种、小麦玉米7: 2带状套种,种植小区面积21m2,长5m、宽4.2m,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收实打,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0028](2)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配套小麦和玉米优良品种的筛选,并进行套种玉米密度和玉米播种期的实验,挑选出适合模式下当地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找到玉米套种在小麦中的最佳密度,以及套种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并筛选出模式下促进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生长调节剂;
[0029](3)步骤⑵中筛选的优良小麦、玉米品种和生长调节剂,配合步骤(2)中得到的玉米品种及播种密度、播种期的数据进行推广种植;
[0030](4)收割:
[0031]小麦成熟后采用通用小麦收割机及时留高茬收割,留茬高度25-30cm为宜,以既能收干净小麦又不伤玉米苗为准;当玉米苗高与麦茬高度等高或略高于麦茬高度时,要进行小麦粉碎覆盖,覆盖的标准是秸杆粉碎细碎完全、覆盖均匀;玉米收获使用通用玉米收获机。
[0032]上述步骤⑵所述小麦品种的筛选方法如下:
[0033]试验周期为3年,供试品种为长治5608、长4738、长麦6135,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收实打,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取产量较高的的小麦品种为配套优良小麦品种。
[0034]上述步骤(2)所述玉米品种的筛选方法如下,
[0035]试验周期为3年,供试品种为长单525、先玉335、晋阳I号、郑单958、谷丰902、kxwiie,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实收实打,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取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配套优良玉米品种。
[0036]上述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密度试验,主要方法为:
[0037]试验周期为3年,密度设每亩3000株、3500株、4000株、4500株、5000株、5500株、6000株、6500株、7000株9个处理进行试验,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排列,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找到套种玉米的适合密度。
[0038]上述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播种期选取,主要方法为:
[0039]试验周期为3年,进行二品种三播种期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郑单958 (中早熟)、长单525(早熟),播种期分5月25日、6月5日和6月15日三期播种;在步骤⑴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采用3个播期、2品种裂区设计,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不同类型品种的最适宜的播种期。
[0040]上述步骤(2)所述生长调节剂试验,主要方法为:
[0041]试验周期为3年,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供试药剂2种; [0042]力克矮大穗水剂: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 667m2,40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小区实收实打后统计分析;
[0043]灌浆宝: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667m2,40ml / 667m2,65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
[0044]筛选效果较好的生长调节剂和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喷施次数进行推广使用。
[0045]结果与分析
[0046]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0047]2008-2013年就开始探索适合机械化作业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种植模式研究,采用4种种植模式:等行距播种小麦套种玉米、小麦玉米3: 1带状套种、小麦玉米6: 2带状套种、小麦玉米7: 2带状套种,2012年基本确定最佳模式,试验结果如表1:
[0048]表1: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0049]
【权利要求】
1.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4种种植模式:等行距播种小麦套种玉米、小麦玉米3: I带状套种、小麦玉米6: 2带状套种、小麦玉米7: 2带状套种,种植小区面积21m2,长5m、宽4.2m,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收实打,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2)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配套小麦和玉米优良品种的筛选,并进行套种玉米密度和玉米播种期的实验,挑选出适合模式下当地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找到玉米套种在小麦中的最佳密度,以及套种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并筛选出模式下促进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生长调节剂; (3)步骤(2)中筛选的优良小麦、玉米品种和生长调节剂,配合步骤(2)中得到的玉米品种及播种密度、播种期的数据进行推广种植; (4)收割: 小麦成熟后采用通用小麦收割机及时留高茬收割,留茬高度25-30cm为宜,以既能收干净小麦又不伤玉米苗为准;当玉米苗高与麦茬高度等高或略高于麦茬高度时,要进行小麦粉碎覆盖,覆盖的标准是秸杆粉碎细碎完全、覆盖均匀;玉米收获使用通用玉米收获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小麦品种的筛选方法如下: 试验周期为3年,供试品种为长治5608、长4738、长麦6135,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收实打,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取产量较高的的小麦品种为配套优良小麦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玉米品种的筛选方法如下, 试验周期为3年,供试品种为长单525、先玉335、晋阳I号、郑单958、谷丰902、kxwll6,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设计,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实收实打,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晒干后进行分析,选取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配套优良玉米品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密度试验,主要方法为: 试验周期为3年,密度设每亩3000株、3500株、4000株、4500株、5000株、5500株、6000株、6500株、7000株9个处理进行试验,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机区组排列,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找到套种玉米的适合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套种玉米播种期选取,主要方法为: 试验周期为3年,进行二品种三播种期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郑单958 (中早熟)、长单 .525 (早熟),播种期分5月25日、6月5日和6月15日三期播种;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采用3个播期、2品种裂区设计,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进行室内考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不同类型品种的最适宜的播种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生长调节剂试验,主要方法为: 试验周期为3年,在步骤(1)所述条件下进行试验,供试药剂2种; 力克矮大穗水剂: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 667m2,40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小区实收实打后统计分析; 灌浆宝:设喷施次数和喷施浓度2个因素,喷施次数为I次和2次;浓度为20ml /667m2,40ml / 667m2,65ml / 667m2、未喷施为对比试验,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单独收获计量,晒干后进行分析; 筛选效果较 好的生长调节剂和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喷施次数进行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98034SQ20141004042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常云龙, 宋秀珍, 连培红, 刘彤, 王国庆, 刘丽, 王国平, 李中青, 李瑜辉, 张立生, 温辉芹, 王和国, 王玉文, 王国宏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